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孩子

近期自殺風氣彌漫社會各階層,包括律師、懲教督導員、生意失敗的商人、被裁員的人士及為人師表等,他們都為不同的原因輕生,而最令社會人士悲痛的是:青少年自尋短見的慘劇有上升的趨勢。

根據本地一項調查,在受訪的十至十六歲學童中,過去一年內,接近三成曾間中或經常認為生存沒有價值;逾四成曾感到孤單或出現情緒問題;兩成六曾感到傷心和絕望;值得留意的是:逾三成六竟萌生自殺念頭。調查又指出,一成半受訪者表示曾認真考慮自殺,並作出一些自毀行為。在這一成半受訪者中,逾六成當時只向朋友及同學尋求協助,而只有三成向父母求助。

青少年人偶然感到迷惘失落本是很正常的現象。踏入青春期,他們既要經歷成長過程中生理及心理兩方的驟變,同時又要如成年人一樣,面對社會、政治及經濟的動盪。加上家庭及朋輩關係日益複雜,學業成績壓力與日俱增,所以容易對生命感到無助和絕望,有時甚至萌生自殺的念頭。

在最近兩宗學童集體自殺的個案,他們的父母都表示不能理解:為何孩子遇到困難時,並沒有向他們求助,反而尋求心智與他們一樣未成熟的朋輩幫助?更可惜的是,這些孩子的朋輩不但不能扶他們一把,反而推動他們一死了之 ,令他們決定走上不歸路。

作為家長,我們在悲痛之餘,更要反思一下如何遏止這種悲劇繼續發生:

  • 讓孩子獨立處理問題,增強他們抗逆能力

在日常生活裡,孩子定會碰到大大小小的困難,父母實在不宜事事為孩子代為解決,反而應讓孩子學習獨立地處理自己的問題。這種培育可以令孩子明白到:儘管他們偶然會遇到逆境,凡事都有解決的方法;儘管他們有挫敗的時候,他們仍然能夠重新站起來。

  • 聆聽孩子的心事

父母即使多麼忙碌,每天也要抽出一些時間與孩子傾談,分享他們生活中的苦與樂;同時更不要抹煞孩子也會有心事,父母宜多聆聽孩子的擔憂,與他們建立互相信任的關係。年青人若然知道父母是關心和接納他們,一旦遇到生活的不如意和挫敗,定會更願意吐露自己心中的鬱結,而父母便能有機會與他們一起分擔憂慮和抑鬱,從而引導他們更成熟地解決問題。

  • 培養孩子正面的自我形象

不少家長都有﹁望子成龍﹂的心態 ,以致對孩子有過高的期望。然而,父母要明白,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無論他們的學業或其他表現是何等出色,還是未如理想,只要已經盡了力,我們都要欣賞他們付出的努力。這樣可以令孩子知道自己是一個有價值的人;當孩子能肯定自己,自然會更愛惜自己,也不會選擇輕生來解決問題。

  • 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近年因為經濟低迷,不少家庭都出現種種問題,如因負資產或被裁員產生的經濟困擾,因要自我增值以保飯碗的工作及時間壓力,因種種轉變而導致日漸疏離的人際關係和日益複雜的家庭糾紛等。作為父母,我們應該身體力行,為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凡事抱積極的人生態度。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明白到事情即使如何困難,也有解決的方法;體會到父母如何勇於面對挫折和敢於戰勝困難。孩子日後遇到困難時,自然也會效法父母積極的態度,勇敢面對而非逃避它們。

  • 向孩子提供生命教育

父母宜善用日常生活的話題,協助孩子從不同的角度去探索人生意義。對於接二連三沉痛的自殺新聞,父母無須刻意避而不談,反而應主動與孩子討論這些個案,藉此讓他們明白,無論任何方式的自殺,最終都不會是浪漫收場,自殺者更不會成為英雄;同時,自殺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給在世的至親及摯友的心中留下永不磨滅的傷痛。與孩子談到生死問題時,亦可傾聽他們對這些問題的看法和疑慮,再以耐心解答及討論,從而幫助他們更珍惜並尊重生命。

  • 留意企圖自殺的先兆

自尋短見的人大多數在事前會有一些變化:日常生活習慣包括胃口減少、失眠或嗜睡、不再注重儀容等;行為方面包括由原來活躍多言變得沉默寡言、對以往喜愛的活動失去興趣、言行緩慢、坐立不安、表現退縮等;情緒方面會變得悶閃不樂或焦躁;而精神方面則是頹靡或心不在焉。父母若然發現這徵兆 ,應主動與孩子傾談他們的困擾,並且提供即時的援助。遇到孩子發出最後警告,如告訴旁人﹁我要死!﹂或向旁人交代﹁身後事﹂時,更要即時陪伴他們,以防悲劇發生。

  • 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如果孩子的問題十分複雜,情緒異常低落,甚至出現嚴重的抑鬱症狀時,父母應立刻尋求社工、臨床心理學家或精神科醫生的協助。

載自◆楊林綺文 香港城市大學社會科學學部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