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節慶

南方澳的宗教 概況

前言

南方澳在建港以前一直是平埔「猴猴族」人的聚落,現在的漁港在以前只是一個匯集山溪的大水塘,日本人於1921年此就水塘擴大開挖成台灣第一個漁港。建港之後一直到台灣光復時的二十幾年間,除了幾尊被供立在路邊的露天日本「觀世音」神像外,南方澳並沒有任何宗教廟宇。光復後的四、五十年代,南方澳附近沿海的豐富漁場,吸引了來自全省各地的漁民和移民。隨著不同的族群和文化的到來,也引進了各種不同的宗教信仰,於是乎只有二平方公里的小小南方澳在四、五十年代間創建了十幾個宗教信仰中心,寺、廟、宮、壇、以及教堂無不具備,密集的程度堪稱全國之冠。幾十年來在南方澳的各個角落各自扮演著教化和安撫人心的重要角色。其間,雖然也隨著年代而各自互有消長,不過如今,多樣的宗教信仰中心卻都或多或少成為南方澳多元文化的最佳源頭。尤其近年來,南方澳的漁業資源,不如過去繁盛,但是一車車載滿旅客的遊覽車所帶來的觀光經濟就是這些宗教信仰中心所製造的另類效益。

綜觀世界各地,因宗教不同而引發的爭端,不勝枚舉。而南方澳這塊彈丸之地不但容納著全國單位面積內最多樣的宗教信仰,而且還都和平共存,相安無事,這在世界宗教史的案例中,實在是值得記上一筆,而深入研究的啊!

2004.07.29 南方澳文史館 廖大慶 著

南方澳最早居民的宗教信仰

南方澳這塊土地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人居住的,正確的時間無從查考,不過從歷史上的片斷記載,大約可以推測到約莫一百五、六十年前,這裡就有被稱為「猴猴族」的平埔族在此生活。原來「猴猴族」人既不同於山地原住民,也不屬於平埔族的噶瑪蘭人。相傳他們原本是分佈於立霧溪口以北的山麓地帶,十八世紀時因受到泰雅族的壓迫輾轉遷居於南方澳和猴猴溪流域,但還是擺脫不了泰雅族人的侵擾而繼續遷移至武荖坑下游溪畔一帶,結果因土地貧瘠,生活不易,加上水土不服和傳染病的肆虐,喪失了不少族人,最後只得再遷回南方澳,並以農、漁業為生。

有一本在昭和十年( 1935) 七月十八日發行的日文書籍,日本人「入江曉風」所寫的「西鄉南洲翁基隆蘇澳を偵察し 」「嘉永四年南方澳に子孫を遺せし物語 」,內容描寫的竟是日本協助明治天皇維新的第一大功臣西鄉隆盛於一百五十年前(1851)在南方澳行腳的故事。這是最早有關南方澳平埔族熟蕃在此生活故事的文字記載。

1866年6月12日英國的生物學家柯靈烏搭乘「海蛇號」戰艦從基隆出發進入蘇澳灣,第二天就登上南方澳的陸地探查。他詳細的描繪了這個村落的點點滴滴,根據他的描述,當時的南方澳已經住著一群自稱Kybalan的溫馴土著,居住在以樹枝、竹子及茅草蓋成秀房子裡,柯靈烏對於當時這一群居住在南方澳土著的生活習性和居住環境描寫的十分仔細,特別是其中的一段敘述,讓我們對於當時的「猴猴族」人及其宗教信仰有了些初步的認識。

「村子大約有250位住民;許多小孩,老而白髮的並不多。我們無法看出任何宗教信仰的現象,村子入口,我們進去時,有人黏著一個紙神像,類似漢人的方法;也許是一些漢人弄的,但村子裡並沒有神像的房子或寺廟,我們也未在任何房子中發現神像。然而,即使在最貧窮的漢人住屋中,都會有一個供壇,擺在主要房子內,供奉祖先的靈牌。我們曾詢問,且朝此線索去找,但未發現,也末找著任何文字所留下的指示。」

從以上的這段敘述,我們大概可以猜測到,在1866年時,居住在南方澳的平埔族人可能是一個才遷移到此不久的族群,同時並沒有明顯的宗教信仰,可是柯靈烏卻提到村子入口處有人黏著一個紙神像,這到底是何方神祇,從以下的另一段敘述,我們似乎更能明瞭。

1873年的9月22日,日本的海軍少佐「樺山資紀」為了日本侵台前的偵查工作曾經來到南方澳,與當時的「猴猴族」人策謀聯蕃抗清的計劃。在他的日記裡詳細記載著當時南方澳猴猴族人的生活細節。當時的南方澳分為上城和下城兩個住宅區,漢人約有三十人,分五、六戶住上城,而下城的猴猴族有三十戶人家,人口約一百人左右,以農作、漁獵和曬鹽為生。樺山資紀到達南方澳的時候剛好碰上當地的猴猴人和漢人一樣,也在慶祝中元節,特別是樺山資紀提到當時看到中元節的燈籠上寫著「全境平安」、「三山國王」幾個大字,清楚的點明了當時猴猴族的宗教信仰。根據我們的調查,蘇澳境內奉祀三山國王的「大興振安宮」正好在當時武荖坑流域猴猴族的範圍裡,而且歷史距今已有二百年以上,因此,應可以肯定一百三十年前的猴猴族人信仰的宗教應是「三山國王」無誤。

加拿大籍的傳教士馬偕博士於1885年曾經訪問噶瑪蘭地區,並特別到訪南方澳的猴猴族,後來寫了一本書「From far Formosa」 , 書中對於「猴猴族」人遷居於南方澳的原因有以下的說明:

「我們上山到一個叫做猴猴社的平埔蕃社,它的位置幾乎在山蕃的範圍內,山蕃對他們相當友善,但是平埔蕃社有一天給山蕃狗肉吃,他們騙山蕃說那是鹿肉,後來事實被山蕃探知以後,山蕃開始向平埔蕃復仇,結果雙方發展成敵對的狀態。最後猴猴社的社蕃不得不離開家園,幸運沒有被山蕃殺害的人,選擇了南方澳作為新社址。」事實上比這更早之前,馬偕博士也曾經訪問過南方澳,但是所傳的福音未被接受,這可能和當時的猴猴族人已經信仰「三山國王」有關。

2004.07.29 南方澳文史館 廖大慶 著

1878.10.20馬偕博士(左一坐著)已在南方澳傳福音,圖為1890.9.3馬偕乘小船往奇萊平原(花蓮)。

1890馬偕博士登船處(現南方澳的第三漁港)1963攝

南方澳文史

超夯亮點 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