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護牠 也當心狂犬病(202107製)
狂犬病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病毒性腦脊髓炎,一旦發病後,致死率高達100%,
但如能在動物咬傷後,及時就醫,接受狂犬病暴露後預防接種,可以有效的降低發病的風險。
狂犬病是全球性的疾病,全世界都有病例,主要發生於非洲、亞洲、拉丁美洲及中東等地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每年約有55,000死亡病例,其中亞洲約占31,000例死亡,非洲約占24,000例死亡,
其中30~50%是幼童。
傳染方式
患有狂犬病之動物,其唾液中含有病毒,狂犬病病毒隨著動物的唾液,透過動物抓、咬的傷口進入人體。
拉丁美洲常發生吸血蝙蝠傳染至家畜的案例。
人類患者的唾液也會有狂犬病病毒,理論上有可能透過人與人直接傳染,但是至今尚無病例報告。
但是曾發生病患捐贈眼角膜,導致受贈者感染狂犬病案例。
蝙蝠群居的山洞或進行狂犬病毒培養的實驗室也有可能經由空氣傳染狂犬病,不過非常罕見。
預防及處理方法
「二不一要」原則
1. 不:不棄養家中寵物
2. 不:不接觸野生動物。
3. 要:每年主動為家中飼養犬貓施打動物狂犬病疫苗
預防被動物咬:
一旦被動物咬傷時,請遵循 1記、2沖、3送、4觀:
被動物咬傷後,到哪裡就醫:
1. 請至全國28家疫苗儲備醫院就醫,各縣市均有施打點,且持續擴充中。
2.高風險民眾暴露後需接種5劑疫苗,且於發病前接種,防護效果接近百分之百。
其餘資訊請參照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狂犬病 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