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舞蹈研究期刊

第5期

主編序 Chief Editor's Preface

  又到了遍地聖誕紅如火一般妝點的季 節,回首這一年半以來,台灣和全球許多地方一樣,面對著突如其來的金融海嘯,各國的經 濟信心如骨牌般連鎖應聲而倒,對於從未經 歷過戰亂和經濟大恐慌的新世代、或甚至中生代,雖說景氣已見復甦, 然而面對經濟 和氣候變遷的雙重未知,心中的恐慌與擔憂或許難以掩蓋。 

  這些挑戰對舞蹈學術界而言同樣嚴峻。最近, 作為全世界經濟龍 頭、但也是這次金融海嘯禍首的美國,為了解決國內的經濟問題 嚎 居然向象征知識最高殿堂的大學開刀,各校紛傳預算刪減之哀 聲,連名校也無一倖免。情況之危急,連著名女性主義學者Judith Butler教授也不得不發出請願信,茲將信函內容簡譯如下: 

「親愛的同僚 你們或有所悉,加州大學正面臨著毀滅性的預算刪減,可能導致 加州不再提供大眾付得起的公立高等教育。加州大學一向是美國 屬一屬二的公立大學,為國際學生和教職員提供非凡的教學及研 究機會、以及為不同背景的學生提供付得起的教育,學生現在看 到的卻是學費的攀升,終究可能導致許多人無法負擔。教職員也 面臨減薪甚至裁員,此舉意味著研究和教育機會的縮減。許多減 薪和裁員是黑箱作業,表示分享治理的行政原則已經被棄之不 顧,請參閱附件的請願書並考慮您是否願意支持我們為了預算透明化、學生們可負擔的教育、以及維持加州大學良學術傳統所做的努力。最重要的是,我們的國際同僚可以在此危難之時,針對 我們大學的未來,登錄他們的關心 。                                                                                                                                                     Judith Butler」 

[參考網址: 

http://www.saveuc.org/petition.php>http://www.saveuc org/petition php] 

Judith Butler的學術重量,使得這封短信更加沉重。反觀本地也是一片「顧腹肚」的喧囂聲中,在台灣已經萌芽正在茁壯的舞蹈研究,又將面臨什麼樣的挑戰?第五期的台灣舞蹈研究,巧合地選 擇推出「菁霖研究生論文獎特輯」,或許可以作為一種世紀初、變 動中的註解。回顧菁霖研究生論文獎的由來,除了非常低調的菁 霖藝術基金會主要贊助人之外,居中牽線的執行長王雲幼教授, 功不可沒。截至今日,菁霖獎已經舉辦五屆,歷屆得獎者與其學 位論文題目如下表:

2005 陳揚威《現代舞與文化認同-當代台灣原住民編舞者研究》、李絢芬《舞蹈遊戲對學齡前兒童創造力之影響》 

2006 劉憶勳《體現。風格-初探青年街舞者的身體實踐》謝文茹《身心動作技法融入瑪莎葛蘭姆技巧教學之研究》 

2007 洪瑩慧《鑲嵌憂鬱的身體敘說:一位中年喪偶女性與舞蹈治療的交會》李爲仁《太極導引與台灣當代舞蹈實踐研究》黃淑蓮《運用主題撰寫於兒童創造性舞蹈教學之行動研究》 

2008 杜綺文《Let's all dance Ballet.一芭蕾舞與成年女性的身體實踐》鄧竹君《舞作中之意境與生命情懷-試以旅人編舞家張曉雄的三部舞作爲例探討生命歷程與舞蹈之關係》、張懿文《超越再現之真實碧娜·鮑許舞蹈劇場之研究兼論對其當代藝術之意涵》          

2009 黃玉婷《那些學舞的日子-舞蹈相關通識課程學習經驗之個案究》、 陳雅雲《主題符號融入舞蹈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國中非舞蹈專長教師進修課程爲例》、陳欣婷《舞蹈治療技法對於青少年精神病患所具意涵之反思》 

  整體來看,在菁霖藝術基金會的大力贊助下,台灣舞蹈研究學會 已經獎勵了十三名優異的舞蹈研究生力軍,而這尚未包括每一屆的遺珠。第五期的期刊,為了要將這些優異的成果與更多的閱聽 大眾分享,是故由主編先選出較偏向社會和文化研究取向的論 文,邀請前三屆的得主,發表他們的研究成果。其中,第三屆的得獎者洪馨慧其論文已經發表於其他學術期刊,不便重複投稿; 而李為仁則因個人因素未能參與;至於其他以教育為題的研究, 則由於篇幅和方向統一的考量,期望能留待未來的主編繼續邀稿,以造福不同領域的舞蹈研究者。 

  本期所收錄的三篇論文,分別是陳揚威的《現代舞與文化認同- 當代台灣原住民編舞者研究》 、劉憶勳的 《體現。風格-初探青年街舞者的身體實踐》、以及謝文茹的 《身心動作技法融入瑪莎 葛蘭姆技巧教學之研究》 ,三篇論文涵蓋了不同的文化、舞蹈型態、社會場域、及研究取向,或可供人一瞥新生代台灣舞蹈研究的幅寬。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謝文茹是一路接受專業舞蹈科系的訓練之外,其他兩位作者皆非源自舞蹈科系,但其優異的書寫與構思能力,仍然獲得肯定,這也說明了台灣舞蹈研究學會對於研究標準的謹守和超越門戶之見的包容。這樣的成果,和其逐漸累積的研究能量,說明了舞蹈研究必須在成熟的科學訓練、適度的制度獎勵、以及更重要的、年輕的熱情支持下,才能呈現令人矚目的成果。如何在變動的世界情勢下,營造並維繫如此具有生產力的學術環境,則是關心台灣舞蹈研究未來的人,更要深思和一同奮鬥之處。 

趙綺芳 

2009/12/22于冬陽中的關渡

台灣舞蹈研究期刊  第

Taiwan Dance Research Journal  No. 5


【研究論文/Research Articles 】

現代舞與文化認同-當代臺灣原住民編舞者研究/陳揚威

Modern Dance and Cultural Identity-A Study on Contemporary Indigenous Choreographers in Taiwan/Chen,Yang-Wei

https://doi.org/10.6303/TDRJ.200912_(5).0001 


體現。風格-初探青年街舞者的身體實踐/劉憶勳

Embodiment and Style-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n Bodily Practices of Young Street Dancers/Liu,Yi-Shiun 

https://doi.org/10.6303/TDRJ.200912_(5).0002 


身心動作技法融入瑪莎葛蘭姆技巧教學之研究/謝文茹

The Study of Incorporating Somatic Movement Approach into Graham Technique/Hsieh,Wen-Ju 

https://doi.org/10.6303/TDRJ.200912_(5).0003 

【研討會報告/Conference Reports】 

國際戲劇研究聯盟年會:「在全球化時代裡尋求亞洲性」 /林亞婷

IFTR/FIRT 51st Annual Conference: "Reconstructing Asianess(es) in Global Age"

https://doi.org/10.6303/TDRJ.200912_(5).0004 


第25屆國際傳統音樂協會民族舞蹈學研究群研討會 /趙綺芳

https://doi.org/10.6303/TDRJ.200912_(5).0005 

 

2008年印尼舞蹈節成果報告/陳宜君

https://doi.org/10.6303/TDRJ.200912_(5).0006 


2008舞蹈教育新紀元暨動作教育新紀元」國際學術研討會 /黃雅勵

https://doi.org/10.6303/TDRJ.200912_(5).0007  


傳承與記憶:第三屆蔡瑞月舞蹈節文 化論壇/劉竹晴

https://doi.org/10.6303/TDRJ.200912_(5).0008

 

2009年世界舞蹈聯盟美洲分區研討會/許峰彰

2009 General Assembly World Dance Alliance-Americas: "What Move US"

https://doi.org/10.6303/TDRJ.200912_(5).0009 


2009年「舞蹈史學者學會」研討會/張懿文

Topographies: Sites, Bodies, Technologies

https://doi.org/10.6303/TDRJ.200912_(5).0010 


2009葡萄牙「國際劇場研究聯盟」學術研討會 :「沈默的聲音、受禁的生命:表演與禁戒」/黃尹瑩、林亞婷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Theatre Research 2009 Conference, Lisbon: Silent Voices, Forbidden Lives-Censorship and Performance"

https://doi.org/10.6303/TDRJ.200912_(5).0011 


2009年舞蹈研究會議國際學術研討會「全球舞蹈觀點:研究與教育學」/劉淑英

 CORD: "Global Perspectives on Dance: Research and Pedagogy"

https://doi.org/10.6303/TDRJ.200912_(5).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