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聽平台
這張白腹秧雞照片是我們2021年在阿胖種的艾草附近拍到的,其實2017那年就有拍到白腹秧雞在薑黃叢裡築巢產卵的照片,但總是只聞鳥聲,我拿手機一直拍不到喜愛快速奔走的白腹秧雞,感謝好友借給我們自動照相機,蛙本郎把相機裝在阿胖好野的小宇宙共生農園之後,終於有影有圖有真相了,實在是讓我很感謝全家陪著我來到偏鄉當佃農從事農業工作啊!身體力行支持生物多樣性農業,十年務農無以為繼的一言難盡,儘管此時阿胖好野的景象已成為追憶,但至少還有影片記錄著農園散步的苦雞母仔和我們用心照顧環境健康的努力。
我發現身歷其境是多麼可貴,但守護真實的環境卻又是特別難行,不曾再見在回憶裡都好像歷歷在目,無論是我們在2017年看見的那窩蛋和2021年拍到自由自在的鳥影,或是阿胖在大約60多年前的1960年代,他還是小學生的時候,他住在台灣西部平原的雲林崙背,那個時期還有很多台灣人過著農耕狩獵的生活,大家仰賴古早農村的生物多樣性作為生存的資源,當時大自然的動物資源依然足以支持台灣人的日常生活。
這次阿胖講了他小時候和家人在水稻田裡和苦雞母仔一起生活的情景,小時候跟阿賢一起養幼鳥的經驗,還有他跟鄰居兩叔一起去抓苦雞母仔的故事,他們說的苦雞母仔就是白腹秧雞,以前的台灣人會捕抓白腹秧雞當做日常食物或是拿去市場販售貼補家用,阿胖說苦雞母仔早就在崙背新庄已經斷種啊,幾十年來再也沒看過村子裡的人捕抓白腹秧雞做為日常飲食的情景了,台灣現代農村的生物多樣性遽減,台灣在地居民與自然互動的文化也日漸消失,人類自古至今都需要大自然供給物質和滋養心靈,我們用聲音紀錄老人家腦海中的記憶,因為,我不想忘記,我不想放棄。
標籤
苦雞母仔,厝鳥仔,麻雀,崙背,濁水溪,水稻,插秧,稗,阿依,兩叔,太公,社口,西螺,廖燕,王環,樹生,稻子,網子,兔,後頭厝,種子庫,芭樂,翅膀,肚內,鳥仔飯,青蒜,兩透孔,台灣野兔,台語,台灣,生物多樣性,濕地,白腹秧雞,豬血,鳥網,青蛙,水怪,蝌蚪,雛鳥,路殺,蘭嶼,環島公路,鴿子,鴨子,粉鳥,生態,健康,農藥,水汙染
如果您喜歡龜邸家的節目,請大家趕快點擊訂閱追蹤起來啦!
也請多多幫忙分享給喜歡聽 Podcast 的朋友!
下列為贊助連結網址,敬請支持,謝謝!
如果您喜歡龜邸家的節目,請支持「龜燕設計研究製造所」
EP60[龜讀冊【我的尋藥人生】的讀後心得:認識熱愛人類與大自然連結的人]
EP59[林投姐上吊的民間傳說;阿胖親眼見證:林投樹撐得住十個小孩站在樹枝上]
EP57-[方棕阿太懂看天氣也懂做豆乳;王環阿媽煮清米粥送去田裡;用自己家種的黑豆做豆乳;豆腐被叫做豆干的時代;冬天養豆菇]
EP56-[火油用來做燈油;火油是用土豆榨出的油;人過往的時候點燈用火油;樹生阿公在田裡看見萬福叔公太的魂魄一現的叔姪情感]-龜邸家
EP55-[方棕阿太製作燻油;土豆油和樟樹木片;燻油用來保養頭髮;濁水溪帶給庄人的大水柴]-龜邸家
EP54-[得年的故事;太公燕仔博爐主;博珓問神選出發落庄內一年神明事務的人;1950年代的台灣鄉野;發生在台灣的濁水溪往海口那個流域的居民日常;古早時期台灣尚存眾人虔誠的信仰凝聚而成團結的大力量]-龜邸家
EP53-[得年的一個小片段;阿胖講他小時候第一次到番社的足阿大姑家參加得年;1960年代的台灣鄉野;發生在台灣的濁水溪往海口那個流域的居民信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