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流感

類流感又稱新型流行性感冒

流感病毒之基因容易突變,並可存在於多重物種宿主,當不同物種宿主的流感病毒同時感染時將可能發生基因重組,而使病毒產生變化,相對因大多數宿主沒有抗體存在,而容易遭受此新型病毒的感染,即為新型流行性感冒。

【傳染方式】

.禽傳人:主要藉由直接接觸感染家禽流行性感冒病毒之活體、動物體液或其排遺,致吸入或接觸眼鼻黏膜而感染。

.人傳人:在密閉空間或擁擠人群中以空氣途徑傳播;亦可藉由飛沫傳染,經由咳嗽或打噴嚏將病毒傳給鄰近的人;亦有可能經接觸傳染。

【症狀及併發症】

(一)出現類流感症狀:急性發燒、咳嗽、喉嚨痛、肌肉酸痛的呼吸道感染,經醫師排除輕微的鼻炎、扁桃腺炎、支氣管炎等。

(二)同時併發下列病症需要住院醫療或需要加護治療之病例,包括:

1、肺炎:病毒性肺炎或呼吸窘迫症候群

2、腦炎與腦病變:有意識狀態與其他神經功能異常的腦部發炎或腦部水腫病症。

3、其他嚴重之繼發性感染等。

【預防保健】

1、平時注重保健、均衡營養、適度運動,提升身體抵抗力。

2、流感患者的口鼻分泌物具感染力,應加強個人衛生、勤洗手。

3、病免到人多擁擠的場所,尤其避免咳嗽、鼻涕等黏膜之病毒傳播。

4、新型流行性感冒係病毒性疾病,故抗生素並無法有效治療,因此,不應自行或要求服用抗生素。

5、若有類流感症狀,如發燒、咳嗽等應及早就醫,以免引起併發症。

【接種疫苗】

新型流行性感冒疫苗如針對H5N1、H9N2等之疫苗,世界上正研製中;而年度例行性疫苗則持續接種。

【消毒】

美國公共衛生協會及我國的傳染病防治工作手冊皆無規定相關消毒工作。然流感病毒在寒冷乾燥的環境中可能生存數小時,故直接接觸病人分泌物的傳染方式亦可能發生,但只要保持避免觸摸眼口鼻的個人衛生習慣及維持環境的適當通風,應可預防流感病毒感染。如懷疑環境在數小時前曾遭流感病患之分泌物污染,且無法控制現住於該環境人群的衛生習慣,可參考下列建議進行消毒工作。

1、消毒範圍:發生新型流行性感冒病患之住家,發病期間經常接觸、活動之場所/空間(住屋內及其周圍之相關公共設施及場所)。

2、消毒對象:以病患(包括其接觸者)之血液、分泌物、體液及可能受其污染之場所及物品等為主。

3、消毒藥品:使用「70%酒精」及「含氯消毒劑」對病毒可達到去活性化的作用。環境表面清潔可以中性清潔劑清潔乾淨後,選用前述之70%酒精及含氯消毒劑進行消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