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別欲樂及禪樂

《靜坐引導》

2016.11.27 分別欲樂及禪樂

朱倍賢 主講

简体版


今天做「分別欲樂及禪樂」有關的練習。

一個可以幫助自己理解欲界及色界的差異的角度,就是去看到在欲界裡,心擷取快樂的方式,是要脫離開心的本身,到遙遠的地方、到外在的境界。它要旅行那麼長遠的路途,然後跟欲界的境界互動,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的辛苦跟不確定。

而且,它每一次所能擷取的快樂,它的滋味跟量都是很有限的,不但快速地變遷,而且必須從心出發到境界裡,重新擷取快樂。所以欲界追求滿足的過程,註定是辛苦、是動盪不安的。相反於此,禪那的快樂就在心的本身,或者就在心周邊的地方,它可以很輕鬆、很省力地得到滿足。

色界是透過簡單的方式得到滿足。好比說,讓自己的動作減少,讓心對境界的依賴降低;好比說,能夠品味著在安靜之中,或者在減少動作之中,那種深層的滋味,在這裡面開發滿足感。

在練習之前,若想要的人,可以伸展身體、調整坐姿或是深呼吸。在調整坐姿、伸展身體的同時,將知覺紮實地盤據在身體。這是需要小心、留意,也就是說,這不是粗心大意、不耐煩能夠達成的。它必須在你小心、留意、從容、具備著正知正念,才能達至的。

想到世界上絕大部分的人,都是在迷惑、渴望之中輪轉著,有的人是沈迷得如此之深,根本不知道那個狀況叫做輪轉。有的人隱約地知道那個叫做輪轉,可是卻看不到方向,不知道怎麼出躍、超越輪轉。

看看自己當下的心,正向清醒,不認同輪轉。尤其是內心對欲界、欲貪那種粗糙的輪轉──極度地陷溺、極度地上癮、極度地迷癡、極度地焦躁的狀況──在產生警醒。所以,最起碼是比一般人多了清醒。這個清醒的本身,就有清新、愉快、舒爽的感覺。

因為清醒,所以非常樂意脫離開那種心黏著境界、鑽進境界、隨著境界辛苦、被境界折磨、弄得心神七上八下。對那樣的狀況不認同、不感興趣,知道那裡面的危險。

對於眼前心能夠住在清醒之中,住在正知正念之中,感到知足、感到慶幸。這裡面可能只是恬淡的滋味,可能是隱約、不明顯的、些微的滋味,但是保持著信心,伴隨著這樣的心境,樂意去開發這樣子的心境。

同時不要忘了,你的基礎是在觸覺裡面,不管心裡面想的是什麼,一部分的覺知、或者全部的覺知,是盤據在具體的觸感裡面──像是呼吸的觸感、身體正在沉澱的觸感、「清醒對身體所造成的影響」那樣的觸感。高度清醒地在品味著呼吸,它是如何地在挑動著、按摩著、安撫著自己的神經。

留意到了,我們現在滋養自己的方法,不是忙碌地東張西望,不是在擔憂之中計畫著、懷念著。而是,就是簡單的眼前的滋味、簡單的知足的滋味,那種立足於善法,踏實的滋味。就算沒有看起來很劇烈、很隆重的感覺,光是能夠伴隨著這樣的心量、這樣的篤定、這樣的氣度,就可以感覺到有一種幸福、有一種踏實。

這種氣度和踏實,不需要錙銖計較,不用隨著得失而起伏,你可以很安心、很放懷地,在這之中得到治療、得到休憩。

看看那個品味著幸福的感覺,你不需要辛苦地鑽到外面複雜的境界,它就在輕鬆之中、就在動作減緩之中、在安靜之中。

不用擔心自己心裡面是否還有妄念。有妄念的話,留意到更裡面的安靜感、休閒感。立足於這樣的安靜感、休閒感,所以,你不是百分之百隨著妄念在起伏,而是能夠在省力之中、在安靜之中,看到妄念,感覺到它們正在減緩中。

這種不需要很多動作的滿足感,可以嘗試著去探索出,一個適合自己安住的方法。

能夠放懷的呼吸,這裡面就有幸福。能夠脫離開煩惱的轟炸,這裡面就有幸福。

看到身心只需要那麼一點點,只需這樣若有若無的動作,它就可以得到滿足,這裡面就有幸福、這裡面就有信心。

在休閒之中,清醒著、盡心地去品味著出離的快樂;

清醒著、盡心地去品味著遠離的快樂;

清醒著、盡心地去品味著寧靜的快樂。

心愈來愈清醒、愈來愈警醒、愈來愈超脫的快樂。

幫助自己能夠敏感,容易感受得到這些快樂,深度的放鬆,能夠乾淨利落地把心頭的負擔都化解掉。一點點都不懷念欲貪,一點點都不為了欲貪而擔憂,一點點都不需要為了欲貪而盤算著、發愁著。甚至可以具體地感覺到,身體跟心慢慢在變輕、不被壓制的狀態。在這樣的狀態之中,任何一個簡單的觸境,那裡面都有喜、都有樂,都有不同的滿足感在迴盪著。

在簡單的膨脹和收縮裡面就有樂,心愈來愈篤定地安住在寧靜之中。那個寧靜不是死寂一片,而是隱約有不同的樂趣、不同的滋味。

在這個時候,你可以選擇探索,要用什麼樣的角度,可以觸碰到更深邃的樂。或者,你也可以選擇已經觸碰到的樂,要怎麼樣能夠更省力地受用它。去發覺那個安靜、省力之中,更深邃的滋味。

可以透過一些簡單的作意,讓身心更深度、更徹底地脫離開欲界。確保身體的內在,那些不同的角落、不同的肌肉、不同的細胞,都在脫離開喧鬧感,都是浸淫在省力、安靜的快樂。

如果你能夠做到心很安靜,甚至可以看到那些細微的,那些心因為樂而產生的,一點點的擺幅、一點點的漣漪。在這之中,可以透過省力,而因為更深邃的滿足,讓那個一點點的動盪都減緩。

看到眼前這種滿足感,它不用花錢、不用消耗物資,完全不會傷害其他的生命。這麼深邃的滿足,讓心一點點都不需要吃垃圾食物,讓心完全能夠在善法之中,發光、發亮、得到復甦。所以,下定決心把這個禪那的工夫鍛鍊到滾瓜爛熟。熟悉再熟悉,複習再複習、穩定再穩定。

不需要跑到遙遠的地方擷取快樂,快樂是唾手可得。就在身體裡面、就在心裡面,就品味到那種即時的、就近的、不耗力的。心不用外放、沉淪到境界裡面,當下即是的快樂。對於這種快樂,你甚至不用去挖它、不用去擷取它,不需要透過競爭,沒有得失、起落,不需要去壓榨它、擠壓它,不需要去搖動它、加工它、處理它。就在簡單的觸裡面,能夠去發覺到愈簡單、愈直接、愈不需要加工的,這種樂開發起來愈省力、愈源源不絕。

沒有什麼複雜的心行,甚至在厭離心行之中就有樂。不願意在心行之中輪轉,光是有這種意向就有樂。心行衝擊的力道減少,裡面就有樂。心能夠放懷地在安靜中怡然自得,不需要左顧右盼,這裡面就有樂。

有餘暇的話,觀察一下這樣的樂,它的省力、它的直接,來自於心抽離開了複雜的境界,更貼近它自己了!

熟悉這個,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能夠熟悉回家的路,回到修行的基礎,回到眼前的立足點。

有餘暇的話,可以繼續探究著,怎麼樣能夠脫離欲界脫離得更遠。跟欲界保持距離,不是只保持一點點距離,而是保持著非常、非常大的距離。那是一個跟自己完全無干、完全沾染不上自己的活動方式,自己是在深遠的遠離之中,被保護著。

我們的神經系統裡面,沒有任何一個部分是跟欲界相應、被它轟炸、被它干擾、跟它糾纏在一起的。離欲界愈遙遠,寧靜的滋味愈明顯、愈舒適。

(靜坐結束)


【回向】

這是Khitaka比丘所說的:

身體如此輕盈,

喜樂充溢,

如棉花乘風飄揚,

啊~

這個不被五蓋所壓制的身體,

這個不為欲樂左顧右盼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