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殭菌

白殭菌感染的途徑,主要是由昆蟲的體壁直接侵入感染。當孢子接觸到昆蟲後,會黏附在蟲體上,在適當的環境下便會發芽形成發芽管。

發芽管前端再形成吸附器,吸咐器分泌黏液及酵素,利用機械力及分解酵素刺穿表皮入侵蟲體生達到寄生的目 的,再利用昆蟲作為營養源不斷繁殖生長,使昆蟲各組織受到破壞,最後蟲體內充滿菌絲導致死亡。

由於白黑殭菌都會好壞蟲一起解決,建議逼不得已再使用。黑殭菌、白殭菌主要殺害對象較無專一性;除對鱗翅目(包括蝶和蛾二大類)、鞘翅目(包括各種甲蟲)、直翅目(包括蝗蟲、螽斯、蟋蟀螻蛄等昆蟲)、半翅目(台語俗稱臭腥龜仔,有陸生、兩棲、水生三類椿象)及雙翅目(包括蚊、蠅、虻等昆蟲)…等昆蟲體上有效外,亦可殺害蚜蟲及飛蝨;另外對線蟲亦有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