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宮沿革誌

日月宮創建於民國五十四年歲次乙巳,當年由(劉祥臨)公所發起,集結地方仕紳,鳩資覓地所創立。本廟址地坡丘形如金字古稱(金字山)係位居東陽普照之地亦稱(金面山),闢基立向坐西申兼坤正針,面向蘇澳東方海域、古砲台山、白米溪秀水環堂。初期建築即為簡陋木造皮庵,隔至民國五十七年,重新籌建為三間三殿鋼筋磚瓦結構。增設鬼谷先師、福德正神二殿,並涓吉於同年農曆八月十四日良辰,正式入廟登座,迨至民國七十四年又擴建兩側廟房,增設玉皇上帝、九天玄女二殿,供信眾朔望膜拜。

日月宮供奉主祀 (太陽星君)俗稱太陽公(太陰娘娘)俗稱月娘媽,亦日月星辰之通稱。緣起於《祥臨公》唯念 日月星辰亦為靈魂之燈、宇氣之本、地圓萬物之根源矣。緣此敬奉日月星辰而鼎名(日月宮)之由來。

日早期本宮周遭相思樹林立,樹蔭下留有些許百年清末派駐蘇津邊防海汛兵勇墦塚。本宮為收容周遭遺跡靈骸與傳揚古蹟文化,於民國六十二年籌建八角寶塔乙座,當年為紀念遺跡士兵忠勇精神而取名(忠靈塔)。涓吉於民國六十四年農曆十月二十四日丑時,正式安奉靈座,並奉有遺跡士兵(王家驥)(郭登雲)(俞長松)木雕神尊三座,供信眾追思膜拜。

先人創建宗教勝地,艱辛歷程值得肯定與溯念。本宮為緬懷先人,於民國八十五年設立開山建宮先賢牌旨乙座,供信眾追念膜拜。前後列奉於祠內者為,(劉祥臨)(李隆稻)(林炎金)(劉有藤)(楊清磯)(江遂淼)(林美來)(吳鎮平)(黃傳宗)(劉清池,上列先人即為當年任勞任怨,參與初期皮庵闢建而深受敬仰之先賢矣。

創建初期在社會民風思維,常依重著宗教信仰的年代。本宮前後亦由太陽星君勅派二名乩童《俗稱抓乩》。依序:《邱銀塗》勅派於建宮元年農曆九月九日《簡合春》勅派於民國六十五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早期本宮更在廟址地分別設立,宏揚道教文化講座,圖書館覽閱室,供信眾聽教覽閱。先人足跡非筆下所能容載,在數十年的光陰歲月裡,日月宮已從風雨中,敲出响喨的鐘鼓聲響,傳遞著永無止境的輝煌史蹟。

祥臨公:道字(鼎陽法師)台北縣坪林鄉濶瀨村人氏,生於民國二年瓜月,長年以廟為家、素品為膳,歿於民國九十二年臘冬之四矣。開基創廟立不替香楣,供人默祈配千秋,緣此撰文 謹 誌。

中華民國一0八 年 歲次己亥 桐春 日月宮 謹 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