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生活課程說明
1.藝術生活課程評分方式
1-1.知識認知(20%):測驗、上課測驗、前後測、筆試、考試
1-2.技能表現(30%):作業、口頭報告、作業繳交、參與活動
1-3.情意態度(50%):平時、出席狀況、上課參與、表現活動、學習態度
2.藝術生活課程(全一冊)
審定字號: 普審字第108087號 ISBN: 978-986-97810-2-2
特色:藝術生活視覺應用 隨著時代演進,現代人也逐漸重視視覺元素、設計與生活的關聯性,以往課本多半以線性傳達知識為主,不過此次新課綱則是更進一步呈列近、當代的各式設計新觀點,以期望能打開學生視野。《視覺應用》課本的概念在於,作者與編輯群認為隨著時代演進,現代人也逐漸重視視覺元素、設計與生活的關聯性,以往課本多半以線性傳達知識為主,不過此次新課綱則是更進一步呈列近、當代的各式設計新觀點,以期望能打開學生視野。本次加入不少近代建築與室內設計的相關內容,建築向來是十分能與業界接軌的視覺藝術呈現,除了啟發學生對於建築的興趣之外,教師亦可透過介紹當代建築的部分特殊結構,引導學生對於東西方建築風格與美感教育的思考。
3.學習內容(表現、鑑賞、實踐)
藝E-V-1 基本設計、色彩原理、設計與多媒體。
藝E-V-2 室內設計與空間規劃、建築與景觀設計。
藝A-V-1 公共藝術、電影藝術。
藝A-V-2 設計與性別的關係、綠建築、國內外生活文化表現-節慶藝術。
藝P-V-1 設計與文化、文創產業。
藝P-V-2 藝文場域。
4.國教課綱的基本理念
在12年國教課綱的基本理念中,以自動好(自發、互動、共好)原則,主要在期許學生能從生活情境中培養九項的核心素養,進而涵養出自動會(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的三面素養,成為一位終身學習者。而整個課程發展的主軸就是『核心素養』,目前比較熟知的有五大素養『語文素養』、『數學素養』、『科學素養』、『數位素養』、『藝術素養』等。而在藝術領域核心素養的重點如下:
(ㄧ)自主行動:
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藝術活動;以設計式的思考,發現與解決問題;培育學生具規劃執行藝術與創新應變的能力。
(二)溝通互動:
運用藝術符號表達情意;使用資訊科技與媒體,進行創作與賞析;強化學生的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並能與他人溝通與分享。
(三)社會參與:
經由藝術參與和實踐,建立人我社會與環境和諧共生的關係, 傳承文化與創新藝術,並促進環境關懷與社會發展,以發展適切的人際互動,增進團隊合作與溝通協調的能力。
藝術領域自「總綱」的核心素養出發外,再依據「表現、鑑賞、實踐」三個學習構面,發展學習重點。
可見,跨領域教學與真實生活情境活動,將是未來學習素養導向的趨勢。然而在所有科目中,又以藝術領域最接近生活活動。像是近年來,教育界提出新的「STEAM」框架,亦即在原本的「STEM」加入藝術(Art)的意涵,強調未來的學生應培養跨領域素養和能力。 也就是說,藝術教育已經變成未來提升素養的重要關鍵。
華興文化-藝術生活
藝術生活視覺應用 | 華興文化出版 - 教科書的品質、我們堅持做到最好完美 (hwashing.com.tw)
教育部發布之十二年國教課綱彙整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藝術領域-技術型高中 (naer.edu.tw)
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國家教育研究院 | 研究.實踐.影響力 (naer.edu.tw)
資料來源:參考網路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