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專區

注意力問題可能成因

會關注這篇文章的夥伴一定是有自覺使用一般教育方法,但在孩子身上成效還是有限的老師或家長。所以輔導室想要提供不同的觀點,與您一起從不同觀點來認識孩子的分心問題。假使您已經嘗試過動之以情、說之以理與各種獎懲制度,但還是無法改善孩子的注意力問題,或許從腦神經系統失衡的角度來了解分心的問題,會對您有所幫助。
大腦注意力系統是掌管動機、報償與執行功能的區域大腦透過多巴胺神經元組成的伏隔閡(nucleus accumbens),將愉悅或滿足訊號傳遞給前額葉皮質區,讓大腦獲得專注所需的驅力或動機,每個人在進行一件事情時,最重要的是要有動機
至於什麼刺激才足以啟動大腦的報償中心,擁有動機,讓注意力集中,每個人的狀態不盡相同。有注意的問題的人,並非缺乏能專注的時刻,而是出在注意力的穩定性上,建議把注意力缺失理解成注意力不定或失衡(參考運動改造大腦 第六章 注意力不足)

注意力問題 Q&A

問題一:換個角度看「麻煩」行為

注意力失衡的孩子在生活中碰到許多困難,例如:上一秒被提醒要訂正作業,下一秒衝去操場玩耍,抄個聯絡簿可以用掉半節課,甚至更久。我們可能會認為孩子是懶惰、缺乏紀律,或不夠努力、不上心。也可能將孩子脫序及無法完成指令的行為視為麻煩。

如果我們能嘗試用腦科學的角度,試著理解是孩子腦袋中注意力系統區域功能運作不佳,導致這些行為時,才能協助孩子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其實孩子自己本身遇到了麻煩,並且非常無助,但他也無法說出自己到底怎麼了?

舉例來說:若大腦前額葉皮質區功能未正常運作,可能會導致孩子無法停止注意不該注意的事情,而在我們眼裡看起來,孩子的行為就是不能專心。此區域也負責了部分工作記憶,我們能記得接收到的訊息,並計畫,開始行動都是工作記憶的功勞,但有注意力問題的孩子很可能無法保持專注影響訊息的接收或是難以持續專注,在正要開始做事的時候又開始分心。

注意力系統失衡的孩子在排序、計畫、後果評估、行動的過程中遇到重重阻礙,而這也正能說明為什麼孩子不懂得管理時間、做事拖延、記不住、講也講不聽等。

要是我們用對一般孩子的教育方式來期待注意力系統失衡的孩子改變行為,我們和孩子雙方都會非常挫折,因為我們無法看見孩子的行為有所改變,而孩子也會因為沒有適當的引導方式而產生一些情緒問題(如自我懷疑或常與管教者起衝突)

問題二:有沒有捷徑可以解決分心問題?

答案是:沒有特效藥

在陪伴孩子認識自己的分心困難,並訓練孩子覺察和幫助自己的方法過程中,您必須先了解一個事實,也就是這些方法到最後都不一定有效,但大方向就是要不斷嘗試不同的方法。(如果連您也放棄陪伴,那孩子只能自己摸索)。

問題:分心是態度問題還是腦神經問題?

常常有老師或家長認為孩子就是發條沒有上緊,如果用強烈情緒震撼或是下達最後期限的威嚇,孩子的行為通常會有所調整,這樣的狀態,看起來似乎孩子欠缺的是管教與規範,但沒多久孩子無法專注的行為又故態復萌。

所以分心問題很可能不是出現在態度上,而是大腦注意力系統失衡所產生的結果

因此您要處理的不是孩子本身,而是造成孩子遇到這些困難的原因。然而注意力系統失衡所造成的問題非常多樣化,校內教師並非醫療專業,我們可以做的是保持彈性的角度看待孩子的行為,並且適當連結資源,避免陷入管教無力的狀態。

問題:有注意力問題的孩子也有超級專注的時刻?

我們很常形容孩子上課一條蟲,下課一條龍。無法專心上課,卻能花好幾個小時打電動,甚至達到忘我的境界,所以認為孩子不是不能專心,是願不願意的問題。

我們若把注意力問題簡單歸因是孩子的意願所致,那就簡單多了,但問題如果是牽涉到腦神經的報償運作,就不是我們希望怎麼做,給給建議就能促使孩子改變的情形。

我們應該幫助孩子覺察注意力不定的狀況下,對自己的生活與學習造成什麼困境,進一步將注意力問題控制在某種範圍

在越多有注意力、過動問題的成人分享自己的成長經驗中發現,童年時期的自己在不知情(注意力問題)狀況下,學習和人際方面都因缺乏自制力和紀律,而面臨嚴峻的挑戰然而注意力或過動問題,並非是嚴重的智力認知問題,透過了解自己的症狀,練習覺察與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慢慢克服,這件事情是可行的。

問題五:我的孩子到底是過動、衝動、好動還是注意力問題?(建置中)

建置中

問題:用藥與不用藥的評估與兩難

學校並非醫療專業,無法進行評估工作,但校園是小型社會的縮影,教師觀察可以幫助父母了解孩子在團體生活中的表現。無論是醫療體系或是家長社群中,都有多元的觀點來探討用不用藥的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
家長可以參考以下文章,並進一步諮詢學校特教、醫療評估等建議後,再思考是否用藥。

[專注力促進會] ADHD基本知識問與答

問題:家長決定用藥後的注意事項

陪伴注意力失衡的孩子,家長是最關鍵但也是最沉重的一環,家長會最直接面臨教養壓力。建議家長在尋求支持與建議時,先安頓自己的身心,將教師觀察視為是孩子行為的現狀描述,而不是指責或挑錯。現狀代表的是目前的狀態,並非永久不變,相信孩子會因為我們的努力而進步(保持樂觀),也避免將教養壓力轉移至親師關係上,親師是合作夥伴,而不是在告孩子的狀!

用藥後,我們可能會面臨一些狀況,例如:孩子的學習狀態有改善、問題行為反反覆覆、藥似乎沒效反而還有副作用等。我們的大腦就像一台精密的電腦,而腦部運作並非像其他身體部位那麼顯而易見,因此用藥後,更需要親師共同合作觀察孩子服藥後的變化。

過動藥不是靈丹,藥物治療也只是治療方法其中一種。用藥後,我們可以在孩子能專注的時刻,多和孩子討論一些學習、控制策略(陪伴永遠是不能缺少的元素),我們也得磨練心志,接受用藥後,孩子的問題不如預期改變時,我們更需要仔細觀察,蒐集資料後,於下次回診與醫生交流。

問題:除了藥物還能如何協助孩子?

有注意力不定與衝動控制困難的孩子,需要更多行為控制、人際相處策略和方法,如果家長對於藥物的使用還有疑慮,我們可以嘗試其他方法,例如:

一、透過紓壓物或運動來改善孩子的專注與過動狀態

近期比較常聽到有些老師會讓孩子在上課時,使用觸感玩具(如:紓壓球,不干擾課堂的物品),或是讓孩子的腳在桌下踩踏板或坐彈彈球,有機會幫助注意力不足的孩子增加上課專心的頻率。這其實是運用了醒覺度(點擊觀看相關影片)來幫助孩子。如果我們醒覺度很低的時候,我們就像處在入睡前昏昏欲睡的樣子;醒覺度很高時,可能就會過度亢奮。這兩個極端的狀態,都不利我們的學習,而我們需要的是讓醒覺度返回到平衡的狀態,這時孩子才有機會穩定學習。

但每個孩子需要的感官刺激都不同,因此使用時需要注意,我們使用的感官刺激方法是否真的能有效幫助醒覺度恢復到平衡?舉例來說:如果一個孩子精力旺盛,我們經常聽到要讓孩子去戶外跑一跑、消耗精力,有助於學習,但如果孩子已經非常興奮,而我們放電的方式反而讓他更亢奮,那我們使用的方法其實是適得其反。

建議師長可以多陪伴孩子進行一些需要判斷思考並控制身體動作的運動,如:桌球。當孩子在進行訓練時,必須判斷球的距離、揮拍的時機以及控制肢體動作,完成這一系列的任務,才能成功擊球,對孩子的控制能力會有很大的幫助。


二、增加自我覺察

孩子的專注不定與衝動特質並沒有造成太大的生活適應困難,只是在教養上讓我們比較耗費心力,我們可以透過一些提問的方式,帶著孩子去觀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幫助孩子增加對自己的認識,並且一起討論孩子願意嘗試的做法。(這時陪伴者是否能有多元的策略提供十分重要)這些做法需要具體可行,而不是只有用"講"的,或是不斷處罰希望藉此讓孩子警惕,因為孩子遇到的是控制困難,不是他們不聽話。

我們可以這樣引導孩子:「之前你和爸爸約定好,上網的時間每天只有半小時,今天已經超過15分鐘,你是不是停不太下來?」聽聽孩子的自己控制困難的想法是什麼。取代指責孩子為什麼不遵守約定。接著提供或討論做法,可以這樣跟孩子說:爸爸的想法是,如果明天我們試試看訂個鬧鐘提醒你時間,會不會有什麼幫助?」孩子可能願意試試看,但很可能隔天我們依然得到孩子無法在時間內放下手機的結果。這時我們在跟孩子對話前,需要先深呼吸,並且說出你的觀察是方法並沒有幫助(不要太快就說孩子說到沒做到),你可以像孩子表達你的感受(生氣、失望等等),表達生氣是可以的,但不要急著生氣的表達。

針對策略無效的狀況,問問孩子的想法。並試著了解看看孩子是不是有聽到鬧鐘的提醒聲,當孩子有聽到但控制不住繼續玩時,身體的感受是什麼?要不要繼續使用同一個方法,或是試試看其他策略。這個陪伴時刻非常重要! 如果我們是以結果論來看孩子的行為,我們會覺得孩子根本沒進步。但若我們可以跟孩子談一談,或許可以知道沒有鬧鐘幫助前,小朋友可能連時間過了多久都沒感覺,而有了鬧鐘的幫忙,孩子已經注意到時間了,但是還無法控制衝動。


陪伴孩子冥想靜坐,提升腦功能,找回專注力(點擊看更多方法研究)


控制衝動的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有些孩子需要透過一些訓練來強化這樣的能力!


問題:相關書籍推薦

1.[過動兒父母完全指導手冊]
羅素巴克立著。何善欣譯。遠流出版。

2.[聰明又過動,這樣教就對了]  
佩格.道森博士、理查.奎爾博士著。胡玉立黃怡芳譯。野人出版。

 3.[分心不是我的錯]
愛德華.哈洛威爾醫師、約翰.瑞提醫師著。丁凡譯。遠流出版。

4.[運動改造大腦]
約翰.瑞提醫師、艾瑞克海格曼醫師著。謝維玲譯。野人出版。