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嚥治療

簡介

  在繁忙的生活,享受一餐美食,透過聞到美食的香氣,品嘗到食物的鮮味,能夠療癒身心靈,然而這看似日常的幸福,對頭頸癌病友來說,卻是難能可貴的,甚至遙不可及。頭頸癌主要包含口腔癌、鼻咽癌、口咽癌、下咽癌以及喉癌。頭頸癌的常見治療方式主要為手術、化學性治療,以及放射線治療等,然而負責吞嚥、發聲及呼吸功能的器官都位在頭頸部,因此頭頸癌病友在接受治療後,常伴隨相關功能受到影響,吞嚥障礙則是其中之一。正常的吞嚥包含四個階段,各階段負責不同的工作:

(1) 口腔準備期:當食物在口中時,嘴唇閉緊,讓食物、液體或是口水不會外漏。

(2) 口腔期:舌頭準備把食物往嘴巴後面送,兩邊臉頰的肌肉會用力,讓食物不會落入牙齒跟臉頰之間。

(3) 咽部期:食物準備送到咽喉部,軟顎負責讓食物不會跑到鼻腔內,聲帶閉合,會厭軟骨負責保護呼吸道,避免食物落入氣管。

(4) 食道期:這時候食道透過蠕動的方式將食物送入胃食道,此過程正常約8-20秒。

治療後常見的吞嚥障礙原因及表現

  • 嘴唇功能不佳:容易流口水,吃東西時容易外漏。

  • 臉頰功能不佳:食物容易卡在沒有力氣的臉頰和牙齒中間。

  • 舌頭功能不佳:無法良好控制口中食物、食物沒有辦法往後送,無法清除卡在齒頰間的食物殘渣清除,無法吃較大塊或較重食物。

  • 顎咽功能不佳:食物容易跑到鼻腔。

  • 口腔敏感度降低:吞嚥反射啟動的速度較慢,容易被液體(如:水、湯、口水)嗆咳。

  • 舌根與咽部接觸範圍減少:容易感覺「吞不下去」或是「吞不乾淨」。

  • 呼吸道閉合功能不佳:容易嗆咳、易引發吸入性肺炎

  • 唾液減少:常覺得口乾或喉嚨乾痛、食物不易吞、食物易黏在口中。

  • 張口困難:進食速度下降、無法吃較大塊的食物

上述的吞嚥障礙表現,可透過以下建議及復健運動改善

  • 改變進食姿勢:依據手術後肌肉結構改變調整進食的姿勢。如:將頭轉向較無力的一側吞嚥,讓食物可能由較有力的一側吞嚥;低頭吞嚥以保護呼吸道。

  • 選擇適合的食物:頭頸癌病友食物料理應避免使用刺激性調味料(如:胡椒、辣椒),溫度應避免過高溫;語言治療師會因應病友狀況給予不同食材質地建議,調整每口的進食量、食物放置的位置。

  • 復健運動(如下所見):

(1)嘴唇運動

抿唇:將雙唇用力抿住,維持約10秒

噘嘴:將雙唇用力往內吸,維持約10秒

吸一端阻塞吸管:將吸管放在口中,一端用手指塞住,用力吸吮,約維持10秒

(2)臉頰運動

 將兩頰用力鼓起來,維持5秒,重覆5次以上;單邊臉頰用力鼓起來,維持5秒,重覆5次以上

(3)舌頭運動

舌頭向前面、上面、左右側伸展運動,抵抗5秒後放鬆,至少重覆5次以上

舌頭側邊運動:舌頭向前伸後,分別往左側、右側抵抗壓舌板,每側抵抗5秒後放鬆,至少重覆5次以上

舌頭側邊運動:舌頭向前伸後,分別往左側、右側抵抗壓舌板,每側抵抗5秒後放鬆,至少重覆5次以上

包舌運動:利用上下排牙齒將舌頭輕輕咬住,做吞嚥口水的動作

(4)顳頷關節運動

 下巴向兩側用力移動,並以拳頭給予阻力,約持續10秒,左右交替,重覆5次

(5)張口運動

  利用壓舌板來增加張口的範圍,壓舌板的數量以張開口後感受到肌肉有緊繃感,但又不會太吃力為主,每次約10秒,重覆5次

  國內外研究及臨床經驗均顯示,頭頸癌治療後造成的吞嚥障礙,即早接受吞嚥治療,讓吞嚥相關肌肉持續運動,才能增加肌肉力量和彈性,此外,語言治療師會教導頭頸癌病友安全的吞嚥技巧、適當的吞嚥姿勢、適合由口進食的食物質地,能有效改善吞嚥功能,進而改善頭頸癌病友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