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終端機
輸入以下指令,即可開啟 imagej :
cd /home/nano/Downloads/imagej/bin
./ImageJ.sh
或(依照個人imageJ檔案位置而定)
cd /home/nano/Desktop/imagej/bin
./ImageJ.sh
影片其實是由好幾張的照片所組合而成,而在影片中的每一張照片我們稱為每一偵(frame)。因此在做影片分析時,我們所做的就是把每一偵的照片叫出來分析。
現在我們要把錄製好的影片匯入 imagej 中,它將會把影片轉成一偵的照片,以利我們分析。
開啟 imagej 將會出現 imagej 的小視窗。
點選 File > open > 選擇你的影片。(轉檔後的AVI檔)
會跳出一個小視窗,可勾選第二項,然後按OK等到影片畫面出現即可。
如果出現錯誤,請你確認影片是否用ffmpeg轉檔,或是影片有問題。
在錄製影片時,有時會有多餘的部分,所以我們需要選出,真正實驗要分析的片段。在 imagej 開啟影片的視窗下方,會有一條可以拉動的進度條,當我們拉度進度條時,影片的偵數就會變動,我們可以由此查看每一偵的小球位置,找出我們要的時間區塊,以及畫面區塊。
找出小球開始下落和停止下落的偵數。(例如:30偵-50偵)
點選 Image > Duplicate。
它會跑出一個小視窗,在 Range 裡面請輸入小球開始下落和停止下落的偵數位置。(例如:30偵-50偵)
Duplicate stack 要打勾,確認無誤後按OK。
這時它會跳出新的視窗,顯示你剛剛選取偵數範圍。
選擇 File 下方的方塊圖案,到影像畫面中選取要的畫面。
點選 Image > Duplicate。
它會跑出一個小視窗,點選OK就可以。
將影片轉換成灰階:點選 Image > Type > 8-bit
設定閥值去背景:點選 Image > Adjust > Threshold。
它會跳出小視窗,請選擇適當的閥值,讓影片的每一偵小球會和背景分離出來。(可參考影片範例)
確定閥值後,點選 Apply 會跳出小視窗,在點選OK。
把選閥值的小視窗關掉。
點選 Plugins > Tracking > MTrack2。
它會跳出一小視窗。(請參考影片說明做設定)
完成後,會跳出追蹤影片、移動軌跡、數據,三個畫面。
將數據存成 csv 檔。
注意:由於window版MTrack2只會抓黑色物件,而nano版MTrack2則是抓白色物件。所以你們的圖會和右邊的影片不一樣,但是操作流程一樣,所以還是可以參考影片教學。而你們的影片還是向上步驟一樣,把小球變成白色,背景變成黑色。
請依照影片的教學做空間校正,注意這一步請留在最後完成,不然 tracking 會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