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照護

簡介

  頭頸部癌症依原發部位不同,可分為口腔癌、鼻咽癌、口咽癌、下咽癌、喉癌等,其中以口腔癌最多,為台灣十大癌症之一,發生率和死亡率皆佔男性的第四位。

  頭頸癌病人常因腫瘤部位或是治療副作用影響進食,導致營養狀況變差,因此如何維持良好的營養狀況,對頭頸癌病人是相當重要的。

  • 飲食原則

 飲食均衡,維持良好的營養及適度活動,以保持體重,增強抵抗力。

 癌症治療會造成不同的副作用,應隨時依症狀需求調整飲食或營養供應方式,以免造成營養

   不良。

 因攝食不足,造成體重嚴重減輕,則應積極採用管灌或靜脈營養補充。

   (如:體重減輕達平常體重之2%/週、5%/月、7.5% /3個月,10%/6個月)

 使用營養補充品時,可先諮詢醫師或營養師

  • 常見的問題與改善方法

一、吞嚥困難:

1. 將食物煮軟,或以醬汁加入乾的食物中。

2. 清流質、太硬或太黏的食物較不易吞嚥,一邊用餐一邊喝湯也可使咀嚼及吞嚥較容易。

3. 少量多餐(1-2小時可吃少量正餐或點心)

4. 高營養濃度的食物或喜愛的食物應優先進食。

5. 調整適合的進食姿勢,嘗試將頭頸部傾斜某個方向會較有利吞嚥。若嘗試多種方式仍有吞嚥困難且易嗆到的問題時,則需考慮管灌飲食。

6. 倘若無法足量進食,可考慮以液體營養配方補充營養。

二、黏膜發炎、口腔疼痛

1. 選擇接近室溫或較冷的食物,並避免粗糙、生硬、醃漬、太酸或太黏的食物,或在進餐前服用止痛藥、於傷口上擦麻醉藥,可使進食較舒適。

2. 選擇質地軟嫩、細碎的食物以助於咀嚼與吞嚥。

(1) 乳製品:乳酪、奶昔、牛奶。

(2) 水果類:香蕉、木瓜、果泥或其它軟質水果、果汁。

(3) 豆魚蛋肉類:絞()肉、豆腐、豆漿、豆花、鮮魚、蒸蛋。

(4) 軟質之蔬菜:冬瓜、大黃瓜等瓜類蔬菜、莧菜、高麗菜、地瓜葉等葉類蔬菜。

(5) 全穀雜糧類:稀飯、細麵、冬粉、西谷米、地瓜、馬鈴薯、煮爛之麥片、紅豆或綠豆、蓮子等。

3. 改變食物製備方式,將食物切細、煮軟、拌入湯汁食用,或以果汁機或食物攪拌器將食物磨細打碎或打成流質,利用吸管吸吮液體食物。

4. 利用吸管進食流質食物,可減少觸碰傷口機會。

5. 經常漱口,去除食物殘渣及細菌,保持口腔衛生有助傷口癒合。

三、口乾

1. 選擇促進唾液分泌的食物,如口含糖果、八仙果或咀嚼口香糖等。

2. 選用質軟或細碎的食物、將食物拌入湯汁或以芶芡方式烹調食物有助於吞嚥。

3. 每次採小口進食食物,並充分咀嚼。

4. 每日8-12杯水,以小口喝水的方式或利用吸管喝水有助於講話及吞嚥。

四、味覺或嗅覺改變

1. 儘量選擇或製備讓病人感覺是色香味俱全的食物。

2. 使用其他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取代肉類(豬肉或牛肉),但要注意避免腥味。如:魚類、雞肉、蛋、黃豆製品、奶類及其製品。

3. 利用調味料來改變食物的味道:

(1) 將肉類用酒或調味料加以醃製改變風味。

(2) 使用酸味、甜味較強的調味料,如:檸檬汁、蕃茄醬、醋、糖等。(但對於口腔疼痛的病人並不適用)

(3) 食物中可添加蔥、蒜、九層塔、芹菜、香菇、洋蔥、八角、當歸、肉桂等辛香料增加食物的風味。

五、白血球減少症

1. 製備食物前後或進餐前需以肥皂及水洗淨雙手。

2. 分開砧板處理蔬菜、肉類,使用後需徹底清潔與消毒。

3. 解凍食物須在冰箱或微波爐中進行,並立即烹煮,勿在室溫中放置過久。

4. 化放療中應避免進食沒有煮熟的食物,如泡菜、生菜沙拉、生魚片

5. 水果需先削皮後食用。

6. 飲用煮沸過的水,避免生水及瓶裝水。

7. 攝取適當營養。

  • 流質飲食:少量多餐(5-6/天)

半流質飲食

  • 正餐以稀飯或細麵為主,搭配豆魚蛋肉類、蔬菜、植物油。

  • 點心選擇,如蒸蛋、牛奶麥片、紅豆湯/牛奶、市售營養補充品等。

流質飲食

  • 將半流質經果汁機攪打成流質,不需咀嚼即可吞嚥

流質飲食

  • 可順利通過吸管之流質食物

居家管路照護 - 鼻胃管

居家管路照護 - 胃造口

  菸、酒、檳榔為頭頸癌發生之危險因子,因此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不抽菸、不喝酒、不嚼檳啷,能降低頭頸癌的發生率。

  若已罹癌的病人,可由營養師評估後給予飲食建議,協助病人及家屬調整飲食,維持體重和營養狀況,避免體重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