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寫作班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Qxs4mBxbKE&feature=related
作文四象限第二堂擺陣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P4kEOn2yI0&feature=related
澎國小語文領域作文教學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UQArH0oaSE
作家小傳
http://dcc.ndhu.edu.tw/poemroad/lu-jiau/category/introduction
1. 瀕臨絕種的動植物
2. 美化生活環境
3. 得意的收集品
4. 拒絕毒品
5. 熱鬧的景象
6. 生活點滴
7. 讀書-佳句摘錄-心得報告
8. 國內外新聞
9. 寒假作業實施計畫
10.傷腦筋
11. 豐富之旅
張騰蛟,筆名魯蛟,山東省高密縣人,民國十九年八月十六(舊曆閨六月廿二日)生(文書資料上的日期是民國十九年六月廿二日)。由於身處戰亂的年代,沒有機運接受完整的正統教育,故恆以自修充實學養之不足。初曾任職軍中,任多項職,並在國防部經辦文宣工作。後服務於行政院新聞局,歷任編審、專門委員、幫辦、副處長、處長、主任秘書等職,歷時近二十年。
張氏的生活極為規律和單純,所有的公餘時間,都投入了文學。民國四十三年開始發表新詩、童話和小品,四十五年參加了台灣第一個新詩的流派─紀弦所創的「現代派」,並於四十九年出版了現代詩集《海外詩抄》。後來的創作範圍擴大到散文、小說、童話、評論與傳記文學,結集出版的共有《菩薩船上》、《一串浪花》、《向陽門第》、《鄉景》、《海的耳朵》、《我愛山林我愛原野》、《張騰蛟自選集》、《繽紛季》、《鄉野小集》、《芬芳事》、《原野之歌》、《青青大地》、《走在風景裡》、《墨廬雜記》、《綠野飛花》、《溪頭的竹子》、《王正廷傳》、《蔣作賓傳》、《葉公超傳》、以及第二本詩集《時間之流》、中英文對照《魯蛟短詩選》和新的散文集《結交一塊山野》等廿三種,另有書摘《一年五季》及主編的《行政院新聞局史》。此外,尚有發表過的零章散篇五十餘萬字。其作品,不論是詩、散文或小說,為文的動機都是發自至善。
在長達五十多年的寫作歷程中,除了一般的著述以外,曾經在「台灣新生報」、「自由時報」等刊物寫過五個文藝性專欄,和友人創辦「桂冠」詩刊,出席過第二、第五、第十五及第二十三屆世界詩人大學,擔任過中國文藝協會和中華民國新詩學會的理監事和常務理事,國家電影資料館的首屆理事。有近三百多篇各類作品被收入或轉載於台灣、大陸、香港及外國的二百餘種詩集選、專集及報刊中。散文作品〈聆聽〉、〈溪頭的竹子〉和〈那默默的一群〉先後於六十九年、七十三年、八十六年被選入國中國文課本,另有其他散文作品入選高職及五專國文課本。國中國文課本開放民間版後,又有兩篇作品上榜。〈溪〉文也入選香港高中國文課本。九十三年八月,散文作品首度入選「大學國文」(三民版)。並曾榮獲國軍文藝金像獎、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文化復興金筆獎、文化建設詩教獎。一九九二年五月及二○○三年被列名於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之「台港澳暨海外華文新詩大辭典」。其後又陸續入選大陸出版之多種「辭典」。
張氏的作品以散文為主,強調文字的優美與創新,並主張以詩的創作技巧─如含蓄、象徵、誇張,應用於散文的創作;以詩的養分去營養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