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老師開示文章摘要》



卷一

基本的禪修技巧——「令身行休息」。它的原理是根據佛陀教導的禪修內容,透過觀察身體與心如何產生緊張感,並調伏它。這種方法與後代佛教所教的一味將心鎖在某處專注不同。

原始佛經中,佛陀對「禪定、定力」等概念有開放且多元性的解釋。例如,能夠徹底消除內心隔閡感和敵對感(如懷恨、不能原諒等),就能體會到一定程度的輕鬆和安樂感。或者持續徹底地放下世間憂惱、剔除焦躁感,自然而然產生安樂。

依此原理進行禪修基本技巧時會發現:當下心無法安頓是因為某些活動或狀態造成的。最常見原因包括:對事情隱約不安(如擔心工作、小孩、未來計畫)、對國家地區未來經濟不確定性產生的焦慮等。而這些焦慮不安在身心裡產生緊張感。

靜坐時要儘量將覺知貼近正在發生的觸感。不論深沉或膚淺只要跟觸相關都可以。可能是呼吸膨脹收縮微微觸感;可能是空氣、衣服接觸皮膚;也可能腿部、臀部接觸蒲團的壓力;甚至更深入可感到神經系統、細胞傳遞的訊息。

透過瞭解這樣觸感,能評估當下困頓綁著你的狀況,以及讓你無法安定的境遇。但佛陀講的不是強迫意志讓心鎖死一個地方。他講的是將那些困頓不安因素活動,擱置、轉移、轉化、提昇,自然而然就能舒適省力釋懷於當下了。

以下是主要要點:


我們對於「精進用功」的觀念,往往來自於高度包裝過的形象。例如阿姜曼照片呈現出的嚴肅、不苟言笑,實際上他是一個隨和、充滿幽默感的人。這樣的形象可能制約了我們對修行人的期待。

修學佛法的人應該以務實主義出發,觀察行為是否有助於離苦得樂、提升生命品質。如果太多行為與此無關,就是在自找麻煩。

在研究古代宗教典籍時,需要考慮作者編寫內容的動機和時代背景。例如「經」描述解脫者的心境是理想化的,而「律」則寫實地記錄修行人日常生活中的繁瑣事情。

面對文化範疇以外的需求與不需求時,要誠實面對。要檢驗自己的修行進度,"正知正念"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如果能夠迅速超脫不耐煩等負面情緒,就更有機會體驗出世間智慧。

森林傳承強調要看生活中的受用如何。不管道理說得多好聽或內心體驗到的智慧多高深光亮,最終最簡單有效率地放下蓋障才是關鍵。

斷我慢方面,可以透過觀察"世界"(內心尋找食物的地方)形成過程來進行。我慢正在延續狀態中,去看世界怎麼被建造起來?怎麼跟它互動?只要還依靠這個世界就還有輪迴,不管那個世界多高深都一樣。在無色界定境雖身體消失、神識宇宙合一,但心仍在汲取養分,只吸風飲露也是自我感的來源。發展自己的一套觀察法很重要,要誠實面對自己內心活動,並培養足夠能力去體會什麼是內心活動,這樣才能做到(觀察我慢)這項功夫。


1. 當代南傳禪法的發展歷史中,有許多先天不良的地方,例如殖民歷史背景下佛法衰頹、資訊不足等因素。這使得近代南傳禪法,在某些方面可能偏離了佛陀原本的教導。

2. 對於學徒制與流水線化禪修方式的比較,在學徒關係中,師徒之間可以有更直接、更深入的互動和指導。而流水線化則可能使修行變得單一而缺乏彈性。

3. 以平捨樂取代喜樂,無作出離樂取代平捨樂是重要的次第。

4. 對於四聖諦在平捨通往無作境界中的作用,透過不斷觀察苦集滅道並運用不同的技巧超越不善境界,可以幫助我們漸漸放下執著。

5. 身念住是一個好的基礎。除了身念住外,"受念住"也是另一個重要且容易契入色界禪定的途徑。透過細膩地覺知感受及其生滅無常本質,"受"也能成為通往出離智慧的一扇門窗。



「色界禪」是一種讓心不受焦慮、負擔影響的狀態。透過注意力和念頭的正確引導,調整對境界的反應以及使力的模式,就能得到更省力的滿足感。這種滿足感與欲界不同。

修習色界禪需要結合日常生活中的所有活動,包括走路、講話等方式。靜坐不是指內心活動完全停止,而是要學會用好的念頭取代不好的念頭。

在日常生活中,身心若能持續保持安適感、安定感、幸福感等良好特質,就可稱為「色界禪」。嚴格來說,是指在較長時間內內心都跟善法相應且沒有被截斷。

成就「色界禪」的人很少,主要有兩個原因:動力不足及對於色界禪描述多與印度教類似。在日常生活中需鍛鍊如何對治五蓋(貪欲蓋、瞋恚蓋、昏沉睡眠蓋、掉悔蓋和疑蓋),算是修習色界禪前期目標。

「四念住」的三個心理因素:正知(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正念(記得自己的目標)和正勤(有恆續性),可幫助我們維持一定程度用功火候。

要掙脫五蓋束縛,需先了解它們會衍生出哪些現象,並研究透徹。但不要把修行變得硬梆梆,或成為另一種壓力來源。讓自己的心處於光明快樂狀態,懂得善巧方法才能立即看到好的效果,並從中獲得踏實感與豐足感。

上座、下座時用的方法一樣,但坐下後可以更專精純淨地用功。如果一整天特別多某個五蓋(如昏沈),則需特別強調呼吸滋補身心,或留意高度清醒覺知,站在同一邊那清新舒暢之味道。一開始反覆練習對治該五蓋技巧,直到每次使用時身心明顯變舒服,表示平時該慣性還蠻強,需要長時間補給。在靜坐裡面也不是盯著鼻尖除妄念而已,而是七覺支統統俱足才叫做「定」。


「尋」指的是念頭或思考,而「伺」則是內心的意境或意向。

《增支部4.35經》說明一個禪修者,應該能夠控制自己的念頭和意向,產生有益的想法並放下不必要的想法。這種能力被稱為「自在」或「成就」。透過這種能力,禪修者可以輕鬆地進入四種禪那狀態。

在身念住修行中遇到困難時(如無聊、挫折感、焦躁不安等),可以通過憶念激勵內心的事物來克服障礙。當目的達成後,需要擱置之前使用過的事物以進入更深層次的安定感。

如何進入二禪,根據原始佛經的說法,要進入二禪需要透過修習四念住,在四念住的修行中獲得喜樂和安定感。與南傳佛教常見的先修定再修四念住不同。

「尋」是指刻意產生某些有益於心靈平靜、遠離欲界煩惱的想法或意向;而「伺」則是評估這些想法或意向帶來的利益及其局限性。三種善巧地運用「尋」的方法:

1. 出離尋:放下對五欲(財、色、名、食、睡) 的焦躁不安。

2. 離恚尋:遠離不耐煩的情緒,學會欣賞當下。

3. 不害尋,以慈悲友善的心態對待眾生。

善巧運用「尋」意味著有目的地思考一些有助於身心安穩且能體驗喜悅之事物。而且這樣做並非散亂心。同時也要讓自己的心從不善巧轉向更好的狀態。

原始佛教中的「般若」指的是一種分別智,幫助人們選擇正確的行為與回應模式,而不是探索事物終極本質。

「八正道」與禪那之間的關聯在於,修禪那時要有正見(知道善尋、不善尋),正勤(努力放下惡尋、保持善尋),正念(記得要這麼做)。透過這些練習,最終達到禪那的境界。

「生物回饋效應」在心理學和佛教禪修中的應用。透過電子儀器測量受測者的生理跡象,如心跳、血壓等,並將這些數據反饋給受測者,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放鬆練習是否有效。這種方法被稱為「生物回饋」。

同樣地,在佛教的初禪修行中,也運用了類似的原理。透過對身體觸感的覺知和評估,修行者可以即時調整自己的心行和放鬆程度。以彈琴為例:一邊彈奏樂器、一邊傾聽所彈奏出的樂聲、同時根據聽到的效果調整指法力度等。

要達到初禪的狀態需要「正知」、「正念」、「正勤」。需要清楚知道當下在做什麼(正知)、記得接下來要怎麼做(正念)以及熱情持續地進行下去(正勤)。

總之,無論是心理學還是佛教,都強調即時反饋與自我調整對於減輕焦慮、獲得內心平靜有重要作用。而且,這個過程需要開放而敏銳的覺察力,並非單純依賴某個特定物件或技巧就能達成。


「初禪」的特色在於「離生喜樂」。這意味著通過遠離不善巧的狀況,我們可以培養出喜樂的定力。

觀察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發現那顆未受訓練的心經常尋求更快樂、更刺激的對象。當心被某個吸引人的事物所吸引,讓我們感到愉悅、刺激時,隨著這種感覺的消退,心很快又會轉向下一個對象。

因此,心的活動通常是極度不安定且變化迅速的。佛陀發現,即使是微小的起心動念、念頭、記憶或影像,都對我們的身心產生干擾。例如,在美國,許多人放假時喜歡去海灘,享受沙灘上的放鬆感。然而,即使在這樣的場景中,內心仍不斷浮現干擾性的內容,如工作、家庭煩惱,或身體的不適感。

要體會到「色界」中的高度、穩定且一致的喜樂,我們必須確保內心具有足夠的力道(或動能)。就像煮開水一樣,如果每次只煮到3分鐘,水永遠不會沸騰。我們需要在一段長時間內持續提供內心的安樂,遠離會破壞安定感的不良因素,才能達到「色界禪」的境界。

初禪」的喜樂主要來自於遠離「惡不善法」,即心脫離五種干擾:「欲貪蓋」、「恚害蓋」、「掉舉或散亂蓋」、「昏沈或睡眠蓋」和「疑蓋」。這些干擾會影響內心的安樂,而通過遠離它們,我們獲得喜樂。進入「初禪」的技巧有很多,但關鍵在於在日常生活中,即使沒有明顯的干擾,也能體會到心沒有被這些干擾所負擔的輕鬆狀態。

初禪中,「遍滿全身」的經驗是至關重要的。這種遍及整個身心的喜樂,有助於維持一致性,避免被干擾或打斷。通過不斷調整,使覺知的範圍內的每個部分都充滿滿足、愉快和滋潤的感覺,這是初禪修行的關鍵。在這個階段,修行者需要進行許多調整,隨著修行的深入,動作逐漸減少,內在湧現出一股泉水。這種快樂是內在的,不需要外在刺激,就像深山中的池水不依賴雨水而存在一樣。

「尋」是導引心從飢渴狀態到滿足狀態,調整到放鬆的狀態。而「伺」則涉及評估、審核,通過觀察調整。這些技巧有助於保持內心平衡,遠離世間的貪憂,並提高對喜樂感的敏感度。

「正知正念」在這個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提醒我們眼前應該做什麼,並保持高度一致性。透過觀察效果,我們可以深化修行,讓內心充滿光亮。

二禪」的喜樂更加精深,由「定」而產生。這種喜樂遠離欲界,是更高度的境界。

在這個階段,修行者建立起內在的自信心,被形容為「internal confidence」。他們能夠完全沉浸在喜樂中,不再需要不斷調整行為。這種自信心比在欲界建立的自信更穩固。

「三禪」稱為「離喜妙樂」,意味著超越了外在喜樂,體會到更精妙的樂。

四禪」心完全的從五蓋之中抽離出來,變成一個高度的理想、高度能力的狀態,這個叫「遍淨、皎潔之心」。這不同於「佛性」那種「原始、本來、絕對」的觀念。「遍淨、皎潔之心」還只是有為之心。「四禪」所體會到的「捨」跟「念」,跟沒經歷過色界禪所體會到的「捨」跟「念」,是不一樣的。


更高境界的快樂:要進入更高境界的快樂,我們必須學會與眼前的愉悅相處,避免干擾和動盪。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體驗到內在的安適感。

這些比喻不僅適用於禪定,也能引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內在的平靜和自信。


「四聖諦」概念,主要強調以下幾點:

1. 「四聖諦」不是在宣揚"人生是苦",而是一種探索經驗的模式和提問方式。

2. 「苦諦」關注當下經驗帶來的壓迫感和負擔。

3. 「集諦」探討苦的產生原因,與造作和用力方式有關。

4. 修行重點在於觀察苦迫感,以及產生苦的行動方式。

5. 五蓋(貪欲、瞋恚、昏沈睡眠、掉舉惡作、疑)的產生與想、行有關。

6. 強調「現法見證」,即通過實際經驗而非信仰來理解因果關係。

7. 「心苦」與意志力相關,可以通過修行避免。

8. 初果證悟包括對因果關係的理解和斷除「我見」。

9. 「無常」的觀念有助於放下囤積和執著。

10. 「出離心」是看透世間習俗和價值觀的虛妄,產生超脫之心。


1. 「自我感」是一種內心活動方式,可能以影像或身體感覺呈現。

2. 在日常生活中完全沒有認同感是非常困難的,除非已經成為阿羅漢。

3. 修行目標不應該是完全消除認同感,而是觀察什麼樣的認同更健康。重要的是認識到自我認同感是一種內心活動或用力的過程。建議將修行目標設定為理解自我感如何通過一系列活動被製造和維持,而不是試圖完全消除它。

4. 對於我慢,目標不是完全剷除,而是清楚地觀察它的產生過程。 通過持續觀察,可以培養對自我認同感的覺知,進而產生厭離感和出離心。


修行者在達到寧靜、安詳的境界後,可能會忘失警戒心,將此境界視為永久依託的地方。而這個階段仍是一種世間法、輪迴,要更進一步突破需要不斷加強平捨力和觀集滅。透過四聖諦來了解心行,才能看到平捨裡面還有細微的動作和慢。

不要只停留在平捨的樂而是要轉向「出離樂」。透過原始經典教導的方法培養定力,可以隨著定力的加深看清楚這些東西。「十六勝行」若融會貫通每一個技巧,都有助於澄清其他技巧。

「觀無常」時要同時看到身心受到什麼樣的衝擊,並體會放下的過程。如果觀無常只是機械化地看現象變化,而沒有看到如何轉向離欲、滅與捨,則許多時候是白費功夫。

正確培養出離心是幫助你看到真正奇怪的是輪迴,涅槃才不奇怪。在取角時也要去觀察動作所引發的衝擊跟效應,才能一直調整我們取角,不會機械化重覆某一種取角。

思惟包括思考、觀察各種不同種的心行,不是單純地觀;而且內正思惟可能修的是十念法門或六念法門。用不同思考模式幫助他取某一種相,也有可能不透過複雜分析,不透過思考,直接觀察動作的集滅。


1. 要掌握禪修的正確技巧,而不是單純地用力。正確的禪修技巧是自然輕鬆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持續運用。

2. 定力並非禪修的全部,更重要的是去除內心的障礙和困擾,讓心保持光明平衡。這樣才能自然而然地進步。

3. 修行並不難,只需掌握正確的態度和技巧。不要因為自己沒有讀過什麼書或天資平庸而認為做不來。

4. 正知正念的關鍵是「記得」當下要做什麼,而不是要精神百倍。只要記得當下要用功就是正念了。正知則是觀察自己內心的狀況,並適當調整。

5. 要經常檢視自己的修行方法,看看是否真的有效,是否能真正放鬆和省力。找到一個簡單有效的技巧作為救生圈。

6. 要徹底觀察和斷除我見和我慢。這需要從身心五蘊、六根乃至食欲等各個角度來觀察和理解。禪修修行並非一帆風順,會有起起伏伏,但只要持續用功,就能逐漸提升自己的覺察和放鬆。不要過於執著於想要達到某個特定的境界,而是要以開放和放鬆的態度去面對。

7.對於佛教戒律要從生命的實際經驗出發,理解戒律的精神,而不是死板地遵守表面的規定。比如對於「不偷盜」,要考慮親密關係中的特殊情況。最重要的是培養內心的清淨和正直,而不是刻板的遵守。

8.「不妄語」的重要性,我們常常會刻意營造自我形象,而不是真誠地表達自己。真誠和坦蕩的相處方式,雖然可能不那麼光鮮亮麗,但能帶來更輕鬆自在的生活。

9. 修行並非一帆風順,會有起起伏伏,但重要的是要保持開放和放鬆的態度。不要因為遇到困難就認為自己修行不好,而是要知道,任何境界都是可以修行的。

10. 要善用過去的記憶和經驗,將其化解為修行的養分,而不是被它們所困擾。過去的經歷可以成為我們的借鏡,幫助我們找到更好的修行方法。

11. 在對治妄念方面,如專注於觸感、控制注意力的用力度、循序漸進地延長專注時間等。這些方法都很值得嘗試。

12. 要以輕鬆、舒適的心態修行,不要過於執著於形式。即使在身心狀態不佳的時候,也可以用一種放鬆、包容的態度來修行。


調伏五蓋


1. 佛陀所教的「定力」(samadhi)與其他宗教不同,重點在於培養心的清新、歡喜,而非單純的專注力訓練。目的是讓心能夠打開,脫離負擔和壓力,進而體會到更高層次的樂趣。


2. 對治「欲愛蓋」一個很好的技巧,就是暫時讓自己「度假」,體驗一下不被欲望牽制的輕鬆感,從而培養離欲的心態。


3. 佛陀並非要完全放棄欲望,而是要用更善巧的快樂來取代粗糙的快樂。禪定的快樂就是一種清涼、寧靜的滋味,是心脫離了飢渴和焦躁的感覺。我們要學會觀察和品嘗這種內在的清涼感。很多人都曾經體驗過這種清涼感,只是沒有重視和開發。我們要刻意地觀察和培養這種感受,才能夠遠離蓋障,開發出更高層次的快樂。


4. 「瞋恚蓋」:當我們被不耐煩、懊惱所困擾時,要立即放下它,不要與之為伍。轉而去體會心脫離瞋恚時的舒適感,珍惜內心微細的清新與安詳。


5. 「散亂蓋」:散亂不等於單純地思考,而是指心神的不安定。我們要學會品味內在的寧靜,而不是被外界瞬息萬變的資訊所吸引。通過呼吸調整培養內心的踏實感。


6. 「昏沉蓋」:面對昏沉,不要去理會它,而是轉向光明、清醒的覺知。可以通過回憶佛陀的偉大,或調整呼吸來提振精神。


7. 「疑蓋」:對於猶豫不決,要學會果斷地「Just do it!」,不要浪費時間在徬徨中。要珍惜內心果敢、充滿鬥志的能量。


8.修行的目標不是要做到完美,而是要以輕鬆、知足的態度,去感受、品味內心的微細滋味。不要過於苛求自己,而是隨時隨地調整,讓內心的清新與安詳逐步滲透生活。


「尋伺」的技巧


1. 佛陀的教法中,有一半以上的禪修技巧都是與如何思維、觀察事物有關。我們不應該只單純地去除念頭,而是要學會如何善用思惟來幫助禪修。


2.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培養一些正面、有助於禪修的念頭,如感恩、知足、慈悲等。這些念頭可以讓我們的身心更加安穩,進而進入色界禪定。


3. 當遇到不善的念頭如欲望時,我們可以回憶過去曾經歷過的欲望,體會其無常、不滿足的本質,從而暫時擱置這些念頭。這種「想」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遠離五蓋。


4. 學會建立一種正向的自信心,不是依賴外在的名聲地位,而是依靠自己在修行中所培養的品德操守。這種自信心更加可靠,不會被外境的變遷所動搖。


5. 在修行中,我們要時刻保持正念,隨時隨地調整自己的心智狀態,不被五蓋所困擾。即使只能做到短暫的調整,也是一種進步。要以鼓舞自己的態度,不斷前進。


6.佛陀的教法並非單純地要我們斷絕思維,而是要我們學會如何善用思惟,讓心安住在正向的念頭之中。


「精進」的技巧


1. 精進並不等同於強迫自己,而是要配合正知正念,觀察當下使用心力或肉體力量的程度。不要追求非要做到完美或必勝。


2. 我們可以像彈奏樂器一樣,觀察自己使用力量的節奏和力度,讓它保持恰到好處,既不過於輕鬆,也不過於用力。這樣的精進才是祥和持續的。


3.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時刻觀察自己的使力程度。無論是身體動作還是內心活動,都要保持恰當的力度,不要過度用力,也不要鬆懈。


4. 精進的目標是讓自己保持喜樂、安適、舒暢的狀態,與內在的寧靜相處。這樣的精進才是真正有益於修行的。




「四聖諦」是佛法修行的核心指引,提供了一個全面性的方法論,幫助我們正確地處理生命中的苦(dukkha)。其中包含了以下幾個重要的要點:


1. 「苦諦」教導我們要正視並了解生命中的苦,而不是逃避或麻痺。透過正視和了解,我們才能真正開始處理問題的根源。


2. 「集諦」指出造成苦難的內心活動和驅力,要找出並斷除這些根源,而不是只是表面地處理症狀。


3. 「滅諦」肯定了解脫的可能性,鼓勵我們要親自體證這種自由與寧靜。


4. 「道諦」則提供了具體的修行方法和技巧,幫助我們實踐「知苦」、「斷集」、「證滅」的目標。


只要我們能依循「四聖諦」的指引,專注於最核心的修行目標,就能逐步走向解脫,達到「離苦得樂」。


1.吸入的息長,覺知『正在吸入長息』;呼出的息長,覺知『正在呼出長息』。

2.吸入的息短,覺知『正在吸入短息』;呼出的息短,覺知『正在呼出短息』。

3.行者勤於修學:『吸氣時覺知全身。呼氣時覺知全身。』

4.行者勤於修學:『吸氣時令諸身行 寧靜祥和。呼氣時令諸身行 寧靜祥和。』

5.行者勤於修學:『吸氣時體驗喜。呼氣時體驗喜。』

6.行者勤於修學:『吸氣時體驗樂。呼氣時體驗樂。』

7.行者勤於修學:『吸氣時覺知心行。呼氣時覺知心行。』

8.行者勤於修學:『吸氣時令心行寧靜祥和。呼氣時令心行寧靜祥和。』

9.行者勤於修學:『吸氣時覺知心[境]。呼氣時覺知心[境]。』

10.行者勤於修學:『吸氣時令心滿足愉悅。呼氣時令心滿足愉悅。』

11.行者勤於修學:『吸氣時令心穩健安住。呼氣時令心穩健安住。』

12.行者勤於修學:『吸氣時令心釋放和解脫[於任何程度的苦患]。呼氣時令心釋放和解脫[於任何程度的苦患]。』

13.行者勤於修學:『吸氣時隨觀、體驗無常。呼氣時隨觀、體驗無常。』

14.行者勤於修學:『吸氣時隨觀、體驗離 [貪 染 迷想]。呼氣時隨觀、體驗離 [貪 染 迷想]。』

15.行者勤於修學:『吸氣時隨觀、體驗滅 (註:不善境界的瓦解、執取的消除)。呼氣時隨觀、體驗滅。』

16.行者勤於修學:『吸氣時隨觀、體驗放下、脫縛。呼氣時隨觀、體驗放下、脫縛。』



朱倍賢 中譯

為了達至至高甯靜,嫻熟善法的行者當行如是:

能幹、正直 無諂曲虛偽地質直;

易受教、調柔、不驕慢;知足、易養、

少事少務、簡樸生活;善攝諸根而恬靜、睿智幹練、謹慎為事;

離虛誇、不貪求徒眾或供養。

智者會指責的任何微小罪過,堅持不做。 

如此思惟:

願一切衆生住於快樂、平安中,心內得安適。

所有型類衆生,無有例外:強壯、孱弱的;大、中、小體型的;

微妙、卑劣形色的;可觀見、不可觀見的;位於遠處、就在近處的;

已出生、將投生的 願一切衆生心內得安適。

 

願人們不欺騙、謀害彼此;無論何處,不鄙視輕侮任何人。

不因怒意、怨憎,而希冀他人受苦。 

如同慈母以身命照護獨子,同樣地,應如是善護對所有衆生的無量之心。 

長養「含遍世界之慈意」 

上下周遭,無隔閡障礙、不抱敵意、不存怨懟。

行住坐臥,清醒時分,確立此念住。

此即「當下當處心住於梵界天神的境界」。 


不駐執於「見」,而是具備品德與洞知智慧;

拋卻了對感官欲樂的渴貪,他不再入胎。



「不放逸」是佛陀最後遺留給弟子們的核心教誨,其中蘊含了以下幾個重要的意涵:


1. 警惕性與覺醒: 「不放逸」並非單純的精進用功,而是時刻保持高度的警覺性和覺醒,不被五蘊的安逸感所迷惑。


2. 對治我執:我們對身心的執著是造成苦的根源,「不放逸」就是要不斷觀照身心的無常、無我,破除對自我的執著。


3. 觀照無常:「不放逸」要求我們時刻觀照一切事物的生滅無常,不被表面的安穩感所蒙蔽,而是保持警惕和清醒。


4. 持續修行:即使已經有某些解脫的體證,「不放逸」也要求我們持續修行,不斷去觀照和突破內心的安逸感和執著。


5. 培養平捨:「不放逸」的修行需要建立在平捨心的基礎之上,以平等、超越的心態面對五蘊的變化。


真正的解脫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需要時刻保持警覺、破除我執、觀照無常,持續不懈地修行。這是通往涅槃的核心道路。



另一個意思是「如何選擇內心思考或觀想的主題」,即如何把心導向某種氛圍或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