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Apr 06, 2015 11:22:26 AM
議題:
一、期中考範圍
二、國語數學教學分享
討論內容:
一、期中考範圍:
1.國語:第一課~第七課
2.數學:第一單元~第五單元
根據之前公文,請國語領域出題老師增加開放回答的題型,數學領域出題老師可出類pisa的題型,由於學生還不習慣相關題型,配分比例不宜過重。在國語領域,為增加學生練習的機會,老師可將國語習作中,原本「想一想」或「說一說」的題目,改成讓學生寫下來,了解學生是否能完整表達語意。國字注音的題型盡量用句子呈現,且配分比重要降低。
二、國語數學教學分享:
1. 國語領域:
第四課「米食飄香」中的「蔔」字,原本應讀二聲,放在尾字讀輕聲,但查教育部國語辭典,發現蔔與蘿合用時,不管是「紅蘿蔔」還是「蘿蔔糕」都是讀輕聲,需再跟學生說明。
2. 數學領域:
第三單元「四邊形」的內容較多,且同一單元涵蓋太多概念,學生容易搞混。
以下為需再跟學生澄清的概念:
(1) 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菱形皆為「兩雙對邊分別互相平行」
若出現「只有一雙對邊互相平行」選項,不可選擇,出題時也要避免出「一雙對邊互相平行」的選項,易造成學生混淆。
(2) 鄰邊與對邊只要能填出正確的邊,不用要求方向性,若答案是線段AB,也可寫成線段BA。
(3) 垂直線不一定垂直地面,斜線也有垂直線,利用旋轉的圖形,讓學生判斷是否有垂直。
(4) 畫出垂直線與平行線時,很多學生不夠確實,並未正確使用三角板畫圖,老師上課時需行間巡視,確認學生是否能使用三角板畫出垂直線與平行線。
(5) 對角是相對的兩個角,有些學生會認為相鄰的兩個角是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