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May 06, 2015 1:10:51 PM
議題:
一、國語科試題分析
二、數學科試題分析
三、國數教學討論
討論內容:
一、國語科試題分析
1. 這次的考題因非記憶的題型較多,學生第一次面對這種考題,成績普遍不太理想。
2. 針對圈出不恰當的語詞並改正的題型,未來可修改為題目提供二至三個選項讓學生選擇,以符合學生的能力。建議盡量以課文中出現過的詞語來測驗,也可以了解學生是否能活用詞語。
3. 第九大題的仿寫練習,因為沒有提供一範例可供仿寫,於題目的仿寫二字沒有相互配合,因此可以更換題目名稱,例如,短文練習,以更符合作答的實際情況。
4. 仿寫練習的配分經學年老師討論後,統一各項重點之給分標準。
5. 閱讀測驗的題目配分過重,列為下次出題的改進項目。
6. 建議未來出題後的審題工作,學年教師應全體將試卷實作一次,更能清楚判定試題內容分量與避免上述問題的發生。
二、數學科試題分析
1.大數及長度換算概念混淆,因此須釐清大數(兆、億、萬)進位的條件及長度單位(公里、公尺、公分)之間換算的條件,並加強練習。
2.部分學生讀題能力差,不了解題意,須加強讀題能力。
3.部分學生讀題粗心大意,例如,第四大題作圖題,除了須畫出不同的四邊形,還須標示圖形名稱,結果有學生漏寫圖形名稱,教師須加強提醒學生作答時將題目讀完整,且圈出重點或自己易遺漏地方,來提醒自己。
4. 應用題5-1-1中的「174公里400公尺」,因版面換行而被切成「174公里」及「400公尺」,部分讀題較弱學生,就易錯答,因此以後出題教師能避免這樣的情形,以降低答錯率。
5. 學生基本計算能力仍有待加強,例如,除法須補零的計算容易出錯。
6.數學節數一週三節,但時而放假,時而校內有各項活動(宣導活動、慶祝活動、游泳課等),因而數學上課時數不足,常須借用其它課使用。建議調升數學上課節數。
7. 加強補救教學,提升學生數學能力。
三、國數教學討論
數學第六單元-概數
活動2無條件捨去法,一開始的布題如下:
此活動教學目標主要讓學生了解如何用無條件捨去法取概數,
但用此布題方式,容易讓學生搞混,誤以為要用除法計算,
以致於有些學生練習習作題目時,都把此類題目用除法計算。
建議教師教學時,可直接帶入取概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