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坊規劃】
工作坊第一天,我們將學生帶往沙坑製茶工廠,讓同學深入了解製茶的過程。接著,藉由三八小旅行,讓同學對橫山鄉有初步的認識。而午餐預計餐點為傳統客家美食。緊接著的油羅田農作,讓學生更實際感受務農。下午則前往農民市集讓同學實際體會大山背當地的創新案例。傍晚則前往大山背休閒農場,讓同學體驗採菜的樂趣並與農友交流。晚上則由耕山農創創辦人邱星崴老師分享當代農業的問題,作為工作坊第一天的收尾。
第二天,則會讓同學在大山背健走,並在吳杰峰老師的帶領下,以五感體驗活動讓同學更加認識大自然。隨後便由大山北月創辦人莊凱詠,和同學分享在地創新可能會遇到的挑戰和如何克服,稍後由臺灣環境資訊協會鹿寮坑里山倡議計畫主持人彭博彥授予同學農業的基本概念。接著則將學習場域帶往內灣,讓同學感受內灣老街的風情,和在好客好品創辦人 吳界的講解下更加熟識內灣。工作坊的尾聲,我們將邀請同學做心得分享,讓他們更深入思考這兩天的體悟,並與同伴相互交流。
【行程安排】
DAY1:沙坑製茶工廠參觀 → 三八小旅行 → 午餐 → 荒野油羅田農事體驗 → 農民市集參訪 → 大山背休閒農場 月光音樂會 → 耕山農創創辦人 邱星崴授課 → 搭帳棚,就寢。
DAY2:早餐 → 步道健走與五感體驗 → 大山北月創辦人 莊凱詠授課 → 午餐 → 臺灣環境資訊協會鹿寮坑里山倡議計畫主持人 彭博彥授課 → 內灣老街參訪 → 好客好品 吳界授課 → 學員心得分享 → 歸賦。
【邱星崴講師授課:台三線的農村脈絡問題】
邱老師以歷史脈絡為切入點,讓同學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鄉村的農業現況,期待同學不只用心觀察現況,也要試著與過去做連結,接著放眼未來。
【莊凱詠講師授課:大山北月--農村創新與市集】
莊老師不僅和學生分享創業過程,也以自身的求學經驗和同學勉勵,如何善用學校資源並勇敢嘗試活動,探索自己真正想要也最衷心付出的事情,並全力以赴。
【彭博彥講師授課:物質循環零廢棄物再利用】
彭老師為同學準備相當豐富的農業知識,內容包含政府的農業政策演變,農藥使用對田地的影響,以及提出各式例子證明科技對農業帶來的改變。
【沙坑製茶工廠】
講深耕茶葉多年的許正清先生的帶領下,學員從聽茶葉講座、品茶、到參觀茶工廠。學員不僅對茶葉由潛入深的認識,也在訪察工廠的工廠更了解製茶過程,浸身茶香,嘴嚐好茶。
【三八小旅行】
此次活動邀請到陳華芳理事長為同學進行八卦向的導覽。理事長提及,巷弄規劃的巧思原先是為了抵禦外侮,卻意外地讓當地居民有了相互依靠的向心力,關係也更加緊密。此外,理事長也和同學分享當地信仰和客家文化,並安排在橫山國小進行用餐,並由當地客家媽媽料理,讓學生補給客家知識,又用客家料理滿足五臟廟。
【荒野油羅田農事體驗(稻)】荒野保護協會在橫山默默付出多年,藉由付出不遺餘力的許天麟老師與蔡嘉恆老師的講解,讓學生對於友善環境有更多認識,並透過下田除草,讓同學們親歷力行友善農地,期待自然永續的觀念能同學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並付諸實踐。
【慶豐採菜月光音樂會】繼在油羅田除草之後,同學來到大山背休閒農業區,和當地農友一同拔菜並料理晚餐。在曾揚景老師與農友們的教學下,同學掌握拔菜和煮菜的訣竅。今晚的月光音樂不僅讓同學們享用自己辛苦的成果,也和農友有一個舒適、愉快的交流晚宴。
【走步道與五感體驗】在吳杰峰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在大山北月的後山步道認識植物,並留心各種大自然的蹤跡。五感體驗的目的是為了讓同學學習用五感用心體會當下,發現大自然的美妙。
【好客好品】由吳界老師為同學進行好客好品講解。從虎帽金工、台灣水色等讓同學理解文創的多樣性。與今天行經的內灣老街互相比較,讓同學們了解文創的本質是深入觀光,發覺在地的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