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連彗君老師
認識BMI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以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來衡量肥胖程度,其計算公式是以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國民健康署建議我國成人BMI應維持在18.5(kg/m2)及24(kg/m2)之間,太瘦、過重或太胖皆有礙健康。研究顯示,體重過重或是肥胖(BMI≧24)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等慢性疾病的主要風險因素;而過瘦的健康問題,則會有營養不良、骨質疏鬆、猝死等健康問題。
認識531
運動要循序漸進,平時我們應建立固定運動習慣,不要全部集中在假日,健康成人可採國民健康署建議的「五三一」原則,每週平均運動五天,每天平均三十分鐘,心跳達到每分鐘一百一十次以上,或做到些微喘還能說話的運動強度即可。
生活化運動
運動其實很簡單,我們可從自己有興趣的運動項目開始,或從最簡易、不受時間、場地限制的健走開始,慢慢增加每次運動的時間,再加強每次運動的強度及次數。
國民健康署建議國人每天運動至少30分鐘,分段累積運動量,效果與一次做完一樣,不過每次至少要連續10 分鐘。例如每天應至少運動30分鐘,可以拆成2次15分鐘,或3次10分鐘完成。國民健康署提供以下六個生活化運動小撇步,建議大家就從今天開始執行吧!
1. 外出或是上下學多利用大眾運輸工具,提早出門提前一站下車,步行至目的地;或是步行上學,讓一整天精神更飽滿有活力。走路30分鐘可以消耗約100大卡的熱量!
2. 可以走樓梯就不要坐電梯。不但節省能源,還可以增加每天活動量。步行走上幾層樓後再搭乘電梯,慢慢增加自己的運動量。
3. 多和家人相約到戶外,進行腳踏車或互動競賽型活動等,不但促進家庭和諧,更重要的是使全家人都更健康;或是可以帶著心愛的寵物一同快走,一同享受健康活力! 你知道嗎?騎腳踏車30分鐘,可以消耗100大卡喔!
4. 用空的寶特瓶裝水或沙子替代啞鈴,訓練肌力,並依進步程度漸漸加入更多水或沙子,提升肌力。
5. 在上學期間,上午10:10、下午3:00各做15分鐘健康操,累積30分鐘也可消耗100大卡。
6. 約三五好友去踏青遊玩,不但能健身,也能增進彼此情誼。
資料來源: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https://www.hpa.gov.tw/Home/Index.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