觀念‧方法‧史料——2016第一屆現代文學/民國文學圓桌論壇

【會議緣起】

張堂錡

  「民國文學」設想的提出,最早是由從事現代文學史料工作的陳福康教授於1997年提出,儘管沒有受到太大的注意,但此一概念的浮現,顯然是在民國史料整理與研究過程中無法迴避、水到渠成的結果。如果不回到「民國」的歷史語境中,許多的民國史料將會被淹沒、忽視,甚而被曲解、誤用,這是許多從事現代文學史料工作者基於學術理念與研究方法的「發現」與「領悟」。於是,「民國文學」概念的提出與運用,在新世紀開始後,逐漸受到學界的重視與討論,尤其是最近四、五年,它成了學術前沿話題的一個熱點,主動投入此一領域的學者大量增加,相關議題的討論日益深入,會議舉辦幾乎年年有之,大陸上重要的期刊如《文藝爭鳴》、《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文學評論》等紛紛開闢專欄討論,台灣的《國文天地》、《中國現代文學半年刊》等也製作專題探討,相關議題的提出與倡導,在兩岸都有日漸熱絡的趨勢。

  可以說,「民國文學」是對現代文學研究的一次深化與開展,超越與突破,繼1980年代中期「重寫文學史」的學術思潮之後,這是又一次現代文學自身學術探索的成熟展現與自覺反思。

  為了呼應並引領這一充滿學術生機與活力的學術命題,政大文學院與北京師範大學於2014年幾乎同時成立了「民國歷史文化與文學研究中心」,四川大學、四川民族大學也相繼成立了類似的研究中心;政大中文研究所於2015年正式開設「民國文學專題」課程;以堅持學術立場、文學本位、開放思想為宗旨的學術半年刊《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在李怡、張堂錡兩位主編的策劃下,已於2015年12月在台灣出版創刊號;由李怡、張中良主編的《民國文學史論》、《民國歷史文化與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兩套叢書則分別由花城出版社、山東文藝出版社出版,在學界產生廣泛的迴響。規模更大、影響更深遠的是由李怡擔任主編、台灣花木蘭出版社印行的《民國文化與文學研究文叢》,自2012年起陸續出版了《五編》七十餘冊,計畫推出百餘冊,這套書的出版,對現代中國文學研究打開了新的學術思路,其影響力正逐漸擴大中。

  對「民國文學」研究的鼓吹提倡,花木蘭出版社可以說扮演了積極推動的重要角色。自2016年4月起,由劉福春、李怡兩人主編的《民國文學珍稀文獻集成》叢書第一輯50冊正式發行,花木蘭出版社計畫在數年內連續出版這套叢書上千種,這真是令人振奮也令人嘆為觀止的大型學術出版計畫!我們很榮幸可以見證這套學術叢書誕生的歷史時刻。不僅如此,因為這套書的問世,才有今天這場會議的召開,花木蘭出版社站在民間文化的立場,毫不猶豫地贊助支持這次圓桌論壇的舉行,其學術用心與使命感實在讓人欽佩!我謹代表主辦單位在此致上由衷的謝意與敬意。

  此外,我也要感謝政大文學院、中文系在行政事務上的大力支持,特別是守正主任、惠珍老師、可馨助教及許多研究生的辛勤勞動,讓會議得以圓滿順利的舉行;《國文天地》雜誌社張晏瑞副總編輯願意提供寶貴的篇幅製作本次會議的專輯,《文訊》雜誌社封德屏社長撥冗主持座談的熱心協助,中央大學前中文系主任王力堅教授促成參訪中大及楊自平主任的周到接待等,都在此表達我個人深深的感激之意。

  最後,感謝所有為了這次會議而趕寫論文、主持會議、參與座談的貴賓與師友們,也歡迎從大陸及各地趕來政大參加這項以「民國文學」為號召的學術會議的學者專家們。我們相信,這次會議的召開,儘管規模不大,但其文學史意義是重大的。對於「民國文學」的提倡與落實,我們認為是一段仍需持續努力、不斷對話的過程,但願這次的會議,對台灣學界的看見「民國文學」是一個正面而美好的開始。

【議程】

【與會學者簡介】

曾守正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特聘教授兼任系主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曾任政治大學副教務長、教學發展中心主任。學術專長為中國古典文學批評、文學思想史。著作有《權力、知識與批評史圖像:《四庫全書總目》「詩文評類」的文學思想》、《先秦兩漢文學言志思想及其文化意義》(博論)、《唐初史官文學思想及其形成》(碩論)、〈涓滴成河:《四庫全書總目》與《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的集部國朝〈提要〉〉等等。

張堂錡

  1962年生,台灣新竹人。東吳大學文學博士。曾任中央日報副刊編撰、政大華語文教學學程主任、《政大中文學報》主編,現任政大中文系副教授、文學院「民國歷史文化與文學研究中心」主任、《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主編(與李怡教授合作)。曾獲中興文藝獎章、中國文藝獎章。學術研究領域以中國現代文學、澳門文學為主,著有《白馬湖作家群論稿》、《現代文學百年回望》、《黃遵憲的詩歌世界》、《個人的聲音-抒情審美意識與中國現代作家》、《民國文學中的邊緣作家群體》等十餘種。

李 怡

  1966年生,文學博士。現為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民國歷史文化與文學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主編學術期刊《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大文學評論》、《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與張堂錡教授合作)等。主要著作有《中國現代新詩與古典詩歌傳統》、《日本體驗與中國現代文學的發生》、《現代性:批判的批判》、《作為方法的民國》等,近年來致力民國文學研究,提出「民國機制」等重要命題。

杜潔祥

  民國41年生,廣西南寧人。曾任佛光大學人類學系專任講師、佛光大學圖書館館長。學術專長領域為佛教文獻學、學術出版編輯。現任:花木蘭文化出版社總編輯、搖籃唱片有限公司總經理、社團法人臺灣視障協會秘書長。

劉福春

  1956年生於吉林省前郭縣。1980年畢業於吉林大學中文系,同年到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中國新詩史研究和新詩文獻的收集與整理,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中華文學史料學學會常務副會長,北京大學中國詩歌研究院研究員,首都師範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出版有《20世紀中國文藝圖文志‧新詩卷》、《文革新詩編年史》、《中國新詩書刊總目》、《尋詩散錄》、《中國新詩編年史》等學術著作,編有《中國現代詩論》、《新詩名家手稿》、《馮至全集》(詩歌卷)、《紅衛兵詩選》、《牛漢詩文集》、《曹辛之集》、《謝冕編年文集》等。

陳芳明

  台灣高雄人,1947年生。輔仁大學歷史系學士,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美國華盛頓大學歷史系博士班候選人。曾任教於靜宜大學中文系、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系,後赴政治大學中文系任教,同時成立台灣文學研究所,現為政治大學客座教授。從事歷史研究與台灣文學研究,並致力於文學批評與文學創作,在大學內開設「台灣文學史」與「文學批評」。著有政論《和平演變在台灣》(前衛)等七冊,散文集《掌中地圖》(聯合文學)、《陳芳明散文精選》(九歌)、《風中蘆葦》、《夢的終點》、《時間長巷》、《掌中地圖》、《昨夜雪深幾許》、《晚天未晚》、《革命與詩》等;詩評集《詩和現實》(洪範)、《美與殉美》等二冊;文學評論集《鞭傷之島》(前衛)、《典範的追求》(聯合文學)、《危樓夜讀》(聯合文學)、《深山夜讀》(聯合文學)、《楓香夜讀》;學術研究《探索臺灣史觀》(自立)、《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麥田)、《殖民地台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麥田)、《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麥田),傳記《謝雪紅評傳》(前衛)、《台灣新文學史》(聯經)等。

李瑞騰

  1952年生於台灣南投,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博士。曾任中央大學中文系主任、圖書館館長、文學院院長及商工日報副刊主編、文訊雜誌總編輯、台灣文學觀察雜誌發行人兼總編輯、台灣文學館館長。現為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九歌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中國現代文學學會理事長(台灣)。著有文學論著《台灣文學風貌》、《文學關懷》、《文學尖端對話》、《文學的出路》、《晚清文學思想論》、《老殘夢與愛》、《新詩學》、《詩心與詩史》等,及散文集《有風就要停》、《你逐漸向我靠近》,詩集《在中央》等。

張俐璇

  臺南人,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博士,現職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小說與散文創作曾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時報文學獎等獎項。研究興趣為臺灣小說史、臺灣文學批評、數位人文研究。有國藝會計畫:「臺灣文學理論批評建制調查研究」以及「新世紀臺灣長篇小說評論」,著有專書《建構與流變:「寫實主義」與臺灣小說生產、《兩大報文學獎與台灣文學生態之形構》(2010)。近期發表有〈臺灣文學文本轉換為數位學習內容的案例分析〉、〈共和國看民國——書評《民國文學討論集》、〈重慶之民,自由之國:「後1949」臺灣小說中「民國文學機制」的承繼與演繹〉等期刊論文。

宋如珊

  現為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現代文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現代文學》半年刊主編。從事大陸當代文學和現代小說教學與研究二十餘年,亦曾於《文訊》與《聯合報》撰寫兩岸文學文化專欄,著有專書《從傷痕文學到尋根文學──文革後十年的大陸文學流派》、《隔海眺望──大陸當代文學論集》、《掙扎 反思 探索──大陸當代現實主義小說的嬗變》等,另於兩岸期刊發表相關研究論文多篇。

張中良

  筆名秦弓,1955年2月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先後畢業於吉林大學、武漢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1991年獲文學博士學位。1991年4月至1992年3月在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任外國人研究員。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現代文學研究室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學科現代文學學科負責人。現為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人文學院中文系主任,《文學評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編委,《抗戰文化研究》主編(與李建平並列)。出版《中國現代小說的敘事風貌》、《五四時期的翻譯文學》、《五四文學:新與舊》、《抗戰文學與正面戰場》、《民族國家概念與民國文學》等學術專著;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外國文學評論》、《文藝研究》、《北京大學學報》等刊物發表論文150餘篇,在《讀書》、《人民日報》等報刊上發表評論180餘篇,還有《「人」與「鬼」的糾葛》等譯著。

陳信元

  1953年生,台灣台中人。現任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台灣文學與世界華文文學研究。著有《大陸新時期散文概述》、《大陸新時期報告文學概述》、《中國現代散文初探》、《從台灣看大陸當代文學》,《文學與出版—見證兩岸二十年文化交流》、《台灣文學》(合著)等專著。曾獲國科會甲種學術獎勵、第五屆五四獎文學活動獎。

張武軍

  1977年生,現為西南大學文學院教授,重慶中國抗戰大後方中心教授。2014—2015年,在政治大學以「民國歷史與抗戰文化」為題進行訪學交流。在《文學評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等重要刊物發表論文3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從階級話語到民族話語——抗戰與左翼文學的話語轉型》、《民國語境與左翼文學民族話語考釋》、《魯迅研究》、《孩子應該讀的魯迅》、《中國現代文學的巴蜀視野》等多部,主持各種資助專案10餘項。近些年來主要從事抗戰文學和文化思潮研究,民國歷史文化與文學研究,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廣泛關注與高度評價。

張惠珍

  1967年生於臺灣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曾任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編輯小組編輯,目前任教於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專長為中國現當代文學、臺灣現當代文學。講授中國現代小說選讀、大陸當代小說選讀、臺灣文學選讀等課程。專書著作有:《異國文化與現代體驗:晚清文學中的跨界旅行》(2012);期刊論文有:〈性別、國族與現代性:晚清小說《女媧石》、《月球殖民地小說》的烏托邦想像〉、〈紀實與虛構:吳濁流與鍾理和的中國之旅與原鄉認同〉、〈晚清小說《新中國未來記》、《新石頭記》的大旅行敘事與新中國想像〉、〈三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汪曾祺新中國小說中的歷史敘事與人物群像〉等。

封德屏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現任文訊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紀州庵文學森林館長、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董事長。長期主編《文訊》,曾主持《台灣作家作品目錄》、《張秀亞全集》、「台灣現當代作家資料彙編」叢刊等編纂計畫。曾獲中興文藝獎、中國文藝協會文藝工作獎、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最佳編輯獎、金鼎獎特別貢獻獎。著有散文集《美麗的負荷》、《荊棘裡的亮光——文訊編輯檯的故事》,學位論文〈國民黨文藝政策及其實踐(1928~1981)〉。

秦賢次

  1943年生,台北縣三峽鎮(今新北市三峽區)人。1966年國立政治大學西洋語言文學系畢業。2005年自服務37年的明台產物保險公司協理退休;其間也曾兼任中華民國產物保險公會水險委員會主任委員13年。業餘致力於「五四」以後新文學史料的蒐輯、整理、研究工作;研究範圍涉及「作家筆名」、「文學社團」、「作家生平」、「文壇鈎沉」、「抗戰文學」、「台灣光復後初期期刊」諸方面。著有《抗戰時期文學史料》、《秦賢次評論文集》、《台灣文化精英年表集》、《現代文壇繽紛錄》等書。又與明台同仁吳瑞松合著《中國現代保險史綱》及《台灣保險史綱》、《台灣漁業發展暨漁船保險史綱》等。

黃美娥

  現職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著有《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古典臺灣:文學史‧詩社‧作家論》,及其他相關論文數十篇;主編《張純甫全集》、《日治時期臺北地區文學作品目錄》、《魏清德全集》、《臺灣原住民族關係文學作品目錄1603-1945》、《臺灣原住民族關係文學作品選集1603-1945》等書。曾獲竹塹文學評論獎首獎、巫永福文學評論獎,當選臺灣文學年鑑焦點人物,並任北京師範大學客座教授、廈門大學客座教授。

蔡登山

  淡江大學中文系畢業。沉迷於電影及現代文學史料之間,一九九三年起籌拍《作家身影》系列紀錄片,任製片人及編劇,四年間完成魯迅、周作人、郁達夫、徐志摩、朱自清、老舍、冰心、沈從文、巴金、曹禺、蕭乾、張愛玲諸人之傳記影像。著作有:《人間四月天》、《傳奇未完--張愛玲》、《魯迅愛過的人》、《何處尋你--胡適的戀人及友人》、《梅蘭芳與孟小冬》、《民國的身影》、《名士風流》、《洋場才子與小報文人》、《重看民國人物》等。

【大會組織】

主辦單位:政治大學中文系

     政大文學院「民國歷史文化與文學研究中心」

     北京師範大學「民國歷史文化與文學研究中心」

協辦單位:文訊雜誌社、花木蘭出版社、國文天地雜誌社

贊助單位:花木蘭出版社

總幹事:張堂錡、曾守正

秘書組:陳可馨、黃璿璋

議事組:林淑禎、梁雨菲

接待組:張惠珍、陳 靖

文書組:高若凡、林雅雯

總務組:盧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