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舞蹈研究期刊

第9期

主編序 Chief Editor's Preface

《台灣舞蹈研究》第 9 期的主題為廣義的「舞蹈跨界研究與合作」,探討的方向包括舞蹈如何跨界(從何開始?如何深入?)、舞蹈跨界相對於傳統維繫與創新領航的思辨、舞蹈跨界的理論與實踐、舞蹈教育與跨學群合作、舞蹈與跨藝術形式展演、舞蹈藝術家的跨界交流、舞蹈跨界的史學研究、舞蹈跨領域的美學評論以及其他與舞蹈跨界相關的研究。本期共收到 12 篇投稿論文,包含 5 篇英文稿件及 7 篇中文稿件,每篇都經歷至少 兩位審查委員審核通過才得以刊登,其中有六篇通過審核。在這六篇文章中,有 3 篇中文文章及 3 篇英文文章,投稿文章及作者包含澳洲學者 Cheryl Stock、斯洛伐尼亞學者 Vesna Geršak 及本國學者俞秀青、張思菁、李艾倩與張懿文。 Cheryl Stock 以文創產業為題,探討創意、文化、藝術、商業和資本的連結所產生的機會和挑戰;Vesna Geršak 分析斯洛伐尼亞的小學舞蹈教育,檢視創造性舞蹈對於兒童的學習影響;在展演論述方面,張思菁以台北民族舞團的《香火》為例,反思臺灣傳統舞蹈如何於全球化與在地化的抗衡下進行建構、遷移與創作;李艾倩選用屏東慈鳳宮家將比賽獲勝的三個隊伍作演出形式變化的審美比較,提出傳統家將與參賽家將之差異分析;張懿文以《黃翊與庫卡》(2012)為例,指出西方的身體(動覺)理論可以為舞蹈科技演出開展出新的論述方向;俞秀青以身兼創作者與教育者的立場,發表對《開啟創作自信之旅》 (Art & Fear: Observations on the Perils [and Rewards] of Artmaking)的書評。 自本期發布徵稿啟事後,於執行過程中,感謝台灣舞蹈研究學會江映碧理事長, 編輯委員蔡麗華教授、蔣嘯琴教授、江映碧教授、盧玉珍教授及平珩教授,以及近 30 位匿名審查委員的鼎力相助。此外,本期能順利出刊必須感謝特別辛苦的執行編輯徐瑋瑩及 Thomas Hayward,也要感謝趙格慕先生費心地排版。家人的愛與支持,是我們堅定不懈的重要動能;而舞蹈界同好的攜手戮力,更是我們成長向上的增能源頭。 

戴君安 2014 年 12 月于臺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