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古斯丁《論信望愛》一書的應用神學特點(繁體文字版)

奥古斯丁《論信望愛》一書的應用神學特點

2011年橡樹文字工作室系列講座之三

時間:2011年3月19日(週六)下午2:00-4:00

地址:天通苑西一區北門向西 200米東小口地稅所旁,晨光書店3樓

講員:辛立,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神學院,現從事神學教育

一、《論信望愛》一書的重要之處

辛牧師一上來就拿《論信望愛》與暢銷書《標杆人生》相比,稱後者雖然流行,但過上一段時間,就不一定吸引人了(辛牧師甚至稱《標杆人生》的作者都後悔寫了這本書)。而《論信望愛》一書,雖歷經千年,仍然能造就很多人。而這就是經典與其他暢銷書的與眾不同之處。

接下來,辛牧師更用自己按牧時的一段經歷,來說明奥古斯丁《論信望愛》一書的獨到之處。辛牧師告訴我們,他在按牧時,說了一句:「『下到陰間』雖然好,但是作為一個神學的基本原則來說,它的神學論據不夠」,此言一出,語驚四座,結果他差點兒沒有被按立。當他後來讀了奥古斯丁《論信望愛》一書中的《論信經》時,發現此文在解釋使徒信經時,根本沒有解釋「下到陰間」這句話。他深感欣慰。對大家說,奥古斯丁之所以沒解釋此句,說明瞭在西元392年那個時代的人認為這句話或者構不成使徒信經裏的一個信仰原則,或者是信經裏根本就沒這句話,不需要解釋。

他稱《論信望愛》一書的內容都是在解釋聖經和基督教信仰,我們只有在熟讀聖經之後,才能讀懂這本書。而讀了聖經之後,為什麼還要讀這本書呢?那是因為我們的許多觀念和神學總結都是從奥古斯丁的這本書裏來的,而此書中的很多神學觀念影響至今。另外,用簡單明瞭的信條來概括聖經,並將其作為教會的基本生活準則,是從奥古斯丁開始的。他用寫手冊來牧養教會的這種方式,對當代教會的牧會觀念影響很大。

二、《論信望愛》一書的背景

《論信望愛》是寫給教會的,不讀聖經,就讀不懂此書;沒有教會生活,也很難讀懂此書。

辛牧師講了此書各部分的成書時間:《論信望愛手冊》寫得最晚,西元420年左右;《論向初學者傳授教義》寫於400年左右;後面的論信經的文章寫於393年。這些文章都是寫給一些成形的教會和一些個人的。

奥古斯丁寫《論信望愛》時,在他所處的社會中,基督教已經成為大部分人的信仰。而這與我們目前所處的環境大不相同,在當前的中國,基督教只是少數人的信仰。因此,我們在讀這本書時,一定要考慮到此書的寫作背景和時代特點。奥古斯丁在寫作此書時,是對當時的信仰以及信徒過成聖生活持一個樂觀主義的態度的。而我們現代的信徒則與他不同,我們一般對此持悲觀態度。

三、《論信望愛》一書的總體結構

這本書由《論信望愛手冊》、《論向初學者傳授教義》、《論信仰與信經》、《論信經》、《信之功用》、《論信那未見之事》六篇文章構成。《論信望愛手冊》、《論信仰與信經》、《論信經》這三篇用簡明的語言闡述了基督教最基本的教義和信經;《論向初學者傳授教義》是講如何做初信造就,或者說如何傳福音的。《信之功用》和《論信那未見之事》則談到信心的問題。

四、《論信望愛手冊》的結構和主要內容

辛立牧師將講座的重點集中在《論信望愛》一書的第一個部分《論信望愛手冊》上。

《論信望愛手冊》結構:

1-10章:正面論述以信望愛來敬拜神

10-23章:是罪攔阻我們敬拜神

24-29章:犯罪的事實和後果。

30-56章:犯罪的人如何被拯救:唯靠耶穌基督。講到自由意志、信心、基督論等。

57章以後:進入信仰之後的生活,講到信、望、愛。我們要因信稱義,因愛成聖,因盼望得榮耀。

主要內容:

這本手冊是教導我們如何過一個有信有望有愛的信仰生活的。

奥古斯丁一開篇就提出,我們的信仰生活的核心內容,就是來敬拜神。

那我們怎樣敬拜神呢?就是要以信望愛的方式來敬拜神。

而影響我們這樣敬拜神的最大阻力就是罪。奥古斯丁從不變的善和可變的善的角度來理解罪。因為我們的善是不完全的,所以就會產生出惡和瑕疵。奧古斯丁沒從墮落的角度來講罪,而是從善的角度來講,是有其寫作背景的,他要與以前所屬的摩尼教區分開來。摩尼教講究善惡二元論,而奥古斯丁則從一元論出發來闡釋:在至善之下,還有不完美的善,而後者帶來了惡或瑕疵。具有可變之善的天使,變壞了,就變成了魔鬼;而人的可變之善,引發出了自由意志,因而產生了罪。

奥古斯丁之所以要從哲學、神學上把我們的信仰講清楚,是因為當時的希臘文化背景,以及基督教信仰被當時社會的大部分人接受這一現實。因此,他的信仰在應用神學上會有時代性。

五、辛牧師關於此書的一點讀書筆記:

1、奥古斯丁對「敬畏上帝」的解釋

辛立牧師曾花了一年多時間,寫了兩萬字的論文,來講述「敬畏耶和華」的意思。結果卻發現奥古斯丁用一句話就講清楚了。

辛立牧師說「敬畏」一詞有三重含義:

(1)怕:

若是沒有怕,我們就沒有進入宗教和信仰。我們只有意識到上帝與我們之間的地位區分,我們才會怕。「新紀元運動」就是講人可以成為神,所以不可取,只能變成一個日漸衰敗的「運動」。我們所敬拜的這一位神是遠遠超出我們的,是我們的創造主。所以聖經中的人物見到神之後,都會撲倒在地。

(2)尊敬:

由怕就會進入尊敬。我們對父母的「孝敬」,就有尊敬的意思在裏面。

(3)敬拜:

這是「敬畏」一詞最重要的一層含義。而中文聖經譯本就沒有把這重意思翻譯出來,所以最沒有敬畏之心的教會都是華人教會,我們沒有以敬拜進入信仰。耶穌基督在受魔鬼試探時,用了經文「當拜主你的神」,此處的「拜」與舊約中的「敬畏」是一個詞。保羅說:「我勸你第一要為萬人懇求、禱告、代求、祝謝,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該如此,使我們可以敬虔、端正,平安無事地度日。」此處的「敬虔」也與舊約中的「敬畏」是一個詞。

奥古斯丁在此書開篇的第二章「敬畏上帝是人的真智慧」中,說:「你若進而問到這裏的『敬畏』的含義是什麼,只消看到『敬畏』一詞在希臘文中更精確的表達『theosebebeia』,便可明白,其含義是『對上帝的崇拜』。希臘人有時也用『eusebeia』一詞表示『敬虔』,其意為『合宜的崇拜』,當然特指的是對上帝的崇拜。」

2、奥古斯丁對「信」與「愛」的解釋

什麼是「信」,什麼是「愛」?在第五章中,奥古斯丁引用聖經,說信心是一個能夠生髮仁愛的信心。此處所說的「仁愛」,其實在說,我們的信心也需要行為。而我們現在的教會就缺乏這一點,我們只講「信」,卻沒有講「愛」,也沒做到「愛」。

3、奥古斯丁對「望」的理解:

辛立牧師讓在場的一個聽眾講了「潘朵拉寶盒」的故事。這個故事最後講到,「希望」被關在了盒子裏。辛牧師說這就是奥古斯丁同時代人對希望的理解:一切的希望被關在一個渺茫的盒子裏。而奥古斯丁認為「希望」必須和信心、愛放在一起理解,我們必須活在我們現在的生活裏。若是我們現在活得都沒希望了,那我們連世人都不如。

4、奥古斯丁一些神學思想的時代性

辛立牧師以奥古斯丁對嬰兒洗的論述作為例子,來說明奥古斯丁一些神學思想的時代性特點。他說,當信仰成為一個被普遍社會所認可、人們必須接受的、居於統治地位的宗教的時候,《論信望愛手冊》作為信仰原則以及指導人過信仰生活的一本手冊,它一定要讓世界上的許多人理解並認同,而且一定要具有實用性。因此他的一些神學思想就必然帶有其時代性。

辛牧師還說,到了加爾文時代,能重新為嬰兒洗定結論,那是因為神學思想、教會實際需要成熟了,才有了加爾文對嬰兒洗的合乎聖經的理解。

辛立牧師語錄:

1、現代中國很多弟兄的婚姻狀況是,大家都卡在那兒了,不上不下,既不能按屬靈原則來愛姊妹,身上又一點兒沒有屬世的情趣。

2、知識份子不讀書,成為一個特點;教會的傳道人不讀書,也成為一個特點。

3、沒讀完《基督教要義》的人,還在教會中講什麼要義,那不是要義,那簡直是要人的命。

4、讀書、聊天、說書,有一些興趣,有點兒情趣,這就是我的基本點。

一點說明:

辛立牧師非常活潑,在講座的現場根本不願意站在講臺上。而我們的攝像機早已擺好了位置,臨時調整機位有點難,所以我們拍出的辛牧師大部分都是側面形象。

文字整理:國永

文章來源:光明日報2005年6月9日

(此繁體頁面由Alypius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