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化環境

本校結合資訊科技進行E化閱讀,讓孩子具備資訊搜尋能力,並建置數位圖書館及雲端閱讀資源網絡,透過雲端平台鼓勵孩子分享閱讀心得與進行討論,拓展閱讀視野。

(一)建立數位化環境

1.智慧教室:本校設有智慧教室,不僅有互動式白板及多部平板,供學生進行圖書資訊利用教育課程,並利用平板閱讀電子書、進行「明日星球」好書推薦及線上聊書。

2.社區資訊站:申請教育部前瞻計畫設置「社區資訊站」,不僅提供社區民眾運用外,也提供學生於課餘時間進行網路交流及閱讀學習,讓閱讀無時差。

3.數位圖書館:建置建中數位圖書館,採購近千本的電子書,而因應E化世代,本校館藏二百餘本3D擴增實境APP互動書籍,豐富數位閱讀,並添購50台平板,也和鄉內圖書館結合引進雲端書庫,讓學生不受時空限制進行電子書閱讀,讓閱讀無空間限制。

(二)推動數位閱讀學習課程

1.行動學習:本校參與教育部行動學習七年,透過教育雲學習拍、NAS

平台、google協作平台,共享教學資源。師生利用均一教育學習平

台、PagamO、因材網等讓學生自發學習,並且利用載具完成閱讀相關的學習任務,亦能運用行動載具進行校訂課程探究學習。

2.數位閱讀:本校推動數位閱讀融入各領域,透過智慧系統的高效即時回饋與小組討論功能,大幅提升學生語文能力及閱讀寫作策略。

苗栗建中國小「遶尞三叉河,E起來Care」 讓學生認同在地苗栗縣三義建中國小校訂特色課程主題「遶尞三叉河,E起來Care」,以在地人文景點與自然環境為教學素材,將學習場域由教室課堂串連至戶外校園與社區,強化學生在地認同感及人文發展,獲選為教育部「全國行動學習特色課程組績優團隊」。建中國小呂晶晶校長表示,在建中國小校訂課程以「遶尞三叉河,E起來Care」為主題,做為學生E化學習主軸,選定三義鄉三叉河在地人文景點與自然環境為教學素材,將學習場域由教室課堂串連至戶外校園與社區,以人文現場實務問題激發學生好奇心,引導學生利用行動載具進行跨學科的知識探究,並將課程利用雲端平台共享學習成果,提升學校和社區交流互動的機會,強化在地認同感及人文發展,與社區共創美好家園。建中國小林喬苑老師則應用新的教學技巧與教學APP提升學生學習動機與成效,讓孩子進行體驗、探索、分析、團隊合作與實務知識之應用,今年則是第二次獲得教育部行動學習傑出教師獎。建中國小主任郭彥志老師也說,在課程活動推動中,看見不一樣的教室風景,孩子專注與發亮的眼神令人感動!苗栗縣教育處徐永鴻處長表示,行動學習改變教室風景,苗栗縣學校透過團隊合作的方式推動行動學習計畫,跨校域成立策略聯盟,藉由公開觀議課相互討論與交流成長,也成為促進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的最佳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