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5.
2024.10.15.
教學課程實作,
主角應該是--學生。
老師的角色在於引導與規劃設計。
感動樂作為勤學的首站走讀課程,從規劃到實施、統整回饋,後續美感融入,將近一個月時間。
從印象深刻的有感學習入手,到成長精進與未來計畫。
設計四大提問,讓各組上台分享報告與回饋。
早自習時間,各組用15分鐘時間進行提問分享與整理,
整理分享任務組學生,摘要大綱記錄在黑板,後陸續進行上台報告。
也感謝教導處淑季老師入班觀課,結束後邀請分享與回饋,送給勤學。
勤學感動樂各組回饋整理表
感動樂小組分享報告
建勳的回饋分享
靖翔的回饋分享
教導處淑季老師分享回饋
*總結與摘要 :
有感學習體驗--需要付出一些辛苦與挑戰。而挑戰後的成就感與開心,可以補足這一路的辛苦與疲憊。
熱點學習收穫--溪邊賞甜根子草與淨溪活動,成為各組不約而同的熱點首選。
精進成長之路--合作與協助的歷練、路程的安全與自律、與環境共好的學習,是可以持續發展進步的活動。
合作學習與自律--在公共服務與課堂中練習精進、體力提升與安全照護在健體學習中成長、環境議題在掃區服務與環境維持中持續發展。
小宇宙的未來--自主課程有趣又特別,大家都想要繼續發展下去 ! 上啊~勤學小宇宙。
下一站 : 12/5(四) 茶文化 小茶農體驗--勤美遇見茶。我們再相見~
2024.10.15.
動手洗淨溪廢產物
溪廢分類與統計
溪廢集結
大漢溪旁的垃圾 不(塑)鬼~
共計塑膠袋14個、寶特瓶塑膠杯8個、塑膠麻布袋3個、雨鞋1隻、啤酒罐3個、紙類(含濕紙巾)34張、玻璃與碎片66片、菸蒂12跟、其他類一包內含35個垃圾。
除了一堆濕紙巾是班上同學擦拭鞋子的之外,( 若能使用可以重複清洗的抹布擦拭更好 )
其餘來自於隨手而丟的塑膠廢棄物、溪邊享樂的零食、飲料罐與香菸。
風景是美還是醜,取決於人(我們的行為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