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貴的第三世巴麥欽哲仁波切

第三世巴麥欽哲略傳

第二世巴麥欽哲的功德化身,俗名黃英傑。「巴麥欽哲」意為第一世蔣揚欽哲旺波(文殊智悲王,1820~1892)轉世到青海巴麥寺的意化身第二世巴麥欽哲‧昆桑種都(普賢度眾,1897~ 1945),主要依止第三十四任直貢法王 (持教和慧,1874~1943)為根本上師,取出淨觀、地庫與心意伏藏十函。由於證量殊勝,噶瑪噶舉派第十六世大寶法王(1924~ 1981),也前來從他受法,灌頂時親見蓮師真實降臨,故而讚嘆他是一切伏藏師中的轉輪聖王。

第三世巴麥欽哲仁波切於1967年出生於台灣,俗名黃英傑,畢業於輔仁大學社會學系,並取得玄奘大學宗教學碩士,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佛學博士,現為華梵大學專任助理教授。除著有學士與碩士論文兩篇,並出版藏傳佛教專書25本之外;碩博士班階段,已於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12篇,學術期刊發表論文4篇。

1985年(即18歲)起,曾為達賴喇嘛、薩迦法王直貢法王、貝諾法王等藏傳佛教四大教派與南傳佛教高僧,擔任各種顯密教授法會現場口譯超過一千場,精確深湛的翻譯能力,廣為眾所周知與肯定。二、三十年來,自藏傳佛教四大教派具德上師受法灌頂達數千種。

在格魯派教法方面,主要自達賴喇嘛領受菩薩戒、千手千眼觀音大灌頂、各種長壽灌頂,與《離四執》、《闡揚能仁意趣》講釋等各種顯密教法。自直貢法王為主之噶舉派諸師領受《噶舉密咒藏》、《知一即知一切》、《五十隨許》、《大印五支》、《那洛六法》等灌頂、口傳與教授。自薩迦法王為主之薩迦派諸師領受《成就法總集》、《續部總集》、共與不共《道果》、《十三金法》,《國燃巴文集》等灌頂、口傳與教授。

自寧瑪派貝諾法王領受《天法》與《龍欽寧體根本經函》、達龍知珠仁波切領受《龍欽巴文集》,祖古烏金傳授秋林新伏藏之《普賢心滴》大圓滿明力灌頂與教示,並得到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傳授《色拉康卓伏藏集》、喇千仁波切傳授《巴麥欽哲伏藏集》,噶千仁波切傳授《甚深大圓滿》等教傳與伏藏之灌頂、口傳與教授。

黃英傑多年修學佛教的成果,歷來便受到許多傳承上師的注意、肯定與授證。1995年,首先經藏傳佛教噶舉派直貢法王審察合格,為他頒授阿闍黎(教授師)證書及法袍,成為西藏佛教合格的顯教師資,並得到薩迦、寧瑪各派法王承許。

此後十年,在直貢法王等上師指導下,陸續完成以《大印五支》、《那洛六法》為主的各種上師、本尊、空行、護法閉關。2001年起,更應尼泊爾加德滿都國際佛學院( International Buddhist Academy,簡稱IBA)創辦人堪布阿貝(薩迦法王經師,北印度薩迦佛學院創辦院長)邀請,前往擔任教席,負責中觀、因明、俱舍、般若,與各種實修論典及藏文等課程的漢語教學。2004年修畢四年學程,通過考試,得到修業證書。

於是直貢法王薩迦法王,在2004年,分別親授密乘金剛上師法位。2005年,由直貢法王指認為第三世巴麥欽哲的轉世化身。同年,第二世巴麥欽哲之心子─第四世喇千仁波切帕秋聽列桑波(聖勝事業善)在無餘傳授一切巴麥欽哲之伏藏法後,特頒賜伏藏法主證書。

關於黃英傑轉世身份的認證過程,始自1997年。當時,巴麥寺寺主第九世洛昆桑仁波切千秋多傑(1942-)首度離開青海藏區,仁波切根據第二世巴麥欽哲的預言授記,與他自己七年來認識黃英傑的親身體會,深信黃英傑必定是其上師所授記的轉世化身。但仁波切謙稱自己沒有了解三世因果的神通,因此在2004年,將尋訪結果呈報第三十七任直貢澈贊法王赤列倫珠(事業任運,1946- ),蒙法王以無漏智慧審慎觀察各種徵兆,並請示護法阿企法度母加以抉擇。終於在2005年,確認黃英傑為第二世巴麥欽哲的功德化身無誤,並賜名為昆秋滇津種都林巴(寶持教度眾洲)。此舉並得到薩迦法王的認同與支持。2005年,直貢法王託付尊貴的噶千仁波切 主持巴麥欽哲仁波切的陞座大典。

此外,在2004年洛昆桑仁波切呈報其尋訪報告之前,巴麥寺的成就上師─第四世喇千仁波切(1934-),在閉關專修巴麥欽哲伏藏法二十二年後,因病首度赴海外就醫,便與黃英傑相遇,並破例應允為他單獨傳授全部巴麥欽哲伏藏法。而巴麥欽哲是黃英傑後來被指認的轉世名號,美千寺就是歷代巴麥欽哲的法座所在。因緣之巧妙,無可言喻。

……

最後 ,黃英傑去向喇千仁波切辭行時,仁波切在巴麥寺堪布與僧眾的面前說:「第三世巴麥欽哲仁波切(黃英傑)是巴麥欽哲伏藏法的當然法主,我已將全部灌頂與口傳、口訣供養給他,將護法交付予其手上。我自己住此長年閉關,但壽命無常,不知何時將死。之所以一邊生病,一邊為他傳法,就是為了他將來能夠弘傳此法。」又說:「我做何事都靠他(黃英傑),因為我的根本上師是前世的巴麥欽哲,而黃英傑就是我的上師的轉世化身,所以我相信他,他的囑咐我一定會遵從。」當時黃英傑立刻說:「不! 我是弟子,您是上師。」喇千仁波切很高興地說:「對! 我們互為師徒,就是因為我們過去世誓句清淨的緣份與因果,所以此生能夠再得相遇、繼續傳揚佛法。」簡短的對話,已將宿世師徒情誼顯露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