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May 22, 2014 3:10:28 AM
我的兒子Aidan從小就在我服務的芙爾德早療中心「生活」,很多人都問我會不會擔心孩子跟特殊兒童在一起會變笨的問題,當下我聽了只是笑笑,內心卻覺得很荒謬。我了解一般家長的想法,大多數的人都期待自己的孩子跟「優秀」的孩子在一起,似乎跟這些孩子在一起孩子才能學習好榜樣、變得優秀。某種程度來說,這是理想化的,但事實上,在我們的社會中就存在了不同的人,我們的孩子有必要學習與不同的人在一起相處。
我很開心我的寶貝兒子有機會跟我們的學生在一起學習,以下是我觀察到的好處:
1. 有一顆會關懷人的心:現代很多的孩子都缺乏關懷人的心,只在乎自己,看到比他弱的孩子會嘲笑、嫌棄。讓Aidan和我們的特殊兒相處,他常常會關心是誰哭了,還會問我小朋友怎麼了,有時甚至還會想去安慰別人,很貼心。
2. 學習分辨哪些行為是該做的:有人擔心小孩會模仿特殊兒壞的行為,事實上,這些行為連一般的孩子都會有,我們無法控制環境,也無法永遠保護孩子,反而是當孩子到了可以理解的階段,他們需要學習辨識適當和不適當的行為 ,會分辨了才能學習如何掌控自己。當孩子學會辨識好與壞,同時還能學會克制自己,我相信孩子長大時就算是環境不為理想,他的行為也不會太過偏離,父母就能多放點心!
3. 他沒變笨,反而更懂事:我曾聽過一位特教老師的一場演講,他分享了特教老師其實有很大的功力能設計非常好的教案,連他自己的孩子也很受用。我自己也有同感,特教老師都有一個特色,就是能把學習目標劃分得很細,依照孩子的特質去設計屬於孩子的課程,正因為我們會重視每個小進步,當孩子達成時為孩子大聲歡呼,他們就都會學得有成就、學得有動機。
Aidan在中心也有專屬他的課程,雖然他是一般的孩子,但是從他小的時候我就是用特教的方式教育他,特別是以他能理解的方式引導他,並給予他適當的回饋,從遊戲中提升他各方面的能力,我發現他的假想性遊戲能力和穩定度竟然超過一般兩歲的孩子!我從來不會期待孩子要學多少、要多「優秀」,或是要達到什麼標準,但是這個結果真的是很有趣,沒想到利用最簡單、最具體的方式教他,反而學習效果最好。
最後,我要說我很幸運地能服務我們的這群孩子,從他們身上我學到很多,看到這些孩子天真的笑臉,每天都是一種感動!Aidan,我的寶貝兒子,媽媽希望你在這個環境能幫助你在長大後,學習感恩、珍惜,還能擁有一顆善良的心!
* 本篇文章由【兒童行為專家-袁巧玲 博士】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喜歡親子天下嚴選文章嗎?立即加入粉絲團→
袁巧玲博士
我是袁巧玲,國際兒童行為分析師(BCBA-D),專長是嬰幼兒發展、幼兒能力評估、早期療育、師資和家長培訓。目前是芙爾德教育中心的督導(http://www.steppingforwardedu.com),臺北市個別化早療推廣協會的理事長(http://www.twaiei.org),文大推廣部的講師,著作有三本:(1)關鍵七招孩子真好教,(2)親愛的小寶貝在想什麼,(3)請你跟我這樣教自閉症幼兒。
最重要的是我也是一個3歲兒子的媽! 我很幸運能做個全職媽媽和個職業婦女,孩子可以都帶在身邊又可以做自己熱愛的事!最高興的是能將自己所學的用在自己孩子身上,孩子開心我們的感情也很緊密,真是一舉兩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