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別:棕櫚科
別名:虎尾棕、黑棕、棕榔、棕節
分布:全島海拔 800 公尺以下森林下。
葉:葉叢生於莖的基部,奇數羽狀複葉,互生,葉柄粗大具稜角,葉鞘黑色富含纖維質;小葉多數,互生,其在中部者較長,漸向上方小葉愈短,先端鈍形,基部向內舟折而逐漸狹窄,厚紙質,線形,邊緣具不整齊疏鋸齒,上表面濃綠色,葉背灰白色;葉鞘為褐色纖維質。
花:單性花,雌雄同株異序;花序為圓錐花序,肉穗花序多分枝,花冠鮮黃紅色,有濃郁芳香;雄花:長橢圓形,質粗厚,淡橘紅色,鑷合狀排列;雄蕊多數,花絲細長;雌花:萼片扁三角形,通常雌花早一個月開花,開花時會散發強烈的芳香。
常綠灌木,漿果球形或倒卵形,成熟後由綠轉黃變紅至黑色。山綜在盛花期間,花香濃郁四溢,尤以夜間為然,常招引夜蛾及夜行性小動物以及蛇類,賞遊時宜小心。砍下山棕的葉子,削除葉片,碾碎葉柄可製糖,因此又被稱為「台灣砂糖椰子」。 喜溫暖潮濕的溪谷或是山麓地帶,就算陽光不是十分充足,有點陰暗的地方,都可以看見它茂盛的生長著,分布相當廣泛。 山棕全株都是寶,它的大型羽狀複 裂葉曬乾後可紮成掃把,也可拿來蓋屋頂,山上的工寮常就地取材,葉片也可編斗笠,山棕的葉鞘用來製作簑衣、掃帚及清潔用的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