鏘鏘觀點:人類與AI:創作的界線與協作的可能
繪畫風格這件事,從來不僅是技術層面的選擇,而是與人的身體息息相關的表達形式。你對自身肌理的控制與不可控制性,連同生理上無形的各種慣性,共同形塑了屬於你的獨特風格。這種風格,不僅是心理的延伸,更是生理的體現。對於缺乏身體性的人工智慧(AI)而言,這是一個難以理解的領域。
我們可以讓AI模仿甚至組合各種繪畫風格,但AI無法創造屬於自己的風格。而人類每個個體,無論繪畫結果是否符合主流審美,皆可以創造出獨特的風格,即便那份獨特可能顯得粗糙或怪異,它依然是真正的原創。AI,始終只能扮演模仿者與追隨者的角色。
AI的所謂創意,永遠無法取代人類的創造力。因為AI本質上是從大量資料庫中學習得來,它的生成結果僅能停留在對既有內容的組合與變形,而無法超凡絕倫或展現真正的與眾不同。對於以創意為核心的人類藝術來說,這樣的產物充其量只是一個泛泛之輩。
在與AI的對話中,人類應該展現巧思與溝通能力,以自然的語言與其協作,而非僅僅停留在輸入固定指令的層面。然而,現在的趨勢卻充滿了對「提示詞指令集」的過度依賴,甚至可以戲稱為「填鴨式AI教學」。這種方式限制了人類的主動性,讓AI的使用淪為機械的操作過程。
值得注意的是,現今許多有趣的創作,特別是影像與動畫,大多仍然是由手工與工具軟體共同完成的。從剪輯軟體到動畫設計,乃至影像編修,這些成果背後都少不了人類的努力與巧思。在AI時代,我們不應忘記人的存在,因為人類的價值遠超越了技術的輔助。
至於我與AI的共創精神,則在於讓AI自由發揮其生成潛力,而非單純由我指揮其創作內容。我相信,真正的共創並不是操控,而是尊重AI作為工具的角色,同時依賴人類對創意的主導與掌控。
AI是輔助,是工具,但它無法成為主角。人類的身體與心靈,才是創作的核心力量。這個時代的文化與藝術創作,不應該因AI的加入而遺忘人類的存在。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實現人類與AI的和諧共存與創造性協作。
議題一:文化藝術領域應用生成式AI的現況與如何看待AI與其生成內容的建議
強化人為創意投入:創作者應積極參與生成過程,確保作品具備獨特性與原創性。
揭露AI應用範圍:標示作品中AI生成的部分,避免誤導觀眾或用戶。
培養AI工具使用素養:針對文化藝術領域人員進行AI操作與法律風險的教育訓練。
促進技術與藝術結合:鼓勵AI技術在藝術創作中的跨領域應用。
建立內容責任分界:明確區分AI生成與人類創作部分的版權責任。
設置數據來源標準:規範AI工具訓練所用資料集的合法性及多元性。
鼓勵文化本土化應用:引導生成式AI在地化設計,結合本土文化特色。
發展驗證工具:開發檢測工具,用於區分AI生成與人工創作內容。
促進公平競爭:在比賽及補助項目中設定公平規範,保護原創藝術家。
推動技術透明化:促使AI服務提供者公開訓練數據來源和演算法原則。
鼓勵創作者協同創作:以AI為輔助工具,強化人類藝術創作的多樣性。
落實版權教育:提升文化藝術創作者對AI版權風險的認識。
提高生成結果的信任度:透過記錄和證明創作歷程,建立用戶對生成內容的信心。
設立倫理指引:明確規範AI生成內容的社會與文化責任。
推動國際合作:參考國際相關政策,建構本地應用的合規環境。
支持開放數據集:建立開放授權的文化資料庫,供AI訓練合法使用。
設定創作門檻:區分簡單AI生成與具創意的人工介入內容。
提升文化價值:利用AI生成內容推廣文化藝術,提高藝術品接觸率。
保護個人特徵:限制AI模仿聲音、肖像等行為,避免侵害個人權益。
評估社會影響:定期審視AI生成內容對文化和社會的正面或負面影響。
議題二:對文化藝術應用生成式AI規範指引草案的建議
明確版權保護範圍:規範生成式AI內容的版權歸屬與法律保護範圍。
推廣創作歷程存證:鼓勵創作者記錄創作過程,作為版權主張依據。
設定合理使用準則:針對AI訓練資料使用制定合理使用條款。
建立侵權糾紛處理機制:提供便捷的版權爭議調解渠道。
推動數據透明化:要求AI提供商揭露訓練數據的合法性及來源。
促進倫理與公平原則:制定明確的AI生成內容倫理準則。
限制高風險應用:對有潛在侵權風險的AI工具進行分級管理。
強化審核流程:在比賽或補助申請中增加AI生成內容的審核標準。
鼓勵公開契約規範:建立標準化AI生成結果權利分配協議模板。
支持文化保護:引導生成式AI避免破壞文化價值或曲解歷史。
提升AI教育:設立文化藝術專業的AI應用課程,提高創作者素養。
設計風險評估工具:開發適用於生成式AI的風險評估模型。
監管生成結果質量:對公開發佈的AI生成作品進行必要的審查。
制定罰則措施:針對不當使用生成式AI的行為,設立明確處罰規範。
支持本地化創作:以政策鼓勵本地數據及AI生成內容的發展。
推廣開放資源:創建合法的開放授權數據平台,降低侵權風險。
促進國際對話:與國際機構共同制定生成式AI全球規範。
保障公平競爭:在市場運作中對原創與AI生成內容制定平衡政策。
鼓勵技術創新:提供資金支持發展防止侵權的AI生成技術。
設立監督委員會:成立專責單位,定期審核規範執行情況與修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