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舞蹈研究期刊 第14期

主編序 Chief  Editor's  Preface

本期專題為「舞蹈、文化、跨域 Dance, Inter-culture, Cross-discipline」 「文化」是一系列關於精神與物質的智能以及社會或社會團體的情緒特徵,除了藝術,它還包括生活型態與共同生活的方式、價值系統傳統與信仰。「文化」亦是一種表述,一個族群集體內化的情感與觀點。在舞臺上,無論舞蹈作品中的符號元素或舞者的表演,都受到文化的滲透和 銘刻,並以「視覺化」的方式呈現。臺灣這片土地上,不同族群文化, 相繼引進交流於臺灣,輸出與輸入間層層堆疊出在地文化的厚度。舞蹈是文化的外顯,舞蹈作品如同論述,述說文化內裡隱喻的情感是本期期刊關注的面向。

歷經年餘的擘畫,投稿者的積極參與,經 13 位匿名學者的雙重嚴謹審查後,審慎通過四篇論述: 首由張中煖提出以「再探與反思:李柏君藝師的典藏計畫」之論述,主要以研究計畫為討論案例,提供讀者第一手資料,介紹該計畫案的構思、研究歷程與成果,同時透過回顧檢視分享柏君老師的生平、技藝與 智慧,反思包括研究涉及之傳統與創新、教學方法和傳承模式的建構,開拓跨域的教學以及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運用、知識加值等相關課題,並針對舞蹈教育及其相關研究提出觀點。錢穆先生說:「當知歷史只是人事記載,人事則此起彼落,隨表現、隨消失。只有「人」,始是歷史之主,始可穿過事態之流變,而其不朽之存在。...」師者,傳道、授業、解惑。 舞蹈教學者除了教授技藝之外,其身教、信念與學術視為全人教育,紀錄人物的典範,對跨域跨齡的研究參與者,其影響是超越計畫實施的, 閱讀此文對照而今教學亂象,盼與讀者共鳴反思! 

台灣歷經史前時期、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清治時期、日治時期、 國民政府時期、民進黨政府時期,至今。文化是經年累積與轉變的結果, 僅就身體文化而言,文化的厚度與建構,自無法自外於社會環境與人文互涉。 

就文化發展而言,許倬雲(1998)認為今日台灣地區的文化,是多少年累積與轉變的結果。借用考古學文化層位的觀念,台灣文化可以解析為多層文化層的疊壓,始至今日的面貌。台灣文化發展過程及其多層結構分為:1.原居民文化、2.閩粵地區的中國常民文化、3.日本近代文化、4.中國近代城市文化、5.近代西方文化。1949 年後,臺灣進入另一時代, 以考古文化層而言,此時期引進中國近代城市文化及近代西方文化。 

徐瑋瑩以「跳舞也能復國建國?:1950 年代臺灣在總動員體制下的舞蹈論述,以民族舞蹈、交際舞為對照」一文,探討國共內戰失利遷臺的國民政府在 1950 年代為了「反共抗俄、復國建國」重起爐灶,對臺灣社會進行了各個面向的改造、收編、動員計畫,1952 年臺灣社會並行著禁舞令與提倡民族舞蹈的雙重舞蹈政策。民族舞蹈與禁舞令之間的關係為何?為什麼當時社會中流行的交際舞要被禁制?根據的論述觀點是甚麼?官方根據何種政治美學的論述與標準青睞特定的舞蹈形式與身體樣態?檢視黨國政治文化菁英的民族舞蹈與交際舞論述。 

當 1957 年底,有「德州旋風」稱號的美國土風舞教師李凱・荷頓 (Rickey Holden)在美國新聞處的安排下,來臺舉行土風舞教學研習,此德州旋風,爾後成為台灣旋風,甚至成為學校舞蹈的教材。冷戰時期美國軍援和經援台灣,美國文化對臺灣的影響亦在日常生活中滲入,吳偉綺認為,當喝咖啡、吃麵包成為臺灣人生活的一部分,土風舞也應被視為美國對臺灣社會的重要影響。 

爾今土風舞來台 60 年後,從盛極一時繁盛到乏人問津沒落之勢,吳偉綺論述「土風舞又土又瘋?!臺灣新世代土風舞者的承啟與使命」,記錄此一歷史脈絡,並透過青年舞者的眼光,重新檢視土風舞的本質,體會土風舞於當代社會所彰顯的價值和歷史意義的流轉,令人動容。 

當美國文化輸入台灣之際,各地華人亦隨此浪潮進入美國。跨文化跨地域之際,本期刊將透過盧玉珍論述「去「中國」化的漂泊指符:談華美舞蹈家在美國的離散(1986-1995)」,將焦點從臺灣轉入美國,研究 華人舞蹈工作者在美的離散。由後殖民、後結構主義切入,探討陳學同、 江青、張家平、商如璧等人於 1980-90 年代的現代舞作。九○年代末「文 化中國」和「文化私有化」成了的新議題。華美編舞家為了生存之道, 能見度的爭取成了不言而明的準則。尤其,「中國」母題在這些華族離散 的現代舞中的因應與思索? 

盧玉珍繼其博士學位論文《與天使搏鬥:舞記華族在美流散史 (1930s-1990s)》,獲頒美國「2002 紀念 Cynthia Jean Cohen Bull 學術卓越獎」榮譽後,返國任教服務並繼續其研究不輟,該文在此基礎上繼續研索,透過田野訪談、拉邦動作分析(LMA)及辭彙直覺法(lexicon), 作者發現當時華美離散表演投射出了三大走向:務實型東方主義、委託型美國夢及文本化舞蹈等。為歷長時間觀察與探究後之論述。 

除上述四篇專題力作,本期亦為台灣舞蹈研究學會 2019 年與國立台灣體育運動大學及臺北市立大學共同舉辦之兩場研討會,為讀者紀實並回顧,其中口述歷史論壇,論述「皇冠小劇場-台灣表演藝術的跨域實驗場」,訪談當時主辦者平珩老師、參與者古名伸老師及鴻鴻導演現身說 法,透過對談與主持人陳雅萍及現場學者們一起經由口述歷史回憶,建構補充 80 年代到 90 年代台灣舞蹈史之重要一環。 

最後,第 14 期期刊能順利完成,特別感謝編輯委員陳雅萍、曾瑞媛、 張思菁以及十三位審稿委員的辛勞;感謝理事長陳雅萍、秘書長王筑筠、 執行編輯呂怡瑩、編輯助理李思穎的全力支持,劉鳳玉小姐的排版,使之得以付梓出版。 

因著研究者與讀者的支持與鼓勵,本刊仍會秉持初心,繼續推動台灣舞蹈之學術研究。

台灣舞蹈研究 第 14 期主編

趙郁玲 

2019.12 

台灣舞蹈研究期刊  第十

Taiwan Dance Research Journal  No. 14


【專題論文】

再探與反思:李柏君藝師的典藏計畫/張中煖

Re-searching and Introspection: A Project of Digital Archives Based on Master Po-chun Lee/Chang, Chung-shiuan

https://doi.org/10.6303/TDRJ.201912_(14).0001 


去「中國」化的漂泊指符:談華美舞蹈家在美國的離散(1986–1995)/盧玉珍

De-centering "China," Becoming Floating Signifiers: The Chinese Diaspora in U.S. Modern Dance (1986-1995)

/Lu,Yuh-jen

https://doi.org/10.6303/TDRJ.201912_(14).0002  


跳舞也能復國建國?:1950年代臺灣在總動員體制下的舞蹈論述,以民族舞蹈、交際舞為對照/徐瑋瑩

Nation Building by Dancing? : Dance Discourses under General Mobilization of the 1950s in Taiwan, a Comparison Study of Min-Zu Dance and Social Dance/Hsu,Wei-Ying

https://doi.org/10.6303/TDRJ.201912_(14).0003 


土風舞又土又瘋?!臺灣新世代土風舞者的承啟與使命/吳偉綺

An Examination on the Inheritance and Commitment of Taiwan's Young International Folk Dancers/Wu,Wei-Chi

https://doi.org/10.6303/TDRJ.201912_(14).0004 


【學會訊息】2019年研討會回顧紀要

2019舞論古今暨全國研究生舞蹈學術研討會「舞蹈多樣性:身體文化、教育與實踐」/張思菁

https://doi.org/10.6303/TDRJ.201912_(14).0005 


2019國際研討會暨台灣舞蹈研究學會年會「連結.溝通.創新:舞蹈跨域轉化與實踐研究」/吳怡瑢、張景淳

https://doi.org/10.6303/TDRJ.201912_(14).0006 


【特別企劃】TDRS口述歷史論壇

皇冠小劇場—台灣表演藝術的跨域實驗場/王筑筠、李橋河

https://doi.org/10.6303/TDRJ.201912_(14).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