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适最好

一大清早,我都得载孩子去搭校车,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看到一个年轻人在住家附近的马路旁打扫,只见他身手俐落,刷刷几下就把垃圾清理妥当。我正好奇怎么有这么年轻的清洁队员时,一个转身刚好彼此面对面,我看到一个灿烂的笑容,洋溢着自信与愉悦,丝毫没有自惭形秽的不安。如果我没听错的话,他还哼着歌呢!往后几天,我都特别注意他的身影,因为他似乎让我对事物有了不一样的感受,而且正在累积增加当中。…

有一天,我和学生提起这件事,告诉他们难得有年轻人能肯定这样的工作,而且拥有热情,乐在其中,实在令人敬佩。正当我要继续分享心中的感动时,小蕙举起了手,好像有点为难的说:“妈妈说那个工作会脏脏的,很累,而且人家会瞧不起,怎么和老师说的不太一样?”一时听得我胸中翻滚不已,眼下还有多少孩子已对工作有了贵贱之分,面对人生又有多少扭曲的框架呀?

每个父母总是希望子女能成为人中龙凤,能够在亲友面前抬得起头来,甚至炫耀一番。于是拼命将孩子往金字塔的顶端推挤,却忘了孩子天生的资质禀赋,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他的。与其穿着一件奇大无比、松垮变形的名牌服饰,不如挑件符合自我个性的休闲样式,反倒让彼此都倍觉舒适自在。因此我们应重视孩子的做事态度,凡事要求尽力而为,“只要将一件事,从头到尾认真做完,就是成功”,而不是以金钱、职位的高低来评定人的高下。如此各安本分、各得其所,才是一个健全的人生啊!

相信念小学时,每一个人必定都写过“我的志愿”的作文题目。大多数人都会写科学家、飞行员、企业家等,却没有人要当司机、清洁工、邮差等平凡人物,可是长大后到底有几个真正成了科学家、企业家呢?要是社会上没人愿意干司机、清洁工这等“鄙事”,我们的生活会成什么样子?工作没有贵贱之分,做得好就是最棒的,值得我们给予高度的肯定与尊敬。

有位日本人名叫清水龟之助,他原来是一名橡胶厂工人,因志趣不合而转任邮差。他只知本本分分送信,从未抱任何大志。干满一年之后,由于邮差的工作单调死板,他感到厌倦,又想换工作。清水自言自语道:“每天就是送信,不但工作乏味,实在也没什么前途可言。”他望了望脚踏车上的信袋,发现只剩一封信还没送。他叹了口气道:“唉!把这最后一封信送完之后,立刻提出辞呈。”清水开始按址送信。然而这封信的地址被雨水浸淫而模糊不清,因此他找了好几个小时,仍然摸不到头绪。他耐心地穿越大街小巷,由于这是他邮差生涯最后一封信,他发誓必定要送到收信人手上。东问西问,好不容易在黄昏时送达目的地。清水如释重担,轻松地敲门并叫道:“快来收信哦!”

屋内跑出一个年轻人,接信后向清水打躬作揖,并感激地说:“邮差先生,真是太谢谢您了。地址不清楚,有劳您送到了,辛苦您啰。”年轻人拆开信,立刻喜出望外地叫道:“爸!妈!我考取了。”接着一家人跑出来,兴奋地抱在一起。

那一幕动人的景象,使清水深深体验到邮差这一分工作的意义。他心想:“这分工作的意义非凡,即使明信片上的几行字,可能给收信人带来莫大的安慰或喜悦。我不能辞职,我要继续干下去。”从此,他不再觉得乏味与厌倦,他体会出工作的意义,也深悟职业的尊严,一干就是二十五年,到了五十五岁创下二十五年全勤的空前纪录,被尊为可敬之士,并于一九六三年荣获日本天皇召见嘉奖。谁说“卑微的工作”就没有出息,找不到乐趣呢?

有个老师问学生,以后你们要做什么?其中一个孩子大声的说:“我要当小丑”,老师微笑的点点头:“愿你将欢乐带给全世界”。让我们学学这位老师的睿智与胸怀吧!给孩子一个机会,也给认真付出的每个人一个公平的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