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吊蘭
學名:Lysionotus pauciflorusMaxim var. pauciflorus
科名:苦苣苔科
名字裡有個「蘭」字,但和球蘭一樣,它並非蘭科植物,而且也不是草本植物,而是一種常綠小灌木,具有木質化的莖;雖然說是灌木,但植株高不及30公分,又喜歡著生在大樹上,幽暗的林子下,通常都在其開花期時,才在不經意下抬頭望見。
石吊蘭的葉序輪生,葉片厚而粗糙,寬橢圓形有粗鋸齒緣,夏季開出白至淡紫色的花,花冠筒狀,長達5公分以上,矮小的植株,卻開出比例上極為大朵又顏色特殊的花朵,讓整株石吊蘭遠遠就引人注目,是山野裡值得駐足欣賞的野花。果實細長如線長達13公分,成熟由綠轉褐色,然後開裂成四片後釋出裡面的種子,種子小而細。石吊蘭分布在中低海拔闊葉林下,喜歡潮濕的環境,因此山谷地帶較容易看到它,多著生在大樹樹幹或岩石壁上,著生處常能堆積厚層的腐植土,營造讓其他物種生活的豐富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