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肇康與香港建造商會
Tam Shiu Hong & The Building Contractors Association Limited Hong Kong
(now Hong Kong Construction Association)
1958-59 Year Book
1958-59 Year Book
譚肇康 (左四) Tam Shiu Hong (fourth from left)
香港旅遊協會在1958年的統計, 來港人數只有103,622人。 客源首3位是美國人, 英國/澳洲以外的英聯邦國家,菲律賓人。當年旅遊業需要發展的重點包括: 1.建設更多一級酒店 2. 美化市區 3. 增辟風景區 4.重修勝蹟
從上文記載, 得知譚肇康在任商會主席期間, 適值香港大罷工, 譚肇康代表商會跟工務司及輔政司相討調停, 最終達成復工協議。
建造商會的會徽也是他在任時制定。商會的月刊也是從他在任期間開始發行。
建會40年大事紀 爲慶祝本會成立四十周年慶執筆
黄天送
前言
歲月聿遷,春杖代序,曾幾何時,本會成立,迄今已四十周年矣,際茲本會同人舉行慶祝四十周年會慶之日, 緬締造之艱難, 憂來日肩荷之重大, 於熱烈歡欣之餘, 自應步武前賢, 力圖建樹, 茲值年堪付梓 ,謹將本會四十年來經歷大事, 擇要筆錄列出, 藉以共勉, 俾資遵循,尤其我會諸公群策群力, 集思廣益, 使事業上將來更多成就,會務日加進展,有厚望焉。
一九二零年
溯自民國九年(一九二〇年)秋, 鄭輝堂君鑑於各行工運如火如荼, 吾人之商運豈容偏枯, 況集群策群力, 以謀共同利益, 工商均宜重視也 愛集同業, 策動成立建造商會因而就商鍾照記君並趨告林泉君, 林君以鍾君所言中肯, 乃約叙其他同業, 斥資歡宴于香江酒樓, 如林蔭泉 、譚肇康 、林裘謀 、霍桃溪 、李文泉 、甄鐡如 、黃卓卿 、蔡寶田 、吳鑑 、利堯初 、李桂 、李添 、勞生 、王吉籓 、馬伯明諸先生,均同情于本會之組織, 愿為其創辦人焉, 同業通力合作, 短期籌備, 相慶致果, 同年一月(十一月?)廿九日, 本會乃告成立, 十二月十四日遂正式開幕矣。
一九二一年
本會首屆會長林泉君,領導華倫,意經營會務,倡議修改磚格,以八寸六,二寸六為磚度之標準,工潮初漲, 棚匠發動石匠, 泥水匠, 砂泥船繼之, 要求增薪,林君應付裕如解决一切。
一九二二年
本會第二屆會長譚肇康先生, 是年訂立入會基金得二十元, 並制定本會會徽旗式, 籌賑汕頭風災, 又值工潮汎濫, 峴売船 、砂泥船 、鋸木匠 、泥水匠 、石匠 、棚 、鐵匠聯同罷工, 要求加薪, 以致工場一律停額, 同人開原號, 因趕期僱用無會籍木工: 其經理梁硯君, 乃被工會糾察毆至重傷, 此次工潮, 譚君先請華民政務司** 調解數次, 未獲解决, 幾致釀成僵局, 後奉工務局函達, 催促本會復工, 繼承輔政司函召約叙, 譚君往見工務局長, 解釋情由,順偕工務長進謁輔政司**, 報告罷工情形, 建議由港政府召集解决罷工會議, 果也, 政府採納譚君建議,在議政局召集會議,指令全體有關各行派代表參加, 結果由工務局長答允加薪二成, 以當時工值爲本位,所加之薪額, 由承造人負一半, 政府負一半(指政府工程而言), 因罷工期間, 所曠廢之期限, 由政府補回,工潮于是寢息, 協助解決該事, 深荷政府嘉許, 本會與有榮焉, 鍾照記君以本會求新會員,非藉文字宣傳不收效, 遂獻議譚君發行月刊, 譚君從其言, 所以本會發行月刊, 徵信錄乃自譚君始, 是年董事局會議同人大叙會共三十四次之多, 可知會務之繁劇也。
** 1922年間 華民政務司 為 夏理得 (E.R. Hallifax) / Secretary of Chinese Affairs 1913 - 1933
工務局長 為 白建時 (Thomas Luff Perkins) / Director of Public Works
輔政司 為 施勳 (Sir Claud Severn) - 施勳爵士出任輔政司達13年 (1912 - 1925),連計後來的布政司在內,是歷史上任期最長的一位
建造商會會徽 "外圓内方, 中有規矩“ 的含意 在《世紀築跡》展覽中有所解釋。
1912年,夏理德(左二)與其他香港殖民地官員陪同 輔政司施勳 會見時任民國大總統孫中山。
一九二三年
本會第三屆會長林裘謀先生,是年倡立各行日工劃一價目, 於六月十二日, 改訂入會基金得五十元, 發起義會一千份, 每份五十元, 籌款為會置業, 安奠本會長久基礎, 即席簽認六百一十八份, 同年九月十二日, 代會購置大道東一百號, 一百〇二號兩屋, 價值陸萬二千元, 是時會欵未備, 該價先由四位代置業代表 林裘謀、霍桃溪、黃卓卿、黎顯文先生等代墊, 四君慷概好義, 自動簽立宣言,交換本會所立之揭單, 聲明此二屋乃本會之業。 揭項還清之後, 該契則交還本會, 由會長、司理、司庫三人保管, 並調處同人安記與業主爭執, 業主補囘安記銀一萬五千元, 又補期四閱月, 同人廣生號與業主爭執, 業主補廣生號一萬二千元, 又補期六閱月, 其餘爭執,均獲秉公解決, 十二月十四日, 再改訂入會基金一百元, 暨决定同人之會份可轉讓別人。
一九二四年
本會第四屆會長為王吉藩先生, 是年決定同人退會, 本會不須發還基金, 推舉林裘謀、林蔭泉、譚肇康、伍心泉先生等為訂立會章委員, 修編會章, 討論通過暨付梓, 調處同人昇隆號與業主爭執, 業主補昇隆號四萬五千元,其餘爭執, 均公平解决, 廣悅堂重修師傳廟, 本會派林裘謀、林蔭泉、譚肇康、伍心泉先生等參加會議, 討論籌款事宜, 同年六月十二日, 熱心同人, 加認義會餘額百餘份, 籌欵償還本會仍欠之置業揭項萬餘元, 此次各人加認記之義會, 本會決定予以優先收回權, 十月二十日, 再改訂入會基金為二百元,
一九二五年
本會第五屆會長李文泉先生, 函致各則師與政府在大罷工期內, 不得執行過期罰款, 决定本會屋宇契據交當年正主席保管, 凡本會支數, 須先由總務正主任簽字認可, 方能開支,是年閏四月初十日, 決定舊歲收銀員虧空之公欵六千元填補辦法如下: 担保人三千元, 正主席、正司庫各五百元, 司理一百元, 董事每人三十元, 同年十一月十四日, 填補款項收集完成,十二月廿五日, 用抽簽辦法, 首次償還優先義會六十份, 是年同人與業主爭執教案件仍多,李君調處有方。
一九二六年
本會第六屆會長甄鐵如先生, 是年決定佣捐分二期徵收, 會份轉讓別人, 可改用承受人名義, 設立財政委員會, 整理本會財政, 編列中西次一覽表, 反對集大行抽出店,二月初七至十一月廿三日, 清選本會所欠一切優先義會, 為數九十二份, 十二月廿五日, 首次開投普通義會二十份, 本年內同人與他人因業務執仍多,甄君調處得宜。
一九二七年
本會第七屆會長為謝俊聖先生,從職伊始, 即問四位位置業代表會否將按契註冊, 四代表答謂只有揭單,並無註冊按契, 再謂借款已清還, 揭單亦繳銷 糾葛已辦清楚,于是,決定將契據存貯廣東銀行保險箱, 由正會長、正司理、正司庫三人經手辦理, 複登報聲明取銷借銀置葉之揭單, 宣佈是年預算表, 捐助師傅廟建築費一千元, 通函各則師, 請求于簽合同後, 發還合同副本與承造人, 頗獲各位則師同情, 秉公調解許多爭執, 是年開投義會五份, 共七十六份。
1922年,第二屆大會由肇慶先生籌得20元作為2019年版大會入場費,還設立大會小型發布儀式,並行製定主大會授旗儀式、售書汕頭風災。沙泥船、銀木匠、木匠、泥水匠、石匠、架子、鐵匠聯合合封、索取柴火、工廠統一懸掛、同人開織、未註冊木工。中國政府政務部門調查,未解決決定數,成功決定數,稍後建設工作局。取消施工,提出提案召開港口政府和改革辦公室,並拆除建設會議,凱亞政府通過譚俊提案,召開議會政府局局長會議長林全軍,領導華倫,伊吉嶺舒凱事務,斐濟L0PHILIPS。
一九二八年
本會第八屆會長爲流志生先生,入眼產政府,請准本會將築費在土地登記處會按屬註冊,以免業主拖欠,請求政府撥地貯放泥台,与情未獲批准,是年二月廿七日,改訂入會基金得五十元,四月初一日奉行大徵求,收錄新會員四十八名,是年開次義會五次,共七十三份,同人與他人爭執漸少。
一九二九年
本會第九届主席余中先生,因產業價跌,倡議將大道東一百號、一百二號兩屋,在灣仔新地講地建築新會址,如有盈餘,可證義會,是年二月廿七日將該業放盤,三月初四日成交,沽出代價五萬二千三百元,即將該在東亞銀行群益號作安全附寄,貯以待需,九月廿一日,在灣仔新旗地磚地一幅,面積二千三百〇〇七尺,價值二萬一千三百九十六元五角一分,即成立置業建築委員會,推車,余悅中、溶、桃樂臣、馬伯明、林蔭泉、林、康、陳志生、林護、伍時苦、林澤民、脂體如、何還生、王吉蒂、陳澤如、黃景南、余燦先生等十七人爲委員,同年九月廿四日,决定本會遵照公司則例註毌,港政府設立屋委員會,請本會員當加,天時亢,水務局宣佈停止供應建築工程用水,是午開投義會三次,共五十一份,各項爭執較前大減。
一九三零年
本會第十屆主席為短指語先生,首次將本會註冊會章分表與同人,使知遵守,是年三月廿四日,將本會與鄰業主狗牙相錯之地互換,以求四界相對平直,收同地價二百〇一元三角。進行新會址建設,六月初十日,決定建新公司承造地脚格,訂價一千九百元,六月廿四日决定榮總公司承造上善,訂價一萬七千八百元,額外工程訂實二千五百元,全座臘月落成,香港政府致慮設立工業學校,這督委派香港大學監督維尼路爵士辦理,結爵士商議李寄給行工程師家堅,麥君翰爵士商請本會,于是麥君約期介紹本會代表深業康等在李治行翰爵士會面,昏欲之下,本會代表源等整稱,工業學校培養建築人材,本會不少,本會同人,協助政府實現設立工業學算之計劃,政府于是進行籌劃,是年開投義會四份,罷工與其他爭執,本會一律秉公解决。設立
一九三一年
本會第十一屆主任時音先生,是年元月十三日主持軒詩道一百八十號新會址開幕,由王吉先生率領人行開幕禮,同年為從問題,呈文政府工程機關各聲明,對工程期限不能負責,各處均有良惠,董事局,途將本會認出華商總會,木匠要求加,泥船加價,一切爭教均秉公解決。
一九三二年
本會第十二屆主宮為陳梅先生,是年發起籌地災民,長集款項一萬餘元,十二月十四日改訂明年入會基金爲一百元,本半開次義會三次共三十三份,同人與交手者之爭執,陳君調解有方。
一九三三年
本會第十三屆主宮為林帶民先生,設立本會遞年預算表,是年二月初九日決定,凡同人仙遊者,本會奉獻與儀一百元,二月廿三日,決定本會入會基金銷一百元,領取土地登記處分發會址星地之新契,捐助興建孔聖堂,協助工業學校辦理初級工程夜宠,爲逢公司則例,向註冊官辦理本會年報,決定明年聘用核數師,復本工業學校校長稱:云港督已批准明年創立工業學校,併
L0PHILIPS建會四十週年 TBCAChronicle -179 -建黨四十週年 TBCAChronicle -179 -1920建黨四十週年 ---慶祝主板成立四十週年四十週年序言月渡之文,春喬初,主會成立,至今已是主會四十週年,慶賀主會四十週年。會面有進展,祈求好運。自民九年(1920年)秋,鄭會鬥軍運已定,良民商運枯竭,集謀之能,陰謀者共同利益,實業合作和商業,工商業利益的重要性,以及該計劃的成功,是因為中兆吉,林全軍,林全軍,中官中軍的評論,以及其他類似的訂單,投資香江啤酒,儒林引泉、譚宗康、林陳模、霍濤溪、李文泉、譚寬儒、黃卓娜、蔡寶田、吳健、李發初、李貴、李、謝勝、王繼賢、馬博明等人,制服同伴丁書協集團,樂洛維創始人的熱忱,經過行業專家的合作和短期安排,宣佈於同年 1月9日正式召開,並舉行正式開幕典禮於12月14日舉行。 1921 B.修訂等級,8 -sun -6,2 -sun -6露度標準,首次生產該技術,大師工藝,石工藝,花水船,沙泥船磯雪,增加柴火,林 - kun為Yuruo Kaijieichi和Huang Tenshu評分。
上文任商會期間,大工工回造商會的會做也是他在任時,商會的刊行。万年會查德建港香180-
1930年香港大學監督翰尼路爵士與譚肇康見面相討建設工業學院,以培養建築人才。
1933年政府批準創立工業學校, 推舉譚肇康等為幹事,協助政府籌辦, 並於1934年以全權代表身份開展地基工程,於1935年專責監督工程。 學校於1936年落成,但政府尚欠工程費, 譚肇康與工務局相討, 將工程費用轉為捐款, 以換取政府立碑紀念。 商會決定捐初1500元, 其余4000多由余松及譚肇康兩位承擔, 助其成校。
1952年 譚肇康被推舉為修編會史委員。1953年與工業學校韋校長見面,把原先商會想自辦工業學院的想法改為註重興辦小學, 以便業界子弟就學。譚肇康擔任校務籌備委員會成員, 籌辦設於天後廟道的校址, 於1954年被推為工程監督, 建造商會學校於1958年4月開幕。
譚肇康 (左二) 出席慶祝歡宴
行 / 大廈 / 大樓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