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聽平台
阿胖小時候,整個村子裡大大小小的水溝,都能看見蜆,平常可以在家裡附近的小溝渠摸到「蜆」,村人們也會在農閒的時候,相約「耙蜆團」去大溝採集「蜆」,「蜆」是村子特有的名產,阿胖帶回外婆家的伴手禮是一大袋的「蜆」,但現在「蜆」已經在村子消失了。
標籤
剁蜆, 台北, 名產, 大溝, 崙背, 崩溝寮, 廟, 打鐵, 插秧, 摸蜆, 新庄, 桂竹, 水產, 水草, 油車, 海口, 淡水, 溝渠, 濁水溪, 煮麵杓, 社口, 竹棍, 篩, 花蓮, 蛤, 蜆, 蜆湯, 蜆耙, 蜆苗, 蝦子, 豆豉, 鐵線網, 鐵馬, 養殖, 鹹水, 麵線, 黃金蜆, 點心
照片是我的阿嬤,我爸阿胖稱呼母親是依阿(i-e)或是阿依(a-i),阿嬤從小是童養媳,但是跟娘家很好,我爸說他常常跟阿嬤一起回去西螺社口的外婆家,以前都是騎腳踏車回社口,會帶一大袋的蜆(蜊仔lâ-á),原來蜆是阿胖家鄉的名產,一大袋的蜆就掛在龍頭,新鮮直送。
村子裡的人都去採集蜆,採回家裡吃,甚至還賣給海口人當作養殖用的蜆苗,海口人養大的蜆都賣去台北,50-60年前,雲林崙背新庄,村子裡有很多很多蜆。
因為不會寫台語,所以用聲音紀錄我爸講小時候的蜊仔lâ-á故事。
如果您喜歡龜邸家的節目,
請大家趕快點擊訂閱追蹤起來啦!
也請多多幫忙分享給喜歡聽 Podcast 的朋友!
下列為贊助連結網址,敬請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