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科學是一個「行」的科學,透過行動去觀察體驗、創造思考、實驗創新 。
經過一學期服務科學導論的課程,透過培養全面的服務科學觀點,學習站在服務系統觀的高度來檢視與分析所處的環境,應用服務設計流程來展現習得的觀念與能力。本學期結合「清華大學城鄉價值共創與共好 USR 計畫 」,以新竹縣橫山鄉作為實踐場域。透過服務科學的方法來發掘議題,將服務科學的專業應用在真實的社會發展上,從現有的服務系統的了解出發,挖掘改變的契機,提出可行的服務創新方案。
林福仁教授
2017/09/12
課程內容
2017/09/19
課程內容
2017/09/26
★ 橫山踏查 ★
*行程:清大門口集合,騎Youbike 出發 ➤ 千甲車站 ➤ 橫山車站 ➤ 樂善堂、大崎棟步道 ➤ 大山北月 ➤ 內灣老街
清晨五點半,同學們從清大騎著Youbike到千甲火車站,用滿滿的熱血開啟這天的旅程 。一路上聽著福仁老師介紹當地的故事,漸漸了解橫山這塊土地;也深入自然風光,沿途享受芬多精洗禮,並攻上大崎棟步道的山頂,一同宣示大山背宣言。在消耗大量體力、流得滿頭大汗後,我們前往大山北月享受Peter學長所準備的在地輕食,聆聽學長如何利用服務科學連結在地和創造這個充滿無限可能的空間。最後來到內灣老街,聽著彭老師為我們講解內灣的歷史,並以美味的野薑花粽替這次的踏查畫下飽滿充實的句點!
2017/10/03
課程內容
ORID四個字分別代表objective(客觀)、reflective(感受)、interpretive(想法)、decisional(決定),是一種思考邏輯,亦是有效的溝通架構。
Empathy Map 同理心地圖是一個幫助團隊深度了解顧客,並從中得到見解的工具,包含四個部分,分別描述目標族群的各種感受 :
2. 小組活動part 1: 以「希望樹」影片進行ORID練習
3. 小組活動part 2 :以「橫山開放空間論壇」的所見所聞進行同理心地圖練習
2017/10/10
國慶日,停課一週
2017/10/17
課程內容
利害關係人圖
行動者網路理論
服務藍圖
活動理論
2017/10/24
課程內容
1. 觀賞 IDEO shopping cart 影片
2. 透過影片講授U Theory的概念與歷程
2017/10/31
課程內容
2017/11/07
課程內容
2017/11/14
課程內容
2017/11/21
課堂內容
2017/11/28
課堂內容
2017/12/05
課堂內容
2017/12/12
【精實創業分享】
分享者: 郭展榮 (David Kuo) | 耕慧國際管理顧問創辦人
演講概要:創業是一個實驗的過程,思考你要如何用最少的力氣和資源去做驗證,運用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軸轉(pivot) 等概念,不斷搜尋問題及檢視問題是否有人買單。透過David精闢的解說與快速實驗的工作坊,讓同學們更能融會貫通地將精實創業的思維應用在日常中。
2017/12/19
★ 夜訪東門市場 ★
*行程:影像博物館集合 ➤ 開門工作室市場導覽 ➤ 自由探索市場➤ 從體驗中繪製顧客旅程地圖 ➤ 各組分享與結語
東門市場在日治時期是非常繁華熱鬧的地帶,後來因老舊而沒落,成為街友的棲身場所;泓維學長觀察到這個狀況,於是成立開門工作室,運用服務科學的系統觀及服務設計,讓老市場逐漸恢復生機。
這次的走訪除了讓同學們實地了解東門市場的創新風貌與型態,並藉由體驗的過程,學習利用服務設計的工具(顧客旅程地圖)和服務科學的相關理論來檢視場域。
2017/12/26
【區塊鏈- ICOs: A Return to Community】
分享者:劉世偉 (Alex Liu) | 台灣數位資產服務平台 MaiCoin 創辦人
演講概要:
自互聯網時代以來,區塊鏈的技術被廣泛關注,並創造了顛覆性的創新,透過除去第三方介入讓使用者得以達成共識,網路信任與資料價值的難題因此迎刃而解 。本次邀請Alex來帶領同學們了解與探索區塊鏈技術、發展應用及相關議題。
2017/01/06
【2018新竹城鄉共好節 】
時間:2018/1/6~1/9
地點:橫山鄉大肚國小
經過一學期的籌備,同學們從不同領域的視角察覺到不同的現象與問題,在以人為本和價值共創的核心下,挖掘利害關係人的需求,發展出以旅遊、教育、產業、人文等主題的服務創新。
2017/01/09
課堂內容
學期專題期末報告:各組利用20分鐘的時間,呈現專案的服務設計歷程(工具的使用、測試、改進等)、從策展中所獲得的回饋與團隊反思,以及後續的規劃與未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