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慧迅速發展的今日,數字人,也就是AI虛擬代理人,正以驚人的速度進入我們的生活。從虛擬教師到虛擬主播,數字人似乎無所不在。許多人認為,透過數字人進行教學,學生會覺得更有趣,學習效果也會更好。然而,這真的是事實嗎?我對此持有相當的懷疑。
數字人的出現,無疑為教育領域帶來了一股新風潮。透過先進的AI技術,數字人可以模擬人類的語言、表情和動作,甚至能夠24小時不間斷地提供教學服務。對於教育機構和教師來說,這似乎是一個解決師資短缺和提升教學效率的完美方案。
許多人堅信,數字人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習過程變得更有趣。然而,我不禁要問,學生對數字人的新鮮感能維持多久?當初次接觸的新奇感消退後,數字人還能持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嗎?畢竟,教學不僅僅是資訊的傳遞,更需要情感的交流和人性的關懷。
教育的核心在於師生之間的互動和理解。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學生成長路上的引導者和支持者。數字人雖然能模擬人類的行為,但缺乏真實的情感和判斷力,無法真正理解學生的需求和困難。當學生面臨挫折或需要鼓勵時,數字人能提供的支持遠遠不及真人教師。
不可否認,AI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有其價值。例如,利用AI進行個性化學習、即時反饋和數據分析,能夠提升教學效果。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完全依賴數字人。真正有效的教育,應該是科技與人文的融合,而非單純地用技術取代人類。
在AI時代,我們應該謹慎思考科技在教育中的角色。數字人或許能夠輔助教學,但無法替代真人教師的價值。教育的本質在於人與人之間的連結,這是任何先進的技術都無法複製的。我們應該將焦點放在如何運用科技來輔助,而非取代人類,才能真正提升教育的品質。
林豪鏘, 2024, 10,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