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裝飾藝術
1.自學區
請自行選擇一個文章內容閱讀,並找出內容重點。再進行分享討論。
文章1
裝飾風藝術(法語:Art Decoratifs,簡稱:art deco),另有「裝飾派藝術」、「裝飾藝術」、「藝術裝飾風格」、「裝飾藝術風格」等等譯名。裝飾風藝術(Art Deco) 名字取自於1925年在巴黎舉辦的國際現代藝術裝飾工業展,是法語Arts Décoratifs的簡稱,但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裝飾風藝術的多種風格已經出現在巴黎和布魯塞爾。
「裝飾藝術」是一種蕪雜的風格,其淵源來自多個時期、文化與國度。從縱向的角度說,裝飾風藝術似乎繼承新藝術而來;從橫向上看,它又和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蓬勃發展的現代運動並行發展並互相影響,儘管兩者存在著本質分歧。一般說來,現代主義設計帶有精英主義的、理想主義的、烏托邦式的立場,強調為大眾服務,尤其是強調為中下階層的勞動者服務,對裝飾本身興趣並不大,甚至懷有痛恨的態度。裝飾風藝術卻繼承並維護了長期以來為贊助人服務的傳統,其設計面向的對象是富裕的上層階級,所採用的材料是精緻、稀有、貴重的,尤其強調裝飾別致優雅,與上層階級的品味相符合。
文章2
裝飾風藝術影響了建築,家具,珠寶,時裝,汽車,電影院,火車,海洋輪船和日常用品的設計,如收音機和吸塵器。Art Deco是法文Arts Décoratifs的縮寫,來自於1925年在巴黎舉辦的國際現代藝術裝飾工業展(國際現代裝飾和工業藝術展)。它將當時精湛工藝和豐富材料與現代主義風格相融合。在其鼎盛時期,裝飾風藝術代表了奢華,魅力,繁榮和對社會和技術進步的信心。
裝飾風藝術是是多種風格的結合體,作品本身可能是相互矛盾的,通過對現代的渴望而結合在一起。最開始,裝飾風藝術深受立體派大膽的幾何形式的影響,隨後,野獸派和俄派芭蕾的鮮艷色彩,路易菲利普和路易十六時代最新的家具工藝,甚至來自中國和日本、印度、波斯、古埃及和瑪雅藝術都澆灌了這個新興的風格。它以精妙的技巧、罕見和昂貴的材料聞名,例如烏木和象牙。20世紀20年代到30年代,紐約的克萊斯勒大廈也是裝飾風藝術的代表。
文章3
20世紀30年代,在大蕭條時期,裝飾風藝術風格變得更加柔和,鍍鉻,不鏽鋼和塑料等新材料開始被使用。這種新風格名為摩登流線型(Streamline Moderne),出現於20世紀30年代。它最具代表性的特點是彎曲形狀和光滑,拋光的表面。裝飾風藝術稱得上是第一批真正的「國際化」的藝術風格,但是它的輝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就結束了,現代主義和建築中的「國際風格」等更加簡潔的風格更占主導地位。
「裝飾藝術」是一種重裝飾的藝術風格,同時影響了建築設計的風格,它的名字來源於1925年在巴黎舉行的「現代工業和裝飾藝術博覽會」(Exposition Internationale des Arts Décoratifs et Industriels Modernes)。Art Deco這個詞雖然在1925年的博覽會創造,但直到1960年代對其再評估時才被廣泛使用,其實踐者並沒有像風格統一的設計群落那樣合作。
資料來源:參考網路相關資源
僅作為教學及簡報參考使用(著作財產權仍歸原所有人)
2.影片區
請自行選擇一部短片理解內容,並分組說明重點。再進行分享討論。
1.法國 巴黎 萊斯裝飾藝術博物館 Les Arts Decoratif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U78F7Z_NsU
2.他搬了30次家,終於搞明白中國人想要什麼樣的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oyZZRr9Ek4
3.「第一個夢想」裝飾藝術展 蔡黃汝帶你逛展拍美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TeFuwDUoI
資料來源:參考網路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