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下學期浸禮聖學院十功課之九
書卷綜覽查經法
日期:1020601
壹、書卷背景查經
1. 主題:帖撒羅尼迦前書
塞薩洛尼基城/塞馬(Therma) 薩洛尼迦(Salonika)/(主後51-52年)
2. 工具:
各分項下
3. 地理:
帖撒羅尼迦於愛琴海西北部,Thermaic Gulf彎畔,是馬其頓省省會,也是馬其頓省的一個重要海港,為輸往馬其頓省內陸的交通樞紐和貨物集散地。
昔日帖撒羅尼迦遠較腓立比為大,腓立比是一內陸城鎮而帖撒羅尼迦則為一海岸邊港口。它也為於通往羅馬的驛道(The Egnatian Way)的中途站。經過這驛道,客旅,商人和貨物,都可循陸路向西前往亞德利亞海畔,乘船往羅馬去。另外也可以循驛道轉往於東北部一百二十公里遠的腓立比,和位於腓立比以北流入黑海的多瑙河河畔的城鎮鄉村。昔日有相當數量的猶太人聚居於帖撒羅尼迦,所以那裏設有猶太人的會堂。
http://www.biblesharing.com/61052.htm
帖撒羅尼迦是羅馬帝國最繁榮的城市之一,塞薩洛尼基城是另一音譯,即今日希臘北部重要工商業中心的塞薩洛尼基州首府。它位於哈爾基斯基半島西部、霍爾蒂阿蒂斯山山麓,可俯視加利科斯和瓦爾達爾河三角洲平原。http://163.30.0.78/hellas/thesaloniki.htm
地圖一
http://www.fuyinchina.com/n1025c129p9.aspx
地理洞見
帖撒羅尼迦是羅馬帝國最繁榮的城市之一,於愛琴海西北部,Thermaic Gulf彎畔,是馬其頓省省會,為輸往馬其頓省內陸的交通樞紐和貨物集散地;海岸邊港口。帖撒羅尼迦的地理位置很像今天台灣的高雄市,有高雄港,但是帖撒羅尼迦的省會地位就像今天的台灣的台北了。
4. 歷史:
公元前315年,由馬其頓帝國將領、亞歷山大大帝的妹夫卡桑德拉拓建後,以其愛妻的名字命名。http://163.30.0.78/hellas/thesaloniki.htm
今日的塞薩洛尼基城
歷史洞見
今日的塞薩洛尼基城的網誌作的很好,將今昔有個很立體的呈現。"帖撒羅尼迦是羅馬帝國最繁榮的城市之一,於愛琴海西北部,是馬其頓省省會",是羅馬帝國。但是在這網頁裡看到他說今日的塞薩洛尼基城是希臘第二大城市。使我好奇羅馬帝國和希臘的關係。"馬其頓統治下的希臘"顯示馬其頓省是大過希臘,希臘再大過塞薩洛尼基城。
5. 文化:
在保羅傳道當日,帖撒羅尼迦人口估計大約二十萬。在當日世界中,若果和以弗所安提阿相比,帖撒羅尼迦並不是一座世界級大城,也不是一個世界級的大海港。但它郤對是事馬其頓省的內陸城市鄉鎮十分重要,帖撒羅尼迦是它們通往世界的大門。今天的帖撒羅尼迦仍是如此,人口大約一百萬,是馬其頓省會,是今日希臘的第二大城,名為薩洛尼迦(Salonika)。http://www.biblesharing.com/61052.htm
馬其頓統治下的希臘(西元前338-200)希臘化時代,希臘與馬其頓、小亞細亞、埃及等希臘化的城市與朝廷,形成一種超越不同政治的統一文化。希臘地區性的公民愛國情操正逐漸消失,雖然希臘化的各國君王採取了神君的崇拜,希望將從前公民對城邦的熱誠轉移到自己身上來,但他們卻從未成功地創發出一種真正的國家意識。結果造成希臘文化的展望日趨國際化與個人主義。
在希臘的希臘人不僅不學習拉丁語,甚至還復興他們自己的古代方言。地方執政官以「遵照老祖宗的辦法」執行職務為榮,而殘餘的貴族則煞有其事的發表其族系家譜,上溯四十代或更多,而及於一個英雄或神祇為止。http://163.30.0.78/arxigk/history-0.htm
文化洞見
希臘文化的展望日趨國際化與個人主義是否也顯示各種文化的同時充斥,或說是混雜的文化背景,各樣的學說自然會冒出來。希臘人復興他們自己的古代方言,對於福音來說應該是有益的,在歷史的足跡來看,使徒保羅們寫給教會的書信,是很大的一個福音的應證。
6. 政治:
帖撒羅尼迦由地方官(徒17:6)管轄。地方官politarchs一詞出現在昔日羅馬帝國的公文記錄和碑銘中,是給那管理馬其頓省內城市方伯的稱號,相等於現今的總督。帖撒羅尼迦在保羅時代的一個「自由城」,也是馬其頓方伯的的駐防城。http://www.biblesharing.com/61052.htm
馬其頓統治下的希臘(西元前338-200)喀羅尼亞之役(Battle of Chaeronea,西元前338)的結果,使希臘完全臣服於馬其頓。儘管希臘城市維持著傳統不變的政府結構,然而他們在追求自由而徒勞無功的戰爭中己筋疲力竭,這些都破壞了人們對共和愛國的根基,並使城邦淪為僅僅是城市。http://163.30.0.78/arxigk/history-0.htm
政治洞見
帖撒羅尼迦在保羅時代的一個「自由城」,我查了何謂自由城? 顯示這城雜居著當地的希臘人,羅馬的殖民者,東方人,與大量定居的猶太人。簡直就像的民族大熔爐。
註:帖撒羅尼迦建立在稱為帖馬(Therma),或帖米(Therme)的古代城市遺址上。后者名稱的由來是出自它含有礦質的溫泉(thermae),這一溫泉到現在仍然存在於那個地方。這一個新興的城市,大約是在主前 315 年左右,由馬其頓王卡山德(Cassander)所建,他把一些鄰近的城市與鄉鎮中的居民集中在一起,並把這各地方命名為帖撒羅尼迦;以向她的妻子,即馬其頓王腓利二世之女,亞歷山大大帝的姐妹表示敬意。主要是由於它的周圍環繞著富饒的平原,以及它優良的天然港口,使這個城市的範圍與財富都能以迅速的增長。因此,當羅馬人征服馬其頓的時候,帖撒羅尼迦於繁榮中繼續進展。它位於帖馬灣的內灣,為伊格那提亞大道經由的地方。結果使帖撒羅尼迦成為阿底亞海與赫勒斯旁海峽(就是現在的韃靼尼爾海峽之間最重要的商業中心之一)。因此,帖撒羅尼迦被比喻為“位於羅馬帝國的膝部”。在兩次的羅馬帝國內戰期間,它選邊都站在得勝的一面,這種忠誠所得的報酬,使這個城市獲得了“自由城”的地位與特權,因此市民們享有召集自己議會與任命自己行政長官的權利。在保羅的那個時代,這城雜居著當地的希臘人,羅馬的殖民者,東方人,與大量定居的猶太人。
http://www.liangyou.net/files/media/share/article/be/thessalonians2.pdf
7. 宗教:
早期的塞薩洛尼基城基督徒跟其他地方的教徒一樣,屢受羅馬政權的打壓,甚至要捐命衛教。公元303年,當地篤信基督的羅馬官員聖德米特里(Demetrius)殉教,成為該城的聖人。直至10年後,羅馬君士坦丁大帝發佈米蘭詔書之後定基督的信仰為國教,基督教才大行其道。雖歷經入侵地震大火,塞薩洛尼基仍布滿早期基督教藝術,亦包羅不同時期拜占庭藝術特色的建築工藝。
在宗教方面,曾盛行於三、四世紀的東方式的革新傾向,至少在上層階級,已被一種愛國的保守主義所取代,而致力於象徵國家文化的古物研究。福音隨著基督使者的腳蹤,從小亞細亞向西開展,由腓立比、帖撒羅尼迦、雅典逐步南下,西元51年聖保羅在科林斯建立了教會,基督教已然在希臘各地傳播散布。二世紀時科林斯的主教戴奧尼修斯(Dionysius)曾寄信給雅典、斯巴達、諾薩斯以及克里特島的戈提那的教會。二世紀希臘的知識分子似乎也已開始改信基督教。
http://163.30.0.78/arxigk/history-0.htm
宗教洞見
看到二世紀希臘的知識分子似乎也已開始改信基督教,但是早期的塞薩洛尼基城基督徒跟其他地方的教徒一樣,屢受羅馬政權的打壓,甚至要捐命衛教。
8. 經濟:
希臘仍沒有商業的需要以彌補其自然資源的貧乏,它的困境因僅有的財富極度集中於少數人之手。西元前一世紀會被密集耕作的土地,而今淪為牧場。希臘所能指望的唯一收入來源,便是前來雅典追求高等學問的學生,及自古以來人數眾多的遊客,他們遍遊全希臘。公民大眾因貧窮而道德墮落,乃至為任何施捨而歇斯底里的謝天謝地,未得手便起而騷動暴亂。http://163.30.0.78/arxigk/history-0.htm
經濟洞見
自然資源的貧乏導致貧窮而道德墮落動輒引起暴動,是一個沒有盼望的時代,人的心非常需要救恩與盼望。
9. 總結:
*帖撒羅尼迦的地理位置很像今天台灣的高雄市,有高雄港,但是帖撒羅尼迦的省會地位就像今天的台灣的台北了。
*希臘文化日趨國際化與個人主義顯示各種文化的同時充斥,混雜,各樣的學說等等。希臘人復興他們自己的方言對福音來說是有益的,在歷史的足跡來看,使徒保羅們寫給教會的書信,是很大的一個福音的應證。
*二世紀希臘的知識分子似乎也已開始改信基督教,但是早期的塞薩洛尼基城基督徒跟其他地方的教徒一樣,屢受羅馬政權的打壓,甚至要捐命衛教。羅馬政權的打壓比當時馬其頓省更甚。
*自然資源的貧乏導致貧窮而道德墮落動輒引起暴動,是一個沒有盼望的時代,人的心非常需要救恩與盼望。
貳、書卷綜覽查經
步驟一 閱讀書卷
步驟二 作筆記
類別: 新約書信
印象: 教會, 信徒生活
鑰字: 聖潔(2:10,3:13,4:3-4,4:7,5:26)、信心(1:3,1:5,1:8,2:13,3:2,3:6-7,3:10)、愛心&彼此相愛(1:3,3:6,3:12,4:9,5:13)、喜樂(1:6,2:19-20,3:9,5:16)、患難&難(1:6,3:3-4,3:7)、感謝(1:2,2:13,3:9,5:18)
鑰節: 帖撒羅尼迦前書 第五章9-10因為神不是預定我們受刑,乃是預定我們藉著我們主耶穌基督得救。他替我們死,叫我們無論醒著、睡著,都與他同活。
情感語氣: 喜樂的勉勵
主旨: 警醒等候那日,主是盼望。
書卷結構:全章卷--勉勵警醒等候那日。第一章--神的道已傳開了。第二章--照神旨意。第三章--高興的不得了。第四章--要聖潔。第五章--完全無可指責。
主要人物: 神, 基督耶穌, 聖靈,保羅、西拉、提摩太、帖撒羅尼迦教會
步驟三 作背景查經
年代: 主後51-52年
作者: 保羅、西拉、提摩太
帖撒羅尼迦前書 第一章1保羅、西拉、提摩太寫信給帖撒羅尼迦在父神和主耶穌基督裡的教會。願恩惠平安歸與你們!
受信者:帖撒羅尼迦在父神和主耶穌基督裡的教會
受信區域:馬其頓和亞該亞
帖撒羅尼迦前書 第一章
7. 甚至你們作了馬其頓和亞該亞所有信主之人的榜樣。
8. 因為主的道從你們那裡已經傳揚出來。你們向神的信心不但在馬其頓和亞該亞,就是在各處也都傳開了;所以不用我們說什麼話。
寫作原因:為正受患難或逼迫需要信心鼓勵,可能教會裡的信心愛心和和睦出問題。
帖撒羅尼迦前書 第一章6並且你們在大難之中,蒙了聖靈所賜的喜樂,領受真道就效法我們,也效法了主;
帖撒羅尼迦前書 第二章2我們從前在腓立比被害受辱,這是你們知道的;然而還是靠我們的神放開膽量,在大爭戰中把神的福音傳給你們。
帖撒羅尼迦前書 第二章
14. 弟兄們,你們曾效法猶太中在基督耶穌裡神的各教會;因為你們也受了本地人的苦害,像他們受了猶太人的苦害一樣。
15. 這猶太人殺了主耶穌和先知,又把我們趕出去。他們不得神的喜悅,且與眾人為敵;
帖撒羅尼迦前書 第三章3免得有人被諸般患難搖動。因為你們自己知道我們受患難原是命定的。
帖撒羅尼迦前書 第四章6不要一個人在這事上越分,欺負他的弟兄;因為這一類的事,主必報應,正如我預先對你們說過,又切切囑咐你們的。
帖撒羅尼迦前書 第五章12又因他們所做的工,用愛心格外尊重他們。你們也要彼此和睦。
寫作時地:根據使徒行傳十七章,保羅是在第二次佈道之旅來到帖撒羅尼迦。
使徒行傳 第十七章1保羅和西拉經過暗妃波里、亞波羅尼亞,來到帖撒羅尼迦,在那裡有猶太人的會堂。
使徒行傳 第十七章3保羅照他素常的規矩進去,一連三個安息日,本著聖經與他們辯論,
使徒行傳 第十七章5但那不信的猶太人心裡嫉妒,招聚了些市井匪類,搭夥成群,聳動合城的人闖進耶孫的家,要將保羅、西拉帶到百姓那裡。
他們留在那裡一直到帖撒羅尼迦的猶太人又來庇哩亞攪亂,破壞保羅的工作,才離開此城去雅典;把西拉和提摩太留在庇哩亞。1-2節證明保羅是從腓立比來到帖撒羅尼迦的。
帖撒羅尼迦前書 第二章
1. 弟兄們,你們自己原曉得我們進到你們那裡並不是徒然的。
2. 我們從前在腓立比被害受辱,這是你們知道的;然而還是靠我們的神放開膽量,在大爭戰中把神的福音傳給你們。
海天書樓/聖經啟導本/p1729
帖撒羅尼迦前書 第三章1我們既不能再忍,就願意獨自等在雅典,
步驟四 圖表
步驟五 綱要
帖撒羅尼迦前書
主旨:警醒等候那日,主是盼望。
神的道已傳開了/第一章1:1-9
主的道在馬其頓和亞該亞各處傳開1:3-4,1:6-9
照神旨意/第二章2:1-18
神把福音託付我們2:1-4
乳母、慈父般按神真道互為見證2:6-11
以為神道領受真有福2:12-13
福音受大逼迫原是命定2:14-18
高興的不得了/第三章3:1-12
註:聖經老師提醒綱要的字眼,要符合聖經原意。有些綱要貼切卻符合聖經原意,但有些卻為了譁眾取寵或是聳動而失去了聖經的真理。就像「高興的不得了」的高興,不是從神而來,從神而來的是喜樂;快樂和喜樂也有含意和層次上的區別。「不得了」也是另一個需斟酌的,我覺得可能從聖經原意取字是比較貼近聖經原意的。
保羅派提摩太去3:1-2
帶回來好消息3:3-9
在主裡彼此堅固3:10-12
要聖潔/第四章4:1-12
成為聖潔遠避淫行4:1-7
聖靈要我們彼此相愛4:8-10
完全無可指責/第五章5:12-28
用愛心敬重在主裡管治我們的5:12-13
彼此相愛,常常喜樂,不住禱告,凡事謝恩5:14-18
持守真道5:19-20
願賜平安的神使我們全然成聖5:21-28
勉勵警醒等候那日/
第一章1:10第二章2:19-20第三章3:13第四章4:13-18第五章5:5-11
等候那日1:10
但,主是盼望2:19-20
主耶穌再來3:13
主裡睡了的人先,活著還存留的人一起,和主永遠同在4:13-18
光明之子不在白晝睡覺5:5-8
感謝主救贖宏恩5:9-11
與其他綱要比較
(一)http://arch.thu.edu.tw/thu_arch/teacherdata/huang/IThe/ITheOutline.htm
帖撒羅尼迦前書大綱
一、 問安、感謝 1:1-10
二、保羅的自我辯護 2:1-12
1. 保羅的在帖撒羅尼迦的初期傳道 2:1-4
2. 保羅在帖撒羅尼迦的的行為 2:5-8
3. 保羅在帖撒羅尼迦的榜様 2:9-12
三、感恩 2:13-16
四、計劃再次去帖撒羅尼迦 2:17-3:13
1. 保羅的計劃 2:17-20
2. 派提摩太去 3:1-5
3. 為提摩太帶回的消息感謝 3:6-10
4. 禱告 3:11-13
五、勸勉 4:1-5:24
1. 關於我們的教訓 4:1-2
2. 關於自己的身體 4:3-8
3. 關於彼此相愛 4:9-12
4. 關於已死的家人 4:13-18
5. 關於主再來的日子 5:1-11
6. 關於屬靈的長輩 5:12-13
7. 關於生活上的細節 5:14-22
8. 禱告 5:23-24
六、結語 5:25-28
代禱、問候、吩咐、祝福
(二)http://bibletool.konline.org/outline/TH1
帖撒羅尼迦前書大綱
(三)http://pursuingtruth.101superweb.com/138
壹 帖撒羅尼迦前書簡介
一、作者:使徒保羅。(保羅、西拉、提摩太聯名)
二、帖撒羅尼迦城簡介:
1.地理:乃今日希臘東北的帖撒羅尼迦,是個商業繁榮的港口。
2.居民:當地居民多為希臘人,也有不少的猶太人。
三、帖撒羅尼迦教會與保羅:
1.宣教:保羅第二次旅行佈道與西拉、提摩太到了帖城,帶領人信主。
2.堅固:保羅離開帖城到雅典去後,聽見猶太人仍在逼迫該地教會,就差遣提摩太前往帖城堅固信徒(三1-2)。
3.寫信:提摩太、西拉後來在哥林多與保羅會合(徒十八5), 報告有關帖城教會的情況後,三人即聯合署名致信教會。
四、寫信的時間和地點
1.時間:約是主後50年春天左右。
2.地點:在哥林多。
貳 帖撒羅尼迦前書綜覽
一、寫帖撒羅尼迦前書的目的:
1.有人認為這是保羅回覆一封由帖撒羅尼迦信徒寄來的信:
A.保羅用「論到」(四9、13,五1)。
B.某些轉折語被認為顯示保羅是在回答帖撒羅尼迦人的來信。
C.從保羅論說某些主題的方式顯示,這些原本不是他想要提的(如四9,五1);由此可知他在回答一封信上所詢問的問題。
D.話題轉換很快,顯示保羅在化解信中所提出的疑難。
2.對抗對保羅攻擊詆毀的言論。
3.信徒們受當地異教徒的迫害(二14)。
4.鼓勵退後的信徒(四4~8)。
5.對基督再來信息的誤解(四13~18)。
6.可能有某些人太過關心基督何時再來(五1~11)。
7.一些弟兄似乎不事生產,而滿足於依賴同伴過活(四11~12)。
8.在會眾和一些教會領導者間出現緊張的關係(五12~13)。
9.對於聖靈的工作和聖靈恩賜的重要性可能有爭議(五19~20)。
二、主題特色:
1.保羅從提摩太得知帖城教會長進的情形,在信中表達他的欣慰。
2.「主的再來」為本書主旨,主的再來是信徒最大的盼望。
3.有關死人復活的道理可與林前15章互相對照,而論主再來如夜間之賊(五1-11)一段,為早期教會從主領受的傳統教訓(太廿四36-44)。
4.鑑於帖城教會的成員多為外邦人(參二14), 信主之前可能深受異教歪風陋俗的影響,因此保羅在信中特別勸勉他們要生活聖潔、親手作工、討主喜悅。
三、帖撒羅尼迦前書簡要大綱:
1.問候(一1)
2.感恩禱告(一2~3)
3.懷念(一4~二16)
A.帖撒羅尼迦信徒的回應(一4~10)
B.在帖撒羅尼迦傳講福音(二1~16)
4.保羅與帖撒羅尼迦信徒的聯繫(二17~三13)
A.保羅渴望回帖撒羅尼迦(二17~18)
B.保羅的喜樂(二19~20)
C.提摩太的任務(三1~5)
D.提摩太的報告(三6~8)
E.保羅感到安慰(三9~10)
F.保羅的禱告(三11~13)
5.對基督徒生活的勸勉(四1~12)
A.一般原則—討主喜悅(四1~2)
B.身體的聖潔(四3~8)
C.弟兄相愛(四9~10)
D.個人的責任與見證(四11~12)
6.有關主再來(四13~五11)
A.在主再來之前過世的信徒(四13~18)
B.主再來的日期(五1~3)
C.白晝之子的態度與行為(五4~11)
7.勸勉(五12~22)
A.對傳道者的態度(五12-13)
B.對肢體的態度(五14-15)
C.對神旨意的態度(五16-18)
D.對聖靈的態度(五19)
E.對先知的態度(五20-22)
8.結尾的祝福與交待(五23~28)
四、以「主的再來」解析本書:
1.以信仰見證表明主再來(一)
A.信仰的榜樣:(一1~3)。
B.信仰的動力:(一4~8)。
C.信仰的見證:(一9~10)。
2.以勞苦傳道表明主的再來(二)
A.傳福音的動機(二1~6)。
B.傳福音的態度(二7~12)。
C.傳福音的果效(二13~20)。
3.以真誠事奉表明主的再來(三—四)
A.牧者的關心:(三1~5)。
B.牧者的喜樂:(三6~10)。
C.牧者的願望:(四1~8),(三11~四8)。
4.以明白真道盼望主再來(四9~18)
A.彼此相愛:(四9~10)。
B.行事端正:(四11~12)。
C.盼望復活:(四13~18)。
5.以儆醒等候主的再來(五)
A.儆醒的原因:(五1~3)。
B.儆醒的目的:(五4~11)。
C.儆醒的方法:(五12~28)。
五、帖撒羅尼迦前書總結:
1.為帖撒羅尼迦教會的禱告:因他們的改變。
2.為帖撒羅尼迦教會的喜樂:因他們的長進。
3.為帖撒羅尼迦教會的安慰:因他們的信心。
4.為帖撒羅尼迦教會的勸勉:因教會將被提。
5.為帖撒羅尼迦教會的警戒:因主的日子近了。
步驟六 作完帖撒羅尼迦前書的感想與應用
我很喜歡別人綱要(三)的整理,特別是結尾這一段。
看到有人這樣用心在整理帖撒羅尼迦前書的大綱,愛主的功課要更加油。
綱要"對抗對保羅攻擊詆毀的言論(三)"和"保羅的自我辯護(一)"的詆毀與辯護部分,倒是我讀經沒有領受到的。
應用上,更確定的要說:「詩73:28但我親近神是於我有益;」
小疑惑:
帖撒羅尼迦前書 第四章8所以那棄絕的,不是棄絕人,乃是棄絕那賜聖靈給你們的神。這是指傳福音被拒絕或是指7:神召我們,本不是要我們沾染污穢,乃是要我們成為聖潔。(把聖潔棄掉了?剛開始我以為是前者,就突然很高興;但按上下文看可能指後者,就是棄絕聖潔就等於把賜聖靈給我們的神棄絕了)。
http://bible.fhl.net/new/com.php?book=3&engs=1+Thess&chap=4&sec=1&m=這個連結提供的答案可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