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A:海大蔬活園/海大農場(食農教育、環境教育、園藝治療)
專案B:現代珍古德 根與芽計畫(友善校園動物的學習與行動)
專案C:四季花語地圖(自然領域、校本課程、生命教育)
專案D:經典新傳~讀經與品德教育 (語文領域、品德教育、生態美感)
核心概念:透過多元的方式了解重要關係人(包含訪問、田野研究、體驗、問卷等),以重要關係人的角度出發,探尋重要關係人真正的問題、需求。
●心靈蔬活園:李奧波(Aldo Leopold)在1948年指出﹐「我們濫用土地﹐因為我們將它視為屬於一己的物品(Commodity),只有當我們視土地為我們所歸屬的生命共同體(Community)﹐我們才能開始懷著愛心與尊重來使用它。」新環境範型/曹立人
○現代珍古德 根與芽計畫:每個人都是重要的一份子;每個人都有該扮演的角色。每個人都可以造成改變。- 珍古德博士
◎四季花草地圖:我的故鄉在平溪,小時候常在路邊看見許多開花植物,隨著時間改變,發現日常看見的植物,現在都消失了。這促使我想將生活周遭的植物記錄下來,以供多年後檢視植物的變化狀況。
※經典新傳:曾昭旭 教授(淡江大學中文系榮譽教授)在2019讀經教育進階研習一:「 如何進窺經典堂奧--從閱讀到實踐與用實踐來閱讀」 中,提出經典詮釋了我的行為與我情境相應的義理,藉助經典的熏陶,回應時代,不同時代有不同的時代感,從聖賢體驗指點語中,話出自己新的詮釋, 讀經涵養性情、培養美感、放鬆沒壓力,有別於西方哲學的知識,中國傳統經典是生命、經驗、覺醒,毫不費力的進入兒童的生命中,一輩子受用不盡。
2019讀經教育進階研習一:高瑋謙 教授(台中教育大學語教系助理教授)「當代讀經教育之返本開新」提出三個問題:1. 讀經教育的宗旨、目標為何? 2. 讀經教育的原則、主軸又是什麼? 3. 讀經教育如何做到反本開新? 並就此三個問題提出詳盡的施教原則,及具體作法。全人經典教育,不但繼承傳統文化之精髓,且要體現當代教育特色,結合中西之長,以為教育之典範。
李舜基(英才文教基金會顧問),是公務員之典範,他因為要治療自己的老人痴呆,終身學習,加入讀經行列,以70歲高齡,把整部論語3萬5千多字背了下來,得到長青組會考第一名,並以讀經作為李家的傳世之寶。打破讀經要13歲以內才背得起來的迷思。
核心概念:需求定義是將「同理心」步驟中蒐集到的眾多資訊,經過詮釋與重組後,對問題做更深入的定義,聚焦出重要關係人最關鍵的需求。
●心靈蔬活園:希望在忙碌的生活中,可以適時放空、親近自然、舒展心靈,領會大地蘊藏的生命力,並為永續環境盡一份力
○現代珍古德 根與芽計畫:從認識生態環境,到以實際的行動去保育動物;從認識所面臨的種種環境議題,到以實際的行動響應永續的生活方式;從認識身邊的社區,到以實際的行動關懷弱勢、尊重不同信仰、種族;與志同道合的朋友攜手合作,改變世界。
◎四季花草地圖:人與大自然息息相關,藉由登山運動親近大自然,一併關注、記錄路邊的開花植物,透過長期紀錄,察覺生活的環境如何影響植物的繁殖(開花狀況),達到身心健康與關愛植物雙重目的。
※經典新傳:參加2019讀經研習之後,認識很多推廣經典教育的老師、前輩,家長,自己現在為教師,希望我要精進再精進,透過言談、身教,口誦心唯得到法益,也能將讀經教育,融入教學,提升小朋友對讀經的興趣。
願景:聽了此研習,相較以往讀經的主流,左手拿來,右手傳給子女 ,機器按下跟著讀的時代已過去了,要返本開新,這麼好的讀經教育才能繼續發芽、成長 ,希望藉此能培養出品學兼優、文武齊備、學貫中西、道貫古今之文化大才。我要進修完中階、高階的師資研習,並以行動研究,將所學用在閩南語教學,得到自己的教師專業成長。
核心概念:在創意動腦的過程中,想像各種解決的辦法。交互運用擴散思考與聚斂思考,資訊視覺化,激盪出大量的想法,再加以組織、延伸發想。
理念建構--食農教育的意義與要旨
「食農教育的最終目標:人類必須想想如何做,才可以和地球上的動物、植物共存共榮?」
「食農教育關係到地球生物的整體命運,值得大家共同來豐富它的具體實踐。」
「台灣的糧食安全不堪一擊,食農教育勢必要究問,那些補足我們糧食安全的農牧產品,到底來自何處?產地的生態環境受到什麼衝擊?產品地周邊(包括土地與動植物,而動物包括蟲魚鳥獸及人)面臨的是何種生存境況?」
咖啡渣+枯葉 循環利用 製成肥料
理念建構--食農教育,土壤裡的黑暗海洋
「土壤中的生命讓我驚歎不已,我這才知道我們站在地球的表面時,腳下其實有個微生物的廣大國度,少了這個國度,我們所知的生命不可能存在。即使在我家那一小塊後院,土裡也有好幾兆的微生物,宛如擠滿細小生物的黑暗海洋。我站在地上,想到腳下有那麼多事情正在運作,幾乎有點暈船了。」
「我學到的一個法則是:光禿的土地會餓死土壤中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需要活的或死掉的植物提供糖分、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等食物。微生物偏好茂密而多樣、正在生長的成叢植物(土裡的根!),不過乾掉的生物量也可以讓微生物撐到多汁的東西再度出現,所以我才心生一計,把葉子耙到光禿禿的草坪上。我的微生物在冬天若有死葉子可以啃,或許就可以撐到春天,然後鑽遍土壤,在地下建立黑暗的聚落,再度欣欣向榮,也讓草坪通氣。這麼一來,或許草坪到下個春天就更容易發芽、吸水了。」
https://www.tanosecure.com.tw/IoT
智慧農業主要運用物聯網的概念與技術,在農場既有的實體物件如農機具、農業設施、土壤、作物等,導入感測元件(如:生物感測、環境感測及影像辨識等),並結合無線通訊科技,將蒐集與擷取到的感測數據(如:溫溼度、光度、二氧化碳、土壤濕度、蟲害等)上傳至雲端資料庫。更結合消費市場需求與商情資料蒐集,透過大數據資料探勘、整合及分析,將數據轉換為農業經營有用的資訊,提供農場管理者進行產銷規劃、生產管理及顧客服務等經營決策判斷參考,協助產銷過程的智慧監控,減輕農場作業負擔降低勞動力需求,建立更有效率的農場經營管理模式,生產符合消費者需求,安全、安心及可追溯的農產品。
為什麼光是看看花花草草,就能讓我們覺得平靜,甚至是愉悅呢?黃盛璘是第一位在美國取得園藝治療師執照的臺灣人;她發現,植物能啟發人的生命能量,甚至能膚慰人們心中的創傷。與植物當好朋友,讓這位好朋友修補我們生命的缺漏,重新創造美好的記憶與能量。
環扣生命歷程的主題花園
癒花園規劃分成三大區塊:自我照護區、人際互動(心靈諮商)區、和解花園區,花園內部有諸多之空間或角落有更多細部的創意與設計,如以眼淚池( tear pool )和心願池( wish pool )貫穿長約20公尺的水道,象徵悲傷歷程一如水流,必須經過洗滌、沉澱、過濾、清涼、流動等過程而邁向和解。參考資料
高瑋謙 教授(台中教育大學語教系):他問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天人合一、眾生平等,人人皆有良心、 道心;戰爭造成眾生無以為生,眾生本來佛,本心善性,肉體有限、精神無限,人性有無限的可能。成為生命的主人,小體從大體是為大人,大體從耳、目、口、鼻為小人,仰天之高、俯地之深,人跟大自然應和平共處、和諧頂禮。資本主義一味崇尚德先生、賽先生、費小姐、默故娘(民主、科學、自由、道德倫理),見識如井底之蛙,結果食物污染,空氣污染,地球暖化。回到不忍、不安的良心、本心做自已份內事,相應於這樣的現象,那一樣東西可以滿足您的快樂,心包太虛才能擁有真正快樂。高老師推廣讀經期能以聖賢為師,與經典為友,傳承文化慧命,再造禮樂文明,2020年將讀經教師培訓,要納入課程化,成為台中教育大學進修推廣部課程。
曾昭旭 教授(淡江大學中文系榮譽教授),先說資本主義已現危機1.911事件,國防、戰爭的衝擊。2.2008金融風暴3.偏執民粹型領袖川普的當選,已顯現民主體制出了問題,2級房貸鼓勵人不道德。西方的道德只是知識、重邏輯、教條的,教會一間間的廢棄,西方漸漸嚮往中華文化。他認為經典教育並非著重背,貪多嚼不爛,例如:閱讀論語重在於實踐,義理用灌輸硬來的,沒有用,學經典貴在由學生發問題。老師如何解經義? 原則在不真不啟,小啟小明,不啟不明 。方法有三:1.只講自己有實踐過的例子。2.隨緣應機的講。3.講自己的故事。
中國哲學是辯證的,由抽象到具體,具體到抽象,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知與行是互動的,大腦思維及非思維的行為實踐。如讀論語中: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習很多人解釋為學習是不對的,真義是聖之時者,將所學到的知識放在心裏頭,突然遇到了一個情境浮現出來了。
曾教授現也已70多高齡,猶耳聰目明,舉例說明二人相愛,用誠心誠意的心互動,二端一起,把愛用在實踐上,如:他跟妻子恩愛,相敬如賓,其夫人有一陣子,前往美國照顧中風岳父,因而夫妻分居半年,太太問他為何不變心? 他回:我說了算,沒有理由,是我的良心自由意識。用他的生命故事,來詮釋經典的意義。
李舜基教授(前衛生署醫院管理委員會副執行長)他說公門好修行,效法袁了凡先生,行一千件善事, 現身說法,本來有老人痴呆症狀,不但跟小朋友同參加讀經,每天聽CD讀論語,影響兒孫一起,因自身體驗到讀經的好處,現在父慈子孝,三代一同,讀經傳家。
高教授頒發一系列的經典CD于李舜基顧問,感謝英才基金會的贊助,及他的好學不卷,終身學習。
你曾經在路上看過剪耳的貓貓嗎? 你有聽過TNR嗎? 那是什麼意思咧? 今天我們不裝可愛 邀請到型男講師拉姆來幫大家上課( ͡° ͜ʖ ͡°) 人類已經佔據了大部分的天然資源與生存面積 留給貓貓狗狗一些陽光與自由💕 歡迎大家幫我們分享 可以讓更多人了解關於流浪動物的一些事情 -- ⚠ 影片更正 ⚠ 歐美相關團體後來把TNR中的 Release(釋放)改成Return(較貼近放回原處) 將流浪貓放回原本捕捉的地方 避免回放後無法適應新的環境而造成生存風險 所以R英文是Return的意思喔! ⚠ 補充說明 ⚠ 近年來提倡的正確說法為 TNVR 多了 V(vaccinate) 接種疫苗 就是幫街貓街狗施打狂犬病疫苗 達到防疫目的也保護街貓街狗的健康 --
台灣各地的動物收容所,長久以來給人的印象大多是,簡陋、鐵欄杆、鐵籠等,乾淨與否則見仁見智。
著有《讓牠活下去 台灣收容所「零撲殺」紀實》的作者田智雄,日前到英國動物收容所參訪。因為自己曾記錄零撲殺立法運動,所以對於台灣官方與民間動物收容情形頗有研究,同時也對有口皆碑的英國收容所抱著懷著好奇心態。於是他拜訪了英國倫敦最為知名的巴特西貓狗之家(Battersea Dogs & Cats Home),並藉由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網站發表當時的感受。
Focus: Students will explore seasonal changes in the behaviours, characteristics, and locations of animals and plants. How Do Animals and Plants Prepare for the Seasons?
Specific Curriculum Outcomes Students will be expected to: • 14.0 investigate seasonal changes in the characteristics, behaviours, and location of living things [GCO 1/3]
Performance Indicators Students who achieve this outcome will be able to: • identify and describe seasonal changes in the behaviour, characteristics, and locations of some wild animals and plants
To help you with your quest for fun and engaging content we created this toolbox. There are some quick links as well as a search tool that can direct teachers to the biology resource they need.
核心概念:製作原型(Prototype),是動手思考的過程,此過程可同時檢核思考的周延性;另外,以具體的方式呈現想法,亦可作為與團隊成員或重要關係人溝通的工具。
海大農場--拓荒手冊(規劃中)
目標:
1. 活化海大農場
2. 結合生命教育
由基隆搭頭班5:00火車,到台中參加第一次6小時的週日讀經進階師資研習。尚有18小時的進階研習,才能取得中階讀經師資證書。接著48小時的高階讀經培訓。高教授介紹:包含華語正音、丹田發音、美聲、解經訓練、英文讀經.....一系列由淺入深的課程。
5位小朋友參加市賽相聲,及9位學童校內期末成果發表口說藝術。試將百孝經內容以韻文方式,編入口說藝術劇本,讓小朋友練習。加入手語、舞蹈、樂器竹版。引起學童學習興趣。
【去年做的避颱浪貓小屋教學】 今年第一個颱風要來了! 每年我們都會做幾個貓屋, 在風雨加大之前放在浪浪固定出沒的地方~ 收回來以後還可以給自己家貓咪玩喔🙂 如果你家風雨還不大,又有不要的紙箱, 5分鐘就可以給浪浪一個安心避雨吃飯的地方! 【提醒您~】 *浪貓小屋適合放在有固定餵食,或浪浪出沒的地方,盡量靠牆, 尋找遮蔽,給浪浪安全的環境。 *記得寫上說明與聯絡資訊, 避免造成他人困擾~! *颱風過後記得回收貓屋, 好味小姐 Lady Flavor去年做的貓屋, 回收以後讓麻糊玩了半年耶~ 今年第一個颱風,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
核心概念:透過情境模擬,可以實際測試想法是否可行,並從中觀察重要關係人的反應;透過測試收集相關回饋,可重新定義問題與需求或是改進解決方案,同時增進我們對此專案的認識。
1. 組裝蔬活箱
2. 看農民曆,想種蘆荀,但老闆說要種在土地才行(箱子行不通)
3. 預備菜苗--結球萵苣、蔥、韭菜、蒜、百合(謝謝佳甄)
4.同步以一般種植箱為對照組,進行成效比對
別名:石溪蕉、黑點草、石水蓮
科名: 百合科
學名:Tricyrtis formosana var. formosana Baker
分佈: 平地至低海拔山區常見。
特徵:
生態: 多年生草本,常出現於潮濕陰暗處。
觀察時間:108/12/15
‧學名:Strobilanthes formosanus Moore
Goldfussia formosanus (Moore) Hsieh & Huang
‧科名:爵床科(Acanthaceae)馬藍屬(Baphicacanthus)
‧別名:台灣金足草
‧分佈:台灣北部郊野至低中海拔山區森林中。
‧用途:
1.蝴蝶幼蟲食草:台灣馬藍為枯葉蝶、黑擬蛺蝶、眼紋擬蛺蝶……等,多種蝶類幼蟲的食草。
2.提製藍色染料:台灣馬藍能製作藍色染料。
觀察時間:108/12/7~12/15
‧學名:Miscanthus floridulus (Labill)
‧科名:禾本科(Gramineae)芒屬(Miscanthus)
‧別名:寒芒、菅草、菅蓁
‧原產地:遠東至波里尼西亞、台灣、華南地區、泛亞洲東南部熱帶至亞熱帶地方。
‧分佈:台灣全島低海拔山野、溪流旁、荒廢地、丘陵地以至海岸皆有。
觀察時間:108/12/1~12/31
海洋大學海事大樓 四樓露臺
親人的貓咪,不時會出沒在宿舍前的全家
中正路7-11對面,長長樓梯下,定居已久。
經常有人餵食,被學生叫作大黃
金龍湖最大的特色是有著相當多品種的蜻蜓,多達54種,在台灣目前可見的130種左右的蜻蜓中,占了台灣蜻蜓種數的4成,湖邊濕地上李氏禾植群茂盛,成為蜻蜓停棲最佳舞台,許多不同品種的蜻蜓飛舞著,讓金龍湖的水面上相當熱鬧;每年10月是蜻蜓遷徙的季節,而基隆正是牠們選擇落腳處之一,紅脈蜻蜓、長尾及秋紅等遷移性的蜻蜓陸續抵台,不過,卻很少人知道,相當可惜。 資料來源:基隆旅遊網
以唐詩與生態交織的美感經驗,促進學生的品德核心素養,回應教育部之品德教育促進方案https://ce.naer.edu.tw/upload/policy/policy.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