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學區
請自行選擇一個文章內容閱讀,並找出內容重點。再進行分享討論。
文章1
我們從最簡單的定義出發,於後再進一步修正;首先將「含有數位科技的所有藝術創作」稱為數位藝術(Digital Art),於是「數位藝術作品」就成了擁有不同組成部分的集合體,而這些組成部分中至少有一個是明確且純粹的屬於數位科技(Digital Technology)的範疇。如此一來,我們便可以對其加以解析:關於數位科技的部分顯然自身就有其獨自的歷史發展軌跡,正因為如此,才使得文建會主委陳其南先生於2004年於台灣舉辦的「漫遊者-國際數位藝術大展」中指出「數位科技的激進,使得各藝術分野的疆界更加模糊,…. 數位媒體所創造的時空虛擬與互動裝置, 讓創作者與觀者有更微妙的互動與溝通。」 數位時代的來源,讓傳播科技逐漸成為藝術領域中的顯學,而數位科技更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創作環境。這時代的藝術家正對於傳統的創作思維進行解構,反傳統的視覺觀念創作紛紛產生,使得二十一世紀以來的藝術思潮變得多元而富變化。不論這些藝術的表現形式如何,數位科技在許多藝術創作之中已不再完全的被視為工具,而是進一步成為思考與呈現藝術意念與創作方式的「媒體」。事實上,當代的藝術家早已習慣在作品裏、甚至在思考方向之中「置入」數位了,因此並沒有必要為數位化而數位化了。
文章2
數位化對藝術而言,是藝術思潮的堤防、還是藝術的表層思考,仍尚未能對它下定論。當「國立台灣美術館」所維運的「數位藝術知識與創作流通平台」明確的將數位藝術定義為「以數位化媒材當作工具或者表達媒介所進行的藝術創作」,數位化的工具仍然被質疑、被討論。例如,歐美日各國有「新媒體藝術」、「科技藝術」或者「電子藝術」等不同名稱劃出區隔,顯現數位藝術在媒材上及科技涉獵上仍存在些微認同上的差異。 如果說自一九六三年起快速發展的電腦技術對藝術發展有越來越深的影響與衝擊,那麼數位時代的藝術表現就會有越來越豐富的面貌可以供我們想像。換句話說,數位科技的發展讓許多人美夢成真。藉由科技的補強,其藝術表現能力比從前增強許多,且隨著虛擬與現實的界線日益模糊、網際網路與整個社會的結合,使得數位藝術似乎可以無限的引伸到人類社會中大部分創作活動,同時亦可用來說明藝術領域現在及未來的發展。從此角度,「數位藝術」 的定義好像並非如此不可捉摸;套用國內多數專家與學者的建議,不妨將之視為一種「當代的、使用新科技、新理論的藝術趨勢」,而且此一趨勢究竟是無法逆轉的。
文章3
有趣的地方在於計劃書中明確提及的參照館舍「德國ZKM」、「荷蘭V2變動媒體藝術中心」以及「奧地利Linz電子藝術中心」,皆沒有使用digital art作為場館的命名。 德國ZKM(Zentrum für Kunst und Medientechnologie),Zentrum是「館」或是「中心」的意思,Kunst是「藝術」,Medientechnologie是「媒體科技」,在台灣多數翻譯為「德國新媒體藝術中心」。 而「荷蘭V2變動媒體藝術中心」,在其官方網站的英文名稱為V2 Lab for the Unstable Media,或多數會將Lab(實驗室)這個字眼改為Institute(研究中心)來指稱這間荷蘭的媒體藝術中心;最後奧地利Linz電子藝術中心官網顯示名稱為, Ars Electronica Linz,其中更出現「電子」這個字眼。 若從台北數位藝術中自2006年起,每年所舉辦的台北數藝術節(Digital art festival taipei)來看,這場台北數位藝術最重要的盛會中,展出的作品可說是五花八們;例如在2016年希勒‧杜薇海博(Heather Dewey-Hagborg)受邀展出的作品《撿到陌生人的臉》,她在公共場所採集人們的毛髮、皮屑、菸蒂、口香糖等遺傳物質,接著進行嚴密的科學分析,然後根據分析的資料創作出人臉雕塑,旨在接露基因科技未來轉換成基因監控的可能性,是對社會的批判,也是對未來科技社會的想像。而若要嚴格界定這件作品的藝術類別,其實更像是BioArt(生物藝術),而這樣所謂非嚴格「數位藝術」。而這樣的情況在展覽中屢見不鮮。
資料來源:參考網路相關資源
僅作為教學及簡報參考使用(著作財產權仍歸原所有人)
2.影片區
請自行選擇一部短片理解內容,並分組說明重點。再進行分享討論。
1.【藝文潮】超機體數位藝術節 機器人與AI時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X47YGC8f24
2.【東京 Tokyo】Mori Building Digital Art Museum 數位美術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zauXVEv9vI
3.Behind the scenes of Marina Abramović's new virtual reality artwork
https://www.youtube.com/watch?time_continue=6&v=n6uDOC8u03s&feature=emb_logo
4.Erasing Your DNA | Freethink Co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