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頸癌復健

一、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介入的主要目的為減輕肩頸部的疼痛、避免肌肉的攣縮、以及預防水腫的產生。並透過肌力訓練和有氧等運動增進個案體適能,盡可能讓患者回復到之前的生活型態。在復健初期,簡易的關節活動度和伸展運動,可避免因術後可能造成的角度受限或是疼痛等問題,進而改善生活品質,當活動角度增加且疼痛減輕後,可再增加肌力訓練的運動

關節活動度及伸展運動執行原則:

- 時機點:依傷口恢復情形需經治療師評估判定。

- 頻率:至少一天三回以上,每回10次。

- 避免過度疼痛,一開始先在不痛的範圍內執行,再慢慢增加角度範圍。

- 執行伸展運動時,應到肌肉有被拉緊的感覺時停止,並停在該姿勢至少10秒。

肩部

前曲

外展

手摸後背

初期可由健側手協助,之後再逐漸減少幫助,增加患側主動活動的角度範圍

手摸後背

初期可由健側手協助,之後再逐漸減少幫助,增加患側主動活動的角度範圍

頸部

前彎

後仰

側傾

旋轉

二、職能治療

  由於頭頸癌的患者常有口腔張合、頸部、肩部活動受限等問題,影響患者在進食、說話、社交、及日常生活活動、工作、休閒活動的執行品質及效率,因此,如何在癌症治療過程及手術之後預防及矯治這些後遺症,以讓病人真正恢復正常的生活及工作功能是職能治療所關注的焦點。

  • 適當的擺位:

手術部位若靠近關節或跨關節,應給予適當的擺位,避免在傷口癒合過程及疤痕生成階段造成關節攣縮。

  • 軟組織按摩:

經專業人員判定合適的時間點後開始執行,包含口腔的內部及外部、頸部、肩部周圍的軟組織,軟組織的柔軟度及延展性須持續注意一年左右。

  • 關節活動度:

執行關節活動運動時應緩和且持續,除了口腔、肩頸的伸展活動外,可透過參與功能性的活動,促進個案最佳動作功能。

  • 生活自理功能:

在傷口癒合穩定後,應盡可能地參與基本日常活動,若因體能或活動度的受限而影響執行的效率,可與職能治療師討論選擇合適的器具或調整執行的方法。

  • 張口器製作:

由治療師量身訂做的張口器,可以預防嘴部開合動作受限問題,早期穿戴,可有效預防嘴部緊閉問題。

三、語言治療

吞嚥運動

用力吞嚥法(一天10次)

吞嚥時把所有口水集中在舌頭中間,嘴巴閉緊。然後舌頭及所有咽喉部的肌肉用力把口水吞下去。

MASAKO MANEUVER(一天10次)

1. 含著口水,將舌頭前吐超過嘴唇,並將舌頭固定在上下牙齒中間。  

. 舌頭保持在上下牙齒中間,並同時做吞嚥的動作。

. 吞完之後舌頭才縮回嘴巴內。

SHAKER exercise (一天3回)

1. 頭抬起看腳趾,肩膀要緊貼床上,連續做抬頭10下。

2. 同2的姿勢,但是頭抬起後,撐住10秒鐘。

口腔器官運動

         唇部                     下顎

1. 張開嘴巴交替說ㄧㄨㄧㄨㄧㄨ。

2. 輪流鼓起左右雙頰。

1. 將下巴繞圈延展。

2. 盡量將嘴巴張開,維持5秒後放鬆。

舌頭

1. 舌頭往前、上、下、左、右用力推壓舌板。

2. 舌頭往前、上、下、左、右繞環嘴唇。

頭頸癌吞嚥與口腔保健

1. 吞嚥質地:食物質地建議採軟質、細碎食物有助吞嚥。軟質食物可烹煮較長時間使之軟爛如稀飯、地瓜。細碎食物可以剪刀剪成碎狀或以食物調理機攪碎成泥稠狀。

2. 口乾保健:(1) 增加飲水次數,每次小口飲水。(2) 使用護唇膏或以棉棒沾 水抹唇,保持唇部濕潤。(3) 以噴霧瓶裝水適時噴入口中保持口腔濕度。

  術後參與活動的時機點、執行活動的方式及活動量因個案狀態不同而異 ,建議詢問專業治療師擬定最適合自己的治療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