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Paper(*通訊作者)
一、正向心理學議題在各領域應用
Chen, P. L., Lin, C. H., & Lu, Y. Y. (2025) .Exploring life goals, hopes, savoring and flourishing: Perspectives of Taiwanese and Overseas Chines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117. https://doi.org/10.1016/j.ijedudev.2025.103365 (SSCI)
Hou, C. H., & Chen, P. L. (2024). Optimism, social support, and caregiving burden among the long-term caregivers: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Promotion, 26(9), 697-708. https://doi.org/10.32604/ijmhp.2024.051751. (SSCI)
Chen, P.-L., Lin, C.-H., Lin, I.-H., & Lo, C .O. (2022).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academic self-efficacy on learning outcomes of college freshmen. Psychological Reports, online. https://doi.org/10.1177/00332941221077026 (SSCI)
Chen, P.-L. (2021). The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an education well-being scale among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Healthcare. (SSCI, Ranking of Health Policy & Services: 40/88, Q2).
Chen, P.-L. (2021). Comparison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self-compassion, and mental health between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and Taiwanese students in Taiwan.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83, online (SSCI, IF = 2.71, Ranking of Psychology: 28/65, Q2)
Chien, C.-L., Chen, P.-L., Chu, P.-J., Wu, H.-Y., Chen, Y.-C., & Hsu, S.-C. (2019).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subjective happiness scale: Validation and convergence with multidimensional measures. Journal of Psychoeducational Assessment. (SSCI) https://doi.org/10.1177/0734282919837403 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10.1177/0734282919837403
Syu, J. J., Yu, M. N., Chen, P. L., Chung, P. C. (2013). The effects of marriage on volunteering and mental health: moderated mediation analysis. Quality & Quant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thodology, 47(5), 2447-2457. https://doi.org/10.1007/s11135-012-9663-x. (SSCI)
陳柏霖*(2025)。以創造性轉化為調節效果:社區大學教師品味特質對圓滿人生的關係。教育科學研究期刊,已接受。(TSSCI)
黃佑嘉、陳柏霖*(2024)。臺灣心理師靈性幸福感量表修訂及信度、效度評估之研究。應用心理研究,80,109-144。(TSSCI)https://doi.org/10.53106/156092512024060080003
陳柏霖、蔡亦倫、陳玉樺(2023)。大學生生活壓力量表之試題衡鑑。測驗學刊,70(3),163-192。(TSSCI)
陳柏霖、蔡亦倫(2023)。正向心理測驗在公務人員考試應用的可行性之初探。國家菁英季刊,16(1),91-107。
陳柏霖(2022)。以心理韌性為中介角色:社區大學學員恆毅力與巔峰幸福之關係。教育與心理研究,45(3),1-30。https://doi.org/10.53106/102498852022094503001(TSSCI)
游惠娟、陳柏霖(2022)。樂齡學習中心正念課程對提升樂齡者幸福感之探究。台灣教育研究期刊,3(5),63-80。
陳柏霖(2022)。園藝療育方案對遊客品味與幸福感之影響。正向心理:諮商與教育,1,162-174。https://doi.org/10.30099/PPCE.202206_(1).0012
陳柏霖(2022)。幸福感教學2.0融入正向園藝療育課程對學生心盛與幸福感的影響。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8(1),41-74。(TSSCI)https://doi.org/10.6925/SCJ.202203_18(1).0002
陳柏霖(2022)。以品味策略為調節角色:國中初任與資深教師品味信念與圓滿人生之關係。教育心理學報,53(3),587-616。https://doi.org/10.6251/BEP.202203_53(3).0004(TSSCI、Scopus)
陳柏霖、沈妙珊、許雅涵(2021)。以心理資本為中介角色:讀經志工教師教學信念與班級經營效能之關係。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6(2),207-239 。 https://doi.org/10.6209/JORIES.202106_66(2)0007 (TSSCI、Scopus)
陳柏霖(2021)。以品味與七福-圓滿人生為中介:高齡者參與宗教活動與憂鬱情緒之關係。教育與心理研究,44(1),69-103。(TSSCI)
劉佩雲、許育慈、陳柏霖(2020)。國小學童視覺藝術創造力與熱情之關係:以心流為中介變項。藝術教育研究,40,39-73。(THCI)。doi:10.6622/RAE.202012_(40).0002
陳柏霖、洪兆祥、余民寧(2019)。成年早期與中期樣貌:全心學習、情緒創造、品味能力及圓滿人生之模型建構和其差異比較。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4(4),207-239 。 https://doi.org/10.6209/JORIES.201912_64(4)0008 (TSSCI、Scopus、教育學門第一級)MOST 105-2410-H-364 -007 -MY2
蔡亦倫、陳柏霖*(2019)。以壓力因應策略為調節變項:僑生與本地生在生活壓力與心盛之關係。教育與心理研究,42(4),101-141。 https://doi.org/10.3966/102498852019124204004(TSSCI)MOST 106-2813-C-364-007-H、MOST104-2410-H-364-005
陳柏霖、余民寧、洪兆祥(2019)。僑生與本地生的目標設定、全心學習、意志力及巔峰幸福之模型建構及其差異比較。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4(4),221-253。 https://doi.org/10.6209/JORIES.201912_64(4)0008(TSSCI、Scopus)(MOST104-2410-H-364-005)
陳柏霖*、曾郁辰、林弘偉(2018)。臺灣地區「園藝療法/介入/活動」議題研究現況之分析。東亞學術研究,2(2),146-169。
余民寧、陳柏霖*、陳玉樺(2018)。巔峰型教師的樣貌:圓滿幸福、知覺工作壓力、靈性幸福感及心理健康之關係。教育心理學報,50(1),1-30。(TSSCI、PsycINFO、心理學門第一級) https://doi.org/10.6251/BEP.201809_50(1).0001
陳柏霖、余民寧(2018)。圓滿人生量表測量恆等性考驗及其不同成年期之差異。教育學刊,50,69-109。MOST 105-2410-H-364 -007 -MY2(TSSCI) https://doi.org/10.3966/156335272018060050003
陳柏霖*(2018)。以全心學習為中介角色:僑生與本地生的生活目標與品味之關係。教育與心理研究,41(2),29-58。(TSSCI、教育學門A級期刊) https://doi.org/10.3966/102498852018064102002(MOST104-2410-H-364-005)
余民寧、陳柏霖、陳玉樺(2017)。量表長度簡化研究:「簡式中小學教師主觀幸福感量表」修訂。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3(4),27-56。 https://doi.org/10.3966/181665042017121304002(TSSCI)
余民寧、陳柏霖*(2017)。高正向比值教師的真正好處-快樂教師效應。教師天地,203,1-17。(外審機制)
陳柏霖、余民寧(2017)。享受生活片刻的能力:用心學習、品味能力及圓滿人生之關係。教育與心理研究,40(1),57-86。(TSSCI、教育學門第一級) https://doi.org/10.3966/102498852017034001003(NSC103-2410-H-364 -001)
余民寧、陳柏霖*(2016)。解開幸福的秘密:正向比值是一個關鍵。學校行政雙月刊,105,133-151。(TCI-HSS、外審機制) https://doi.org/10.3966/160683002016090105007
陳柏霖、何慧卿、高旭繁(2016)。大一巔峰型新生學校生活適應、心理資本及心理健康之關係。教育與心理研究,39(2),27-59。。(TSSCI、教育學門第一級)(NSC103-2410-H-364 -001)(Institutional Research)
陳柏霖、余民寧(2015)。從幽谷邁向巔峰:臺灣民眾心理健康的分布。成人及終身教育學刊,24,35-65。 https://doi.org/10.3966/181880012015060024002(HCU-102-B3-01)(外審機制)
陳柏霖、洪兆祥、余民寧(2014)。大學生心理資本與憂鬱之關係:以情緒幸福感為中介變項。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0(4),23-46。 https://doi.org/10.3966/181665042014121004002(TSSCI、教育學門第一級)
鐘珮純、余民寧、許嘉家、陳柏霖、趙珮晴(2013)。從幽谷邁向巔峰: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態類型與預測因子之探索。教育心理學報,44(3),629-646。 https://doi.org/10.6251/BEP.20120402(TSSCI、心理學門第一級)
余民寧、陳柏霖*、湯雅芬(2012)。大學生心理資本量表編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8(4),19-52。(TSSCI、教育學門第一級)
余民寧、陳柏霖*(2012)。從幽谷邁向顛峰-教師心理健康的分類與應用。教育研究月刊,223,67-80。(外審機制)
余民寧、陳柏霖*、許嘉家、鐘珮純、趙珮晴(2012)。教師心理健康狀態類型之初探。學校衛生期刊,60,31-60。(外審機制)
余民寧、陳柏霖*、許嘉家、鐘珮純、趙珮晴(2012)。自覺健康狀態、健康責任、情緒幸福感及憂鬱關係之調查研究。屏東教育大學學報,38,199-226。(外審機制)
余民寧、鐘珮純、陳柏霖、許嘉家、趙珮晴(2011)。教師的健康行為、評價性支持與憂鬱之關係:以情緒幸福感為中介變項。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報,35,23-48。(外審機制)
余民寧、謝進昌、林士郁、陳柏霖、曾筱婕(2011)。教師主觀幸福感模式之驗證與調查研究。測驗學刊,58(1),55-85。(TSSCI、綜合類第一級)
余民寧、陳柏霖*(2010)。健康促進與憂鬱之關係。高雄師大學報,29,73-99。(外審機制)
余民寧、許嘉家、陳柏霖(2010)。中小學教師工作時數與憂鬱間的關係:主觀幸福感的觀點。教育心理學報,42(2),229-252。(TSSCI、心理學門第一級)
余民寧、陳柏霖*、許嘉家(2010)。教師憂鬱傾向的影響因素之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32(2),73-97。(外審機制)
二、諮商與教育心理學議題
Yang, W. C., Lin, Y. T., Chen, P. L., & Keh, H. C. (2024). Predicting teaching effectiveness based 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language learning. Journal of Internet Technology, 25(5), 725-734. https://doi.org/10.1007/978-3-031-55976-1_12
Chen, W. C., Chan, H. Y., Sung, Y. H., Chen, P. L., Hung, Y. F., Huang, K. C., & Hsu, S. S. (2023). Therapists’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and preparation of online counseling in the post-pandemic era. Current Psychology. (SSCI) https://doi.org/10.1007/s12144-023-04614-0
宋呈澔、陳婉真、黃俐瑀、陳柏霖、洪雅鳳(2024)。邁入諮商新視界:從心理師角度探究通訊諮商之準備與實施經驗。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71,17-52。https://doi.org/10.53106/172851862024090071002(TSSCI)
陳憶萱、陳柏霖*(2019)。兒童讀經學習投入與品德體驗之關係。教育科學期刊,18(2),1-23。 。
陳嘉成、陳柏霖*、洪兆祥、薛人華(2018)。劍的雙面刃-國中數學科不同成就學生學習組型差異之分析。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3(3),105-130。(TSSCI、Scopus、教育學門第一級) https://doi.org/10.6209/JORIES.201809_63(3).0004
高旭繁、陳柏霖、何慧卿(2018)。大學多元入學制度下不同入學管道者之學習經驗。教學實務研究論叢,6,129-147。(外審機制)
陳柏霖*(2018)。弱勢新生與一般生未來時間觀、學習自我效能與學習投入間之比較研究。教學實務研究論叢,5,23-46。(外審機制)(Institutional Research)
陳柏霖、余民寧(2017)。影響中小學教師任教職志因素之調查研究。教師天地,204,1-14。(外審機制)
陳柏霖、何慧卿、段盛華、彭耀平(2017)。自我决定理論觀點下新生未來時間觀與學習投入的關係。教育與心理研究,40(4),1-28。 https://doi.org/10.3966/102498852017124004001(TSSCI、教育學門第一級)(Institutional Research)
劉亭秀、陳柏霖*(2017)。弱勢家庭國中生親子關係、學校生活適應與生活滿意度之關係。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數理科技類,31(2),85-98。(TCI-HSS、外審機制)
劉育春、陳柏霖*、洪兆祥(2017)。以數學學業復原力為調節角色:國中生數學考試焦慮與數學學業成就之關係。課程與教學季刊,20(4),151-176。(TSSCI、教育學門第一級)
陳柏霖、段盛華、何慧卿、高旭繁(2017)。影響大學新生學習投入因素之研究:建構未來時間觀之學習歷程模式。教育政策論壇,20(3),95-130。DOI: 10.3966/156082982017082003004(TSSCI、教育學門第一級)(Institutional Research)
陳嘉成、薛人華、陳柏霖(2017)。向左走,向右走-影響數學低成就學生狀態改變之可能性分析。教育與心理研究,40(2),1-30。 https://doi.org/10.3966/102498852017064002001(TSSCI、教育學門第一級)
吳佳青、陳柏霖*(2017)。新移民子女與本地子女數學知識信念、數學自我調整學習與數學成就之比較研究。國立屏東大學學報:教育類,1,49-82。(TCI-HSS、外審機制)
楊鳳玲、陳柏霖*(2017)。寬恕教育課程對國小五年级學生寬恕態度與幸福感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48(3),351-370。 https://doi.org/10.6251/BEP.20160223(TSSCI、PsycINFO、心理學門第一級)
陳柏霖*(2016)。科學問題發現概念、發展及其與教學實務之關係。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學報,30(2)。1-19。(外審機制)
陳柏霖*(2015)。教師知識管理與教學效能關係之後設分析。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8(3),103-130。 https://doi.org/10.3966/207136492015120803005(TCI-HSS收錄期刊)
洪兆祥、陳柏霖、余民寧(2015)。網路閱讀策略量表之測量恆等性檢驗。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52(4),389-415。(TSSCI、Scopus、教育學門第一級)
陳嘉成、薛人華、陳柏霖、鄧鈞文(2015)。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一個終結數學低成就循環的可能路徑。教育與心理研究,38(4),35-65。 https://doi.org/10.3966/102498852015123804002(TSSCI、教育學門第一級)
陳柏霖、余民寧(2014)。新移民與非新移民子女家庭閱讀活動、閱讀策略及閱讀行為之研究。高雄師大學報,36,23-45。(外審機制)
陳柏霖、余民寧(2014)。國小四年級學童自律學習、知覺努力態度對數理成就之影響。玄奘大學社會科學報,12,147-187。(外審機制)
陳嘉成、薛人華、陳柏霖、趙珮晴、陳清溪(2014)。誰會是數學低成就者?-低成就發生率、篩選方法與低成就類別之分析。教育與心理研究,37(2),95-126。Doi:10.3966/102498852014063702004(TSSCI、教育學門第一級)
陳柏霖、洪兆祥、余民寧(2013)。網路閱讀態度、網路閱讀行為及網路閱讀素養之橫斷面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8(3),23-50。Doi: 10.6209/JORIES.2013.58(3).02.(TSSCI、教育學門第一級)
余民寧、陳柏霖、許嘉家、趙珮晴(2012)。心理計量學在臺灣的發展回顧與展望:1991~2011。心理學探新,32(5),466-472。(CSSCI)
陳柏霖*、劉佩雲(2012)。影響多元智能明朗化經驗之因素探討。台東大學教育學報,23(1),125-152。(NSC93-2815-C-364-008-H)。(TSSCI)本文榮獲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馬信行教授學術論文獎學金
陳柏霖*、林偉文(2011)。大學生數理領域創意成就及其錯誤因應策略之關係。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28(2),57-86。(外審機制)
劉佩雲、陳柏霖(2009)。大學生多元智能、學習策略及其知識管理能力。成人及終身教育學刊,13,67-105。(NSC94-2815-C-364-012-H)(外審機制)
三、成人及高等教育和大學教與學
陳柏霖*(2025)。翻轉教學結合行動學習融入心理與教育測驗課程對學生學習投入與成效之影響。教育與心理研究,已接受。(TSSCI)
游惠娟、陳柏霖(2022)。樂齡學習中心正念課程對樂齡學習者提升幸福感之探究。台灣教育研究期刊,3(5),63-80。
陳柏霖、林怡慧(2018)。校務研究資料決策支援與應用。OCAIR Newsletter,22,21-22。
陳柏霖*(2016)。整合式課程設計:關鍵學習落實在心理統計學課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33(1),109-140。 https://doi.org/10.3966/199679772016063301004(外審機制)(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陳柏霖*(2015)。建構幸福感教學模式融入情緒心理學課程。教育學報,43(2),89-114。(TSSCI、教育學門第一級)(NSC103-2410-H-364 -001)(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張貴傑、陳柏霖、楊玉華(2015)。以校務研究為核心,玄奘大學「大一年」的推動。通識在線,61,44-46。(Institutional Research)
王素芸、陳柏霖*(2015)。大學教學優良教師之特質與評選指標的建議。教學實務研究論叢,1,1-32。(外審機制)
劉佩雲、陳柏霖*(2015)。網路學習之知識信念與學習成效的關係:以後設認知為中介效果之分析。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1(4),23-48。DOI 10.3966/181665042015121104002(TSSCI、教育學門第一級)
陳柏霖、劉佩雲(2015)。大學生後設認知策略、網路學習行為與心理學學習成效之關係。南台人文社會學報,14,35-71。
余民寧、陳柏霖*(2014)。幸福感教學對促進大學生正向心理的改變。教育學報,42(1),1-26。(TSSCI、教育學門第一級)(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張德永、陳柏霖*、劉以慧(2013)。以結構方程式模型驗證社區領導者特性、社區社會資本與社區營造之關係。成人及終身教育學刊,20,53-70。Doi:10.3966/181880012013060020002
劉以慧、陳柏霖(2012)。大學生創意思考教學的行動研究。通識教育與跨域研究,12,43-64。(外審機制)(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張德永、陳柏霖、劉以慧(2012)。以結構方程模式驗證社區社會資本、社區營造與社區發展之關係。高雄師大學報,32,25-46。(外審機制)
張德永、劉以慧、陳柏霖(2012)。台湾生涯教育における専門化の現状と反省。東アジア社会教育研究,17,55-65。(日文-外審機制)
陳柏霖*、湯雅芬(2013)。大學新生知識管理能力及其運用-以「大學入門」課程為例。通識教育專刊,7,237-260。(外審機制)(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陳柏霖*(2011)。大學通識課程的創新、對話與實踐:以「大學入門」為例。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7(2),81-114。(TSSCI、教育學門第一級)(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陳柏霖*(2010)。大學生人數對高等教育供需影響之探析。當代中國哲學學報,22,213-231。(外審機制)
陳柏霖*(2010)。「大學入門」課程大綱內容分析之探究。通識教育與跨域研究,8,33-58。(外審機制)(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陳柏霖*、劉佩雲(2009)。成人多元智能量表編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中台學報(人文社會卷),21(2),57-78。(NSC93-2815-C-364-008-H)(外審機制)
鄧茜榕、陳柏霖*(2008)。因應知識經濟時代中高齡人力資源現況、問題與策略。淡江人文社會學刊,34,63-90。(外審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