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翻譯很重要。
從前我剛學習程式的時候,常感嘆的一件事情,就是自己的英文太破。每次遇到不懂的字眼、太長的句子,就只能用機器翻譯,比方說:
翻了我就更不懂了。
後來我融會貫通後,常常覺得,寫程式其實不需要英文太好啊,因為很多時候,問題拆解、邏輯演算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程式語言會用到的類英文詞彙,只有一點點而已。那麼,為什麼我們不能把程式語言以外的東西翻譯成中文啊?!我舉個例子:
既然要翻譯,翻滿?翻好?哪個比較重要。
我以我的第一個完成的翻譯專案 Scratch 來說吧,如果你有興趣進一步瞭解,請觀看 Scratch 中文化的修改。
所以對我來說,把重要的先翻好,後面要翻滿就會來得很快。
這也就是 Scratch 除了編輯器,連教學內容都中文化的這麼完整的原因之一。
好的翻譯,很重要。
要怎麼翻的好?我想要先有一個初始的概念:
雖然我們講的是翻譯(Translate),但更嚴格來說是在本地化(Localize)
翻譯不只是把英文變成另一種符號,本地的人懂你的翻譯嗎?這才是重點。
你看得懂「勉強」這兩個中文符號,但是放到日本當地,它指的卻是「讀書」。所以本地化的內涵不只是符號,還有文化。
程式裡有個叫 token 的身份驗證技術,臺灣稱「權杖」,但是我更喜歡的是大陸人稱的「令牌」。
令牌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指的是
如果你有興趣多看一些的話,分享一個我的公開簡報翻譯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