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ecales 棕櫚目
Arecaceae 棕櫚科
Roystonea 大王椰子屬
王棕,別名大王椰子,原產於古巴、牙買加、巴拿馬,是古巴的國樹,在古巴受到法律保護,現被廣泛種植於熱帶地區、亞熱帶地區作觀賞之用。臺灣於日治時期1898年引進該樹種,目前各地栽培普遍,多做為景觀植物及都市裡的行道樹。由於王棕株型高聳挺拔,是臺灣引進的椰子類中最高大而壯觀的一種,所以俗名為「大王椰子」
莖:莖單生,高 10~20 公尺,徑粗 50~80 公分,莖幹端直、呈灰白色,無分枝、光滑,為高大圓柱狀,中、下方樹幹較粗。幼時基部膨大,隨生長而漸向上變為粗肥,全形類似棒球之棍棒,小葉掉落時會在樹幹上留下一圈圈的環痕,節環顯明;莖底部常長出一些不定根。
葉:葉端漸尖,二裂且下垂狀;葉基則鈍且漸狹;全緣,厚紙質,中肋呈明顯,正面綠色,富於光澤;背面亦為綠色,羽狀複葉,葉長約 3 公尺,葉鞘綠化環捲莖頂,小葉互生在羽葉上呈四列排列,為線形,並且有光澤、呈圓筒狀,長披針形、先端二裂、尖銳,長 70~100 公分,寬 3.5~4.5 公分;大葉則為叢生(簇生)。
花:穗狀花序,雌雄同株,每年 10 至翌年 5 月會從葉鞘中抽出 30~60 公分的花穗,初時裹於一圓筒形之佛燄苞內,自葉鞘基部抽出,著多數白色小花,小花不明顯,花單性;雄花:長 0.6~0.7 公分;花萼 3 片,短形,覆瓦狀排列,花被片 6,外層及內層各 3,外層者短小,雄蕊 6~(9);雌花:花被片鑷合狀排列,不完全雄蕊 6,呈齒牙狀突起;雌花之外花被心形,大小約為內花被之 1/4,子房球形,3 室,柱頭 3。
果實:核果, 闊卵形,長 1.5 公分,1 側膨大,果為暗紅至黑紫色,外果皮為纖維,內含 1 個種子,種子卵形,含油分,結實量豐。
用途:園藝觀賞用:樹形優美,廣泛作行道樹和庭園綠化樹種。果實含油,可作豬飼料。
相片集:(點選圖片可進入相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