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elreuteria elegans・台灣欒樹
Sapindales無患子目
Sapindaceae無患子科
Koelreuteria欒樹屬
原產地臺灣,分布河谷兩岸及低海拔向陽的闊葉林內。臺灣欒樹是世界上許多地區的入侵物種,尤其在澳大利亞布里斯本及夏威夷。
莖: 樹幹直立,高度可達10~20公尺,樹形優美,枝葉繁茂。樹皮呈灰褐色或淺灰色,年輕時較光滑,隨著樹齡增長,表面會出現淺裂紋。枝條特性,小枝光滑或略具毛,顏色為綠色或帶褐色。枝條具有明顯的節點,葉片互生於枝條上。生長特性:生長快速,適應性強,能耐貧瘠土壤與污染環境。在秋季,樹葉轉為金黃色,搭配三角形的蒴果。
花: 花期通常在 夏季至初秋(7~9月),盛花時期相當醒目。開花時會形成 大型圓錐花序(長約20~40公分),花序生長於枝條頂端,呈現向上伸展的形態。花朵 小巧且鮮黃色,直徑約 1公分,五瓣花冠。每朵花通常有 8根雄蕊,其中部分較長,能有效吸引昆蟲授粉。
果實: 台灣欒樹的果實為 蒴果,成熟後會自然開裂釋放種子。果實呈現 紙質、氣囊狀的三角形或心形,長約 3~5公分,外觀看起來像 小燈籠,因此也被稱為「燈籠樹」。成熟後的蒴果會自行開裂,釋放種子,主要透過風力或雨水傳播 。
用途: 台灣欒樹樹形優美,樹冠寬大,能提供良好的遮蔭效果,適合作為 行道樹、庭園樹或公園綠化樹,能耐風、抗污染、耐旱,適合都市環境。花朵能提供 蜜源,吸引蜜蜂、蝴蝶等昆蟲,有助於生態系統的平衡。果實成熟後,部分鳥類會啄食種子,有助於種子傳播。亦能有效 減少空氣污染與都市熱島效應,改善環境品質。台灣欒樹的木材質地 堅硬細緻,可用於 製作家具、手工藝品、農具 等。木材可作為 柴火或生質燃料,但因生長快速,主要用途仍偏向景觀與綠化。傳統上,台灣欒樹的樹皮、葉子或種子在部分地區被用作 民間藥材,但應謹慎使用,因部分部位可能含有微量毒性。成熟的黑色種子可用來 製作念珠或裝飾品,類似「菩提子」的概念。根系發達,能有效 防止土壤流失,適合種植於坡地或護坡工程。具 固碳作用,有助於減少二氧化碳,改善氣候變遷影響。
相片集:(點選圖片可進入相簿)
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