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前溪水系供應新竹地區公共、工業、農業用水,頭前溪流域分別有上坪站、內灣站、隆恩堰、全流域等控制點,總水量為45,700 萬立方公尺,其中上坪溪攔河堰由新竹農田水利會、台灣自來水公司及經濟部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共同組成「上坪攔河堰管理小組」管理上坪攔河堰水資源在農業、工業與公共用水間之調配使用。依據水利署資料新竹地區用水比例,農業用水佔總用水量63%,工業用水佔16%,公共用水佔18%,保育用水佔3%,而其用水來源分別為水庫取水佔11%,川流取水佔89%,以川流取水的農業用水佔比最高,每每遇到到缺水危機,限制農業用水總是第一考量。但是這樣有沒有達到供水正義?有沒有維繫水資源的公平與有效率分配?
水資源調配跨域實驗工作坊帶者學生走入城鄉踏查水資源,導引學生自發性的關懷新竹城鄉水資源議題、蒐集竹科與新竹地區水資源調配利益關係者資訊,本學期透過四個活動引入各利益關係者角色,邀請參與學生發想不同的方法、方案,以解決水資源乾旱調配問題,整個過程中,引導學生發掘與發想公平與有效率之水資源調配管理機制設計方向,期望參與學生能一同為環境永續努力、一起追尋城鄉價值共創、共好、共善。
本座談會試圖從多角度看待台灣水資源問題,邀請公部門行政院農委會與經濟部水利署,以及公法人單位農田水利會與研究單位農業工程研究中心,讓同學們認識台灣水資源調配相關機構與因應對策,也讓生活在新竹地區的同學們對於新竹地區用水有初步概念。
演講人: 徐元棟 臺灣新竹農田水利會會長
演講題目:農田水利會組織結構及運作方式
演講內容:農業水資源利用,各標的用水量,用水量調整與缺水應變措施,農田水利會困境與國際交流。
演講人: 鄭友誠 行政院農委會農田水利處灌溉管理科 技正
演講題目:農業灌溉水資源管理
演講內容:灌溉用水特性與效益,農業水資源面臨風險與跳戰,目前政策推動之成效。
演講人: 羅守枝 經濟部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 經營管理課長
演講題目:南區水資源調配
演講內容:南區水資源調度現況,水資源相關政策,南區水資源主要面臨問題與對策。
演講人: 黃振昌 農業工程研究中心 副研究員
演講題目:農業用水 智慧管理
演講內容:台灣農業水資源概況,農作物精準調查與水量推估,節水灌溉方法,農田水利自動偵測系統。
同學提問與綜合討論
參訪取水、輸水、用水、回收處理的完整水循環過程,認識寶二水庫水資源源頭上坪堰取水口之農、工、公共用水分配。客雅水資源回收中心帶領我們瞭解水資源處理回收與運用,及面對現在台灣水資源困境,我們應該如何因應,不論從政策、建設或生活方面。
寶二水庫
講者:廖東昇 工程司
認識寶二水庫水資源源頭上坪堰取水口之農、工、公共用水分配。
客雅水資源回收中心
講者:謝信銘 勞安組組長
帶領同學們瞭解水資源處理回收設施與如何汙水再運用。
同學心得分享
來到新竹農田水利會與東興圳,體驗環境與文化的水圳同時也欣賞沿途的風景與古蹟,透過解說與廢汙水事件對於水利會在農民與政府之間扮演的協商角色有深入的了解與體會。
新竹農田水利會
講者:陳美嫦 管理組組長
新竹農田水利會服務項目,過去新竹地區隆恩圳與廣源記圳歷史,以及華映、友達汙水事件。
東興圳
講者:林保煙 . 吳慶杰 在地導覽講師
散步導覽水圳,講述新竹東興圳古今水利設施與運用,早期人文歷史,由東興圳四分汴沿途經過水車公園、伯公廟、六家民俗公園(林家問禮堂)。
以世界公民咖啡廳方式帶領同學們以多種角色面對缺水危機,討論因應對策;提出具體方案;預期效果和建議,分為農民、工業區、公共用水、經濟部水利署、行政院農委會、農田水利會、自來水公司等,讓同學們發想不同的方案,以解決水資源乾旱調配問題。
本學期參與工作坊之學生回歸到自己所修習的課程,產生自發性的影響,將各自修課內容與水資源調配觀念結合成為跨領域成果報告,主要討論曾經參訪過的東興圳之水圳環境與文化、休閒遊憩、友善農產品之效益分析,以及將水資源相關議題融入學生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