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員姓名
專精領域及主要成就
參與本計畫之主要內容
林福仁
服務科學
清大服務科學研究所創所所長
開啟服務科學在地實踐的發展軌跡
協力與整合本計畫跨校跨領域團隊成員行動,運用服務科學理論與實務規畫,實作大山背博物館的營運模式
王俊程
社會創業
清大社會企業研究中心主任
課程發展出多個社會企業
創業團隊:老玩客,小大廚房,校園廚餘再生團隊
以橫山地區為發想緣起,引入與新竹市政府合作活化東門市場青年創業基地相關經驗,協助輔導各課程團隊發展在地導向之社會企業創業團隊
李天建
批判教育學,住宿教育
產學合作營運總中心產學企劃組組長
近五年於清大推動五個跨領域整合型計畫
透過非學分課程,帶領學生進行田野調查了解在地實務系統現況並定義問題,媒合相關業師資源,發展在地行動團隊
邱星崴
生態農業
客家委員會客家青年創新發展獎/耕山農創負責人
透過農業推動地方社造
透過農業與社區營造,復興在地的農藝與農業生機
王俊秀
環境社會學,社會設計,社區營造
竹掃把行動聯盟共同召集人
發起多次大型在地社會運動,多本在地實踐相關著作
以三校的生活需求帶動與支持大山背、赤土崎、千甲里的生產,論述、規劃與籌組「一起華(清華、中華、大華)生活者合作社co-op」
陳明祺
社會學
清大社會所所長
透過社會學研究方法,調查在地社區、公私部門運作現況,發現在地社會生態系統
曾晴賢
生態保育
清大生命科學系前系主任
多年持續透過生物技術解決在地汙染農地
運用在地素材和確實的課題探討,啟發每個人都能夠關心所處環境如何永續的議題,進而突破學術象牙塔之舊習,轉成關懷社會和環境的行動力
闕雅文
環境與資源經濟學
臺灣綜合研究院企業經濟所副研究員
多次參與各地水資源及環境開發相關評估
導引團隊了解大山背地區所面臨之水資源調配議題,培育資源管理機制設計人才
趙芝良
觀光學
考試院觀光相關公務人員高等考試委員
經濟部觀光商業培力及教育部教育計畫
導引團隊識得各項旅遊資源,並習得與旅遊發展相關的資源原則,強化環境資源規劃與管理應用能力
江天健
歷史學
新竹市文化局新竹市文獻小組委員
主持新竹市地方文史調查相關計畫
整合並帶領學生實踐所學習之社區營造之相關知識理論和實務經驗,發展為可行方案,並透過服務學習方式實際在社區場域中實行
張瑋琦
應用人類學
原住民族委員會「部落活力計畫」陪伴顧問
多次輔導文創市集與產學合作計畫
帶領學生與計畫團隊認識文化及文化資源,共同思考如何透過文化的基礎調查、資訊化、開發研究、管理等過程促使文化資源化;並思考如何促進社會大眾共同利用,以利文化資源還原於社會
榮芳杰
文資管理/文資教育
清華大學環境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多次擔任古蹟與文資保存諮詢委員
帶領學生與計畫團隊認識文化及文化資源,共同思考如何透過文化的基礎調查、資訊化、開發研究、管理等過程促使文化資源化;並思考如何促進社會大眾共同利用,以利文化資源還原於社會
曾慈慧
景觀規劃與設計
行政院公共工程採購評審委員會委員
多次評審與指導國內景觀與環境相關計畫
分析在地的上位計劃、地區相關計畫,帶領學生進行實際基地調查進行資源盤點,了解當地的人文歷史脈絡與,定義當地問題與提出解決對策
黃書偉
區域規劃、社區營造
新竹市都市計畫審議委員
主持多起在地社區規劃相關計畫
透過社區及環境議題的實踐,導引學生熟悉社區營造之理論與實務,並介紹環境資源的概念及分類和基本特徵、調查方法及分析
丁志堅
地理學、空間資訊科學
多次主持在地區域地圖資訊建置計畫
收集、處理、分析空間資料進行系統性展現,帶領學生盤點地圖資訊創造在地價值
鄭國泰
公共政策
新竹市政府市政顧問/鼎漢工程公司BOT顧問
針對本項計畫所設計議題之公共政策進行分析,並協調相關政府部門扮演計畫目標之支持與推進角色
王子華
科學教育、數位學習
竹師教育學院副院長
協助多所新竹縣中小學規劃與進行資訊融入教學方案
設計製作在地科學傳播內容,建立各級學校科普內容的供應體系之教材,激勵各傳播事業體投入科普文創之意願,進而拓展閱聽眾市場
邱富源
數位教育、設計教育
「新竹縣中小學行動學習推動計畫」輔導委員
國家文官學院公務人員基礎訓練課程講座「問題分析與解決」「創意思考與問題解決」
設計製作在地科學傳播內容,建立各級學校科普內容的供應體系之教材,激勵各傳播事業體投入科普文創之意願,進而拓展閱聽眾市場
江怡瑩
金屬藝術創作與設計應用
清華大學藝術中心主任
主持清大產業創新創業社群補助計畫
規劃在地文化創意商品開發專題,以金工技法訓練,引領藝術與設計學生養成設計服務與社會參與之責
施富錡
藝術設計
陶瓷工藝設計、立體造形研究、藝術創作
舉辦多次相關展覽
大山背地方文史踏察,並透過日常陶瓷產品以及陶藝作品之製作,做為活化閒置空間、熱絡文創產業之途徑
陳素燕
學習經驗、新素養、閱讀
清華學院厚德書院執行長
協同主持教育部學習生態系統創新未來大學計畫
整合清華學院住宿書院資源,預計有各類服務學習課程、小組、學習社群,具備社區營造、技術與社會實作、社會關懷、公民自治等元素,發展學生住宿學習
劉玉山
觀光導覽、商務企劃
新竹市客家語文教學諮詢與競賽評審委員
深耕於在地客家產業與文化發展
深入新竹在地客家文化,建立學生對客家語言文化之精神、內涵與特色之基本且系統性的認識,包括客家源流、客家采風、客家節慶、客家建築、餐飲、祭祀與俗諺習俗
蘇昭銘
交通運輸
桃竹苗區域運輸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建置新竹偏鄉地區運輸系統
透過巨量資料掌握在地公共運輸服務現況,應用先進資訊科技解決在地之公共運輸問題,做為未來發展觀光或建構綠色交通運輸服務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