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扫应对

有一天,小羽的妈妈特地到学校来找我,一碰面就兴高采烈的说:“这几天让我这个做母亲的感到十分荣耀,心情超好的,我想一定要来跟老师分享。”

“什么事呀?这么高兴!”我问。

“唉!以前小羽很没有自信,看到人总是低着头,闷不吭声的,连打个招呼也不会,看了就令人生气,可是老师不知施了什么魔法,她最近放学回家,一进大楼就会主动跟警卫先生问好,有一次还很诚恳的说:‘警卫伯伯您辛苦了!’让大楼管理员好感动,所以找机会就告诉我说:‘您把孩子教得这么乖巧、有礼貌,真是不容易呀!’昨晚我搭电梯时,一个不太熟的邻居突然开口跟我说:‘您的女儿真是个惹人疼爱的好孩子,每次在电梯遇到我总是笑容满面的说:阿姨好!她就像一朵绽放的花儿,让我感受到一阵暖暖的春意,本来工作了一天的疲惫,一下子便消失得无影无踪,您真是个成功的妈妈喔!’听到这些赞美,真是让我惊喜万分,小羽也因此越来越有自信,虽然她的成绩仍有待努力,但我已非常满足了。”看着小羽妈妈微红的眼眶,我知道又做对了一件事。

记得小时候跟妈妈走路到市场买东西,沿路只要有人迎面走过来,妈妈总会跟我说:那是大婶婆,那是七叔公,那是伯父,那是嫂嫂虽然都是一些远房的亲戚,可是妈妈都不厌其烦的一一介绍,而且要我记起来,下次看到了就要主动打招呼,如果对人不理不睬,回家一定少不了一顿责骂。

有一次我问:“那些人平常都没什么往来,何必这么麻烦?”

妈妈说:“你是晚辈,看到年长的打招呼本来就是该有的本分,你懂得分寸,表示有人教导,是个有教养的孩子呀!”

“那不认识的总可以免了吧?”

“不行!应对进退是显现一个人的修养,是个有家教的好孩子,如果年轻的,男的称呼叔叔,女的叫阿姨,年纪大一点的,男生可叫伯伯,女的叫伯母,更老一点的爷爷婆婆都可以,问一声好并不花什么力气,却能让你倍受疼爱,妈妈也能分享这份光荣,所谓‘嘴花、嘴花’,嘴里也能开出芬芳的花朵呢!”经过了这么多年,妈妈当时说话的神情,我依然印象深刻,虽然她从没上过一天学,却教给我一生受用不尽的谦逊和礼貌,甚至靠着笑容与一声问候,曾与无数的众生广结善缘,这么重要的传家宝藏,我当然要把它传承下去啊!

每天早上,当孩子一进入教室,我希望他们面带笑容,大声的说:“大家早”,如果上课迟到了,要在门口说:“老师,对不起我迟到了,请问我可以进来吗?”行进间若遇到老师甚至工友,如果孩子没问好,回到教室我除了再一次叮咛外,也要孩子一个一个练习,直到熟悉为止,其他如班亲妈妈或学校走动的家长都一律平等对待,久久就会养成习惯。平常总是要同学互相提醒,看到同学疏忽或忘了开口,就要郑重的请他再练习一次。因为这是我们一起努力的目标,只要有心,相信很快就会达成,其实当我转达其他老师或家长的赞美时,孩子比我还高兴呢!

进一步,我要孩子把这种美德带回家庭、社区,在安全的范围内都要尽力做到。比方说客人来访,记得要出来打声招呼,甚至敬杯茶水,出入社区要对邻居、长辈欢喜问好。时时不忘要求,细细加以点播,孩子的心是春天的泥土,良善的种子很快就会发芽了。

应对进退是生活的课题,我们每天都得面对,值此冷漠不安、讲求自我的年代,合宜的举止更令人充满期待。父母不能只要孩子成绩优异就以为能倍受疼爱,面对人群,礼貌与关怀更能让一个人的价值无限上扬,与其在家被父母疼一阵子,不如出外让别人疼一辈子,多给孩子一个机会吧!在生命的天平上,品与学千万不能失去平衡呀!

有个老者和三个母亲聚在一起聊天,他们分别谈到自己的儿子。

第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比其他孩子都来得身手灵巧。”

第二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无人能及。”

第三个妈妈腼腆的说:“我的孩子很平凡,没什么可夸耀的本领。”

不久,三个妈妈各自提着一个沉重的水桶要回家做饭,他们的儿子刚好放学回来,第一个儿子连翻了好几个筋斗,赢得路人的喝采,第二个儿子边走边唱着美妙的歌声,大家都沉醉其中,只见第三个儿子亲切的和老人家打了声招呼,然后默默的跑到母亲跟前,替她把那桶水给提了回家。事后,有人问这位老者:“您觉得那三个儿子怎么样?”老人惊讶的说:“三个儿子?我只看到一个而已呀!”为人父母者是否应该多想想,老者这句话给了我们什么启发。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老百姓贫穷或富有,一个温暖有礼的社会才是我们追求的梦想,你我都可以是花婆婆,一起来散播让世界更美好的种子,期待所有孩子都能和小羽一样,为自己和他人创造更多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