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幟來源:袁世凱中華帝國國旗草案
「洛陽虎視,八方風雨會中州。」吳佩孚能否實現其武力統一的大志呢?
================================================================================
劇本一:(勢力難度:困難)
宗主國:無 司令部:武漢
由於位處華中,容易與周遭勢力交惡因而陷入四面圍攻牆倒眾人推的地步。
北伐軍還不一定會打上來,但欲南征也不甚容易(需同時對付國民政府和桂系)。
當下較容易的作法是先與死敵國民軍親善,再伺奉系與國民軍交戰看有無可趁之機。
但倘若一旦不幸觸發北伐事件,則最糟的情況下可能需要一回合抵擋四波攻擊(國府、中共、湘系、桂系),若同時又與其他勢力交戰的話,到時只能自求多福了。
================================================================================
直系可徵召之兵種:
類別
兵種
圖片
民兵系
民兵
步兵系
步兵
騎兵系
騎兵
砲兵系
砲兵
機械系
日式裝甲
================================================================================
總司令:
姓名
綽號
肖像
技能
內閣
兵種
說明
吳佩孚
玉帥
機動 +1
士氣 +1
步兵戰力 +30%
白色慧星 1次
軍校
步兵質素
加成再+1%
英式步兵
軍閥中個性最為剛直之人,曾經一度身為中國軍事實力最強者,亦是第一位登上美國《時代》雜誌封面的華人,在第二次直奉戰爭大敗後已是日薄西山。當年吳佩孚威震 天下的嫡系主力和麾下大將此時均已不復存在,只能依賴鄂、豫的地方軍閥武裝。在遊戲中善於步兵與急襲,且一開始就是英式步兵,只是不善近戰。
重要將領:
姓名
綽號
肖像
技能
內閣
兵種
說明
劉玉春
劉鎮華
龐炳勛
于學忠
近戰+1
士氣+2
防禦力+20%
城市地形 +15%
防守戰時
出戰部隊
士氣恢復1
近戰+2
補給+4SP
民兵戰力 +20%
部隊裝備
大刀時
衝鋒+1
士氣+1
防禦力+20%
補給費用 -30%
民兵戰力 +10%
兵力+30
士氣+1
防禦力 20%
步兵戰力 +10%
義式步兵
西北步兵
民兵
北洋步兵
跟隨吳佩孚十多年的心腹,雖然這位美男子在日後對吳佩孚落井下石,但此時仍是不得不倚重的戰力。
被時人稱為吳大帥的趙子龍,其實與吳佩孚的淵源不深,效命時間亦短,但仍對吳忠心耿耿。
陝豫地方武裝「鎮嵩軍」的創始人與大將,率領民兵戰力相當強悍!
抗戰中在臨圻戰役率領雜牌部隊阻擋日軍精銳,促成台兒庄大捷,後一度降日,晚年和同為抗日名將的孫連仲在台灣開餐館度日。
龍泉劍斬血汪洋,千里直驅黃海黃,大禹神功何其偉,洛陽一氣貫扶桑。 -吳佩孚,作於第二次直奉戰爭
為謀統一十餘秋,嘆息時人不轉頭;贏得扁舟堪泛宅,飄然擊楫下黃州。 -吳佩孚,〈初至黃州,走筆云史〉
================================================================================
劇本一初始將領名單(西北步兵*3 北洋步兵*4 義式步兵*2 鐵甲車*1 騎兵*1 英式步兵*1 步兵*2 民兵*5 內閣成員*2)
將領名
吳佩孚
萬選才
龐炳勛
蘇運昌
劉玉春
王振
劉茂恩
劉鎮華
楊清臣
馬德鳳
陳文釗
梅發奎
寇英傑
靳雲鶚
齊燮元
張治公
陳嘉謨
許世友
于學忠
蔣百里
張其鍠
技能1
機動 +1
兵力 +45
士氣 +1
兵力 +60
衝鋒 +1
兵力 +60
兵力 +45
衝鋒 +2
兵力 +45
兵力 +60
兵力 +45
兵力 +45
兵力 +45
機動 +2
兵力 +60
兵力 +45
兵力 +30
兵力 +30
兵力 +30
傳媒力 +2
傳媒力 +2
技能2
士氣 +1
衝鋒 +1
防禦力 20%
士氣 +1
士氣 +2
衝鋒 +1
衝鋒 +1
補給 +4SP
士氣 +1
部隊經驗 +20%
士氣 +1
衝鋒 +1
傳媒力 +2
士氣 +1
士氣 +1
衝鋒 +1
士氣 +2
衝鋒 +2
士氣 +1
民國無雙 LV1
政治力 +1
技能3
步兵戰力 +30%
士氣 +1
補給費用 -30%
部隊經驗 +20%
防禦力 20%
民兵戰力 +10%
補給費用 -15%
民兵戰力 +20%
部隊經驗 +20%
騎兵戰力 +10%
部隊經驗 +20%
補給 +2SP
防守 -4回合
進攻 +8回合
砲兵戰力 +10%
補給 +2SP
進攻 +4回合
補給 +2SP
防禦力 20%
外交值 +2
改革值 +2
技能4
白色慧星 1次
民兵戰力 +10%
民兵戰力 +10%
--
都市地型 +15%
--
民兵戰力 +10%
--
步兵戰力 +10%
--
步兵戰力 +10%
民兵戰力 +10%
騎兵戰力 +10%
部隊經驗 +20%
--
民兵戰力 +10%
部隊經驗 +20%
騎兵戰力 +10%
步兵戰力 +10%
--
外交值 +2
兵種
英式步兵 LV1
民兵 LV1
民兵 LV1
北洋步兵 LV1
義式步兵 LV2
民兵 LV1
西北步兵 LV1
西北步兵 LV2
步兵 LV1
騎兵 LV0
步兵 LV1
民兵 LV0
北洋步兵 LV1
北洋步兵 LV1
鐵甲車 LV0
西北步兵 LV1
義式步兵 LV1
民兵 LV1
北洋步兵 LV1
內閣人員
內閣人員
圖片
內閣能力
軍校步兵質素加成再+1%
防守戰時出戰部隊士氣恢復1
部隊裝備大刀時衝鋒+1
進攻行動力消費 -1
警局治安+5
每月免行動力練兵一次
解除防禦工事建造數量限制
腐敗度對文化值的影響減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