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說法是第三人稱可以補足電腦螢幕無法提供的視野,對空間與動態感知能力更貼近現實。
這的確是有些道理,但或許這不是唯一的答案!!!
透過第三人稱的高視角,很容易讓你能看到人類原本不該看到的視野,例如自己背後、牆後、室內、陡坡、掩體外..等等,這些稱之為"舒適區",你只需要在這些地方,利用非現實的高視角就可以反擊或偵查而不會有任何風險,無論玩家是否意圖使用這些"技巧",都會使戰鬥變得沒有緊張感,也少了許多戰術意義。
在ARMA3中你有姿態系統可以調整露出掩體的程度,露出越多,視野越好,但相對風險就高。在交戰中怕被擊中所以會找掩體掩護,為了還擊或搜敵而必須不時調整姿態,你可以選擇接受風險去探頭觀察或是還擊。但如果你是透過第三人稱躲在舒適區,你可以更早就知道敵人位置與風險,然後採取相對應的行動,這難道不類似投機取巧的行為?
如果有些弟兄專精這樣的第三人稱觀察技巧,那不會影響到其他人的遊戲樂趣?
這些是在步兵層面的影響,如果是在載具中呢?
當你在載具上開啟第三人稱時,你可以用更高的角度看到整台載具,同樣,如同以上觀點,降低了載具機組員的戰鬥樂趣,裝甲載具像是APC、IFV、MBT這些,都有非常狹窄的視野,砲手、指揮官、駕駛都只有非常狹窄的視野,而且最好隨時警戒四周、甚至乘員都必須合作協調才能在戰鬥中生存,打開艙蓋觀察四周,卻有可能被擊中,但好處是可以獲得更好的視野,這也是你可以選擇的風險,願意接受多少風險來幫助你的機組員生存也是ARMA3載具戰鬥的樂趣。載具到了城市中應該是風險很高的,這種自然形成的情況是這個遊戲的特色,即便你是載具後座的乘員,第一人稱也是一個很棒的體驗,作為一個在乘艙中士兵,當你聽到外頭發生戰鬥時的爆炸聲,肯定使你心跳加速,你不知道什麼時候隊長會叫你下車而集中注意力聽著無線電,甚至不知道能不能活著出去,當最終下達脫離後,你會發現你已經身處在戰場上,子彈從你頭上飛過、隊友的喊叫聲,事情發生得太快…最近的掩護在哪?我的隊友在哪?我們該去哪裡?..相對的,開啟第三人稱時,每個人都對載具外環境瞭若執掌時…..可能就無法體驗這些現實步兵的緊張感了 更別提步兵認為自己比機組員更了解周遭狀況造成機組員困擾的時候了。
提到了飛行,同樣也是不需要第三人稱才能飛行,如果你不行並不代表你不適合飛行,你需要的只有多加練習而已。
在第一人稱中飛行會更刺激與激烈,在直升機後座,你可以透過窗戶看到地面的情形。
"ARMA對我們來說是可以讓人沉浸在步兵戰鬥環境的遊戲,如果你想要獲得更廣的視野,你就必須接受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